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清
[摘 要]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体现了学生语文修养的高低,教师可以将文言文学习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结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形式。在指导学生深度辨析文辞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欣赏和创作结合在一起,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展开文道合一的教学,则能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言文;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29-01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将重点放在文言文字词理解、句子翻译方面。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积累学生的阅读经验,让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得到增强。除了让学生诵读文本、理解词句以外,还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深度辨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欣赏中提升审美能力,在运用中提高创新能力。若能将课文学习放入文化视野中,促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则对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有更大帮助。
一、深度辨析,发展逻辑思维
思辨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言文往往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度分析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尝试说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和创作理念,思考作者想要表现怎样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学习《伤仲永》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辨析:“‘伤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何而‘伤?在作者看来仲永最后沦为普通人是谁的过错?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启发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尝试分辨词义,其次上升到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最后展开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思考内容。如有学生在谈及自己的观点时提出:“我认为他的父亲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养不教,父之过,若非其父亲贪图小利,也不会让仲永失去学习的黄金时期。”还有学生发表意见:“我认为仲永自己也有责任,因为学习毕竟是自己的事情。若他自己好学,向父亲提出求学的要求,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辨析是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辨”指的是区分的能力,而“析”指的是分析的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区分文言词汇,分析作者的创作思想,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入文本内部,获得更多阅读经验。
二、赏创并举,提升审美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不少文言文具有典雅清新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品读文言文,激发审美情趣,促使其感悟作者的高雅情操。
《三峡》一文体现了骈俪的特点,文辞優美,耐人寻味,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品味,感受其创作风格。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作者为何将夏天的三峡提出来单独描写?”“作者为何特别写了三峡的猿猴?”有学生回答:“夏天的三峡最具特点,故此作者详写。”还有学生尝试回答:“猿猴是三峡特有的动物,能体现三峡的特点。且猿猴之声凄凉,和作者所描写的秋天景色交相辉映。”在学生赏析文本后,还可以让其尝试创作,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尝试用文言文展现出景点的特色。有学生尝试创作:“瀑布水花四射,随风而成云雾,浮游漫天,蔚为壮观。其声若霹雳震天,惊天动地,有振聋发聩之感。”
文言文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但是若能适当引导则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并同时产生尝试创作之感。在学生的思维被文本激发之后,教师若能组织其参与到体验性创作活动中,则可让其提升审美能力。
三、厘清文道,传承传统文化
学者韩愈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思想,不少作者在创作文言文作品时也比较注重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厘清文道,不仅要在指导中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字修养,更要注重提升其人文修养。
学习《卖油翁》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陈康肃公和卖油翁之间的对话,说说“汝亦知射乎”的“乎”和“尔安敢轻吾射”的“安”是什么意思。在学生能够准确解释文章词句后,将教学上升到文化层面,让学生尝试说说卖油翁的故事和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这几个故事中能让人领悟什么道理。学生在分析中提出“乎”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安”也表示疑问,相当于“怎么”,这两个词体现出陈康肃公的言语相当无礼,但是卖油翁的绝技却让他折服。这段文字写事明理和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都证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在阅读中学生体会到了文以载道的文化内涵。
有学者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语文教师要注重文道合一,要以情动人。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文化视野中分析文本,感受作者文本中承载的“道”。这能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促使其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学者龙佐民在研究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出,教师要变“教”为“育”,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规律,更要提高其思维能力,促使其形成健全人格,得到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