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冠
[摘 要]初中語文阅读教学占据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本细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研究探索,在文本细读上加强深度、抓住角度、拓宽广度、关注细度,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20-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拓宽初中生的视野,培养初中生的人文情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本细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文本细读是指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文本词语分析的影响,挖掘出文本的内在组织结构的一种文学阅读方法。初中语文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平台,引导学生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细读文本,使初中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语言发展。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文本细读”呢?笔者结合自身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深度,提炼教学目标的着力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应满足于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增长智慧,净化心灵,与生活对话,读出自我,走向生活。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文中有一段描写父亲去给孩子买橘子时的背影,特别是父亲买橘子的动作的描写堪称经典。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父母也一定给你们买过水果,请模仿该段描写一下父母给你们买水果时的背影。学生在描写过程中体会到动作的细节对于凸显主题有重要作用,并且深刻体会到父母对孩子至高无上的爱。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背影》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改进阅读教学方式,加强阅读深度,提炼教学目标的着力点,可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抓住角度,一一突出教学设计的重点
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语文课上的文本细读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阅读教学有所侧重。《幽径悲剧》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散文。字里行间蕴含了季羡林先生对生活、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读出了季老先生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但由于初中生的人生阅历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季老先生的情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切入点,紧扣“悲剧”二字,让学生理解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结合这句话,让学生找出文中美好的事物和被毁灭的事物。该切入点将悲剧分为两个镜头来处理,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分析课文的状态,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个细读文本的切入点。
三、拓宽广度,寻找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仅仅依靠课文本身来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的广度,指导学生在预习新课时,翻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或书籍,拓宽学习的广度,找到有效的结合点。在语文课堂中我们通常指导学生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进而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如《黔之驴》,这篇课文的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初中文学常识的积累,为其理解课文的深刻寓意埋下伏笔。因此在上课前,笔者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柳宗元的相关资料以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学生了解到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由于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得罪了权贵阶层,被贬官到偏远的柳州。通过这一背景的了解,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中的“驴”,其实是讽刺当时的政治集团中仗势欺人、外强中干、无德无能的上层阶级。
四、关注细度,抓住语言的训练点
细度就是指文本中的每字每句都需要仔细琢磨,细细品味。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反复精读课文、细读课文,不轻易放过文本中的任何一字一句,仔细推敲,并以此为基础把握文本的主题。如《社戏》中描写小伙伴撑船去看戏的“跳、拨、点、磕、退、上”一系列动词极具变现力,凸显小伙伴驾船技术的熟练,也表现出“我”想看社戏的迫切心情。只有关注文本中的细节,仔细推敲揣摩品味文本中的字词句,挖掘出文本的主题思想,才能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课文中的重要词句语段认真揣摩、品味。当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远不止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探索,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