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军
[摘 要]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采用挖掘资源、整合教材、创设环境、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策略;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41-01
高中音乐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要结合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其以后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基本策略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等角度,积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挖掘有效资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高中生承受着高考升学的压力,同时,众多学科教学占据绝大部分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和时间参与音乐学科的学习。面对这样的实际,教师要挖掘各种有效资源,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学校音乐教室里的手风琴、钢琴、打击乐器等等在内的多种音乐器材,引导学生参与到合奏过程中去,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形式中,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陶醉在音乐氛围之中。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建立专门的音乐书籍专区,供学生查阅。充分挖掘学校有效的音乐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较强的学习压力下,释放自己,愉悦身心。
二、整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从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以音乐文化为主线的基本特点,教材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容量较大。但现实教学过程中,课时量不足,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有限,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点”与“面”的全面结合。比如,在欣赏教材中的戏曲与民歌部分时,教师可以将本地戏曲与民歌有机整合,不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家乡的特色音乐文化,还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江淮地区的淮剧有机整合。
三、创设聆听环境,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
情感是音乐学科的精髓,聆听音乐是音乐学习最基本的方式。通过创设完美的音乐聆听环境,给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空间,从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聆听氛围之中,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之中,充分感受音乐美,情感得以激发与深化。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通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展示优美的画面,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之中,伴随着音乐声的展开同步进行教学。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着美丽动人的音乐,感受到音乐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这一点来说,音乐之美,不是教师通过口头讲述能强加给学生的,要让学生在这美妙的情境之中静静聆听,认真体会与感受。因此,教师应当从音乐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聆听环境,为学生选取最佳音乐素材,在丰富的音乐表达形式之中给學生一种完美的音乐感受。
四、加强学科间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在联系
新颖的课程理论体系积极倡导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因此,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角度,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应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努力构建与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科内容的整合度,促进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比如,音乐与舞蹈、戏曲、影视、美术等艺术的综合,让学生通过这些艺术与学科交叉,拓宽人文视野,赋予音乐新课的内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作品表达的内容、形式等具体实际出发,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音乐素材构建起与其他学科、艺术的密切联系,以歌词创编、讲述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形式,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文化艺术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总之,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音乐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高中教育阶段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唤起对音乐课的兴趣。让更多的高中生懂得感悟音乐,学会欣赏音乐,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终身喜爱艺术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共同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课堂,采用多种不同的基本策略,让每个学生尽情享受音乐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高中音乐教学策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