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玲
[摘 要]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定位,准确把握阅读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及阅读教学的重点,追求真实的语文阅读课,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课。
[关键词]语文阅读;真实性;自主阅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16-01
最近,在翻阅《教师博览》杂志时,《课堂需要适当“冷场”》一文引起了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共鸣,现在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
某教师在执教语文阅读公开课时,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且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通过默读,让学生完成“采蜜卡”等任务。在这过程中,教学出现“冷场”现象。教师耐心地让学生继续自主阅读,并轻轻地穿梭在学生中间,时不时跟学生交流意见,学生思维活跃,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
然而,听课的教师却不以为然,大家异口同声地评价:“不要让课堂冷场!教师要有激情,师生要动起来,不要太静了。”
面对这样的评价,我认为应该对阅读教学进行必要的反思。什么是阅读课?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获益更大?
一、准确理解新课标对阅读的定位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可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对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阅读去感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阅读课更需要真实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公开课中甚至会以台下的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目标变成了让听课的教师觉得这堂课上得好。我们原来那种设计得非常精确的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当成了课堂的道具,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学来展现教师的个人风采。这样的课堂上,多媒体展现、师生对答、学生小组合作等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课文,掌握了阅读技巧呢?
我觉得真实的课堂学习需要教师有耐心,学会等待,学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消化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吸收、自我内化、自我提升、自我沉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正如前面公开課上的这位教师,穿梭于学生之间,适当的点拨、交流,不但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寻知识的内涵,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以一篇文章或段落为例,设计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阅读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扮演好“导游”的角色,引导学生选择好恰当的阅读角度,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通常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课后思考题、工具书进行阅读,自问哪些地方有疑问,有什么疑问;第二步,指导学生深入到篇章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而写、怎么写;第三步,根据文体特点,从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含义、段落的安排、中心的表达、表现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质疑。
四、将课内研读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阅读,课外阅读也不可忽视,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我一般采用的是指定篇目阅读和推荐阅读。在课外,结合本年级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篇目,分时段指定一篇文章予以阅读,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例如,七年级第二学期课外名著阅读篇目是《鲁滨孙漂流记》,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三周时间来阅读,并编辑如下题目,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对阅读对象的理解,经讨论后完成。(1)当鲁滨孙发现岛上有人的脚印时,他的心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假如你是鲁滨孙,漂流到这样一个几乎不能生存的荒岛上,你又会怎样呢?(3)当岛上的居民逐渐增多时,为了生存,鲁滨孙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等等。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自主阅读真实性语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