丁奕平++王德立
[摘 要]通过剖析创新教育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了解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教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方法;创新教育环境等。
[关键词]高中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67-03
如何培育出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认为现在的学校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七大”报告用大量篇幅阐述自主创新问题,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關键是更新教育观念。这些都对社会特别是教育界提出了反思和改革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改进教法与学法,建立新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教学模式。
1.转变已有的学习习惯,学会批判性思维
批判的本意是“评论是非”,《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由此可见,批判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批斗”或“打击”,而是有选择地取舍,是一种实现批判主义的自我超越。
我国传统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师已有的知识传承吸收过来。但是这种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接收,还要对已存在的知识和价值观念采取一种独立的质疑态度,需要在接受新知识时有选择地吸收、有价值地批判。教师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性反思,达到教与学意义的升华。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平等与独立,积极培养学生理性质疑和大胆批判的创新精神,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如果教学活动仅仅是教师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淡忘了社会批判的使命,教学就变成对已有知识的简单重复,无法履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时代职责。打破一切思维惯性对知识的正误进行有价值地思考、有理由地反思、有根据地质疑,进而做出明智的判断,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审视我国当前的高中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乎尚未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增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2.转变师生定位,倡导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一种开放式教学体系。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教育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凸显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领悟和反思。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不断体验到被认可的成就感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问题意识驱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质疑。问题意识是以质疑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发现问题才是教育的根本,解决问题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传统的学校教育为教而学,对学生如何学习提出了很多要求,对教师的教不能质疑,只能全盘接受,而对学生的提问意识则很少关注。
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提问意识。首先,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培养提问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宽松的学习空间,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创造水平达到最大化;而紧张、压抑的学习环境则会阻碍个性发展,甚至扼杀创造力。再次,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联系实际,参加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多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与否定。
二、创新教师的教学策略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书本知识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教给学生,通过例题的示范来让学生模仿,但长期的模仿必然导致创新意识的泯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施创新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对知识实现“再发现”“再创造”。实行创新教育,知识的生成过程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德着想,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凸现创新 。
1.教学内容组织要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落实素质教育思想,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活化教材,使新的知识有顺序、有层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熏陶。
2.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带来教学的滞后性,特别是反映在学习材料符合时代特征的应用性不够。而且由于教材划一和学习的区域差异,使得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有时不符合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吸收和补充一些具有时代气息、贴近地方特色、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创造性地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再创造”的方法和能力。
当然,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重组也要因人而异,不能绝对化。对于教材处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合理,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3.在组织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实践活动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通过练习,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变式练习等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进行创新教育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依据,但是若不管学生理解与否照本宣科,只能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相反,应发挥教材的潜力,通过教者把教材增删或转换原来的编排顺序,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方法
理论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德国教育心理学家海纳特指出,“从人的天资和使命来看,每个人均具有创造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在科学创新中,逻辑方法里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牛顿就非常重视演绎法,他把以演绎为基础的公理方法和实验方法恰当地结合起来,并巧妙地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他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因而取得牛顿力学的成果。要是没有演绎法这样强大的逻辑工具,也许再多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理论。
在科学创新中,逻辑推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工具。西方有逻辑思维的历史,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逻辑思维传统,把中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也使逻辑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过后,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认为,这个观点不正确,他提出“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为了证明这个推理,他首先根据一些假设的前提进行逻辑推导。如果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假设有A、B两个重物,且A重于B,根据亚氏理论, A下落比B快。如果把A、B绑在一起,则A+B重于A,根据亚氏理论,A+B下落比A快;但A比B快,A+B下落时B又拉着A,阻碍了A的下落,使A+B的合速度比A慢,因此,A+B下落比A慢,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矛盾的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成立。这个逻辑推理,运用的是逻辑里的归谬法。传说在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这样,经过逻辑推导和实践验证,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这也体现了创新思维要敢于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勇气。
在创新教育实施中,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据说凯库勒从梦中飞舞的蛇这一灵感悟出了苯的环形结构式,爱因斯坦也曾谈到过相信直觉和灵感的作用,灵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应该把灵感绝对化或神秘化。
四、创新教育环境
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认为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可见,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鼓动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如何创造创新教育环境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平等、自由、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精神”。一个人具备“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如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所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创新教育环境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习惯、经济发展千差万别,所以实施创新教育也应因地制宜,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采用设疑激趣,引入探究的课题,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以实现重学习过程、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及交流情感。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加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学生也应该积极回应,主动参与和教师的交流,促进知识和情感的双向流动,自主建构知识,不断创新,以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概言之,创新目标的实现,即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教育的某个阶段使然,而是各个阶段的教育影响所形成的接力效应。因此,创新教育是一体化的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过程中都应贯彻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 傅晓华.发展创新教育的动因[J].理论界,2005(3).
[2] “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华国栋.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2007(9).
[3] 刘建,魏志英.英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12(11).
[4] 吕达.创新教育研究如何才能超越自我[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
[5] 顾明远.教育方式的一场变革[J].人民教育,2012(Z2).
[6] 王德立.和高三学生谈物理学科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J].现代物理知识,2006(1).
[7] 丁利强.浅谈思政课“教材优势”转化成“教学优势”的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高中教学培养方法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