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娴
[摘 要]教师讲评学生的作文不仅要看字迹和卷面,对文章的立论、拟题、开篇、论据、论证、表达、收尾进行分析,还要根据作文的类型与学生的写作情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自己学会分析与点评,采取入格作文和写随笔的办法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转换讲评模式;激发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3-0085-02
要提高作文成绩,有人说,文有道,亦有法,但又“文无定法”。在这看似矛盾的理论面前,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该如何讲评?首先,清秀的字迹,整洁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这是考生学语文的态度、习惯和语文素质的外在显现,也是对阅卷教师的尊重。卷面悦目,教师爽心,才能得到教师情感上的肯定和评价。因此,每次课堂讲评我都采用多媒体设备把学生的试卷投影出来,让其与同学写的做比较。其次,根据作文的类型与学生的写作情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自己学会分析与点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古语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又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岂不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立论
第一组学生通过批改全班作文,发现了同学们立意上存在的问题,在讲评课上转换角色,变身为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析点评。
1.立意模糊。
2. 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不和谐(建议:不要为了有分论点而使用分论点)。
3. 分论点生硬,各点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
4. 论述重点(重心)有误。如:论点是不应太要面子,但重点论述的是要适度要面子。
5.偷换概念。面子=面具=表面现象=名誉=尊严=谦卑=虚荣=退一步海阔天空=赞扬=谦和=正确的荣辱观=不畏人言=虚荣。尊严、虚荣、荣誉等可以是“面子”的一种表现或一个部分,行文时不能把话题暗换成此,围绕这些词语来写作。
在这个基础上,第一组学生合作讨论,结合同学们的作文立意,给出了他们认为恰当的几个立意:
1.要学会适时放下面子。
2.要守住人格尊严的面子。
3.学会给别人留面子。
4.面子要靠真才实干去支撑。
5.学会区别对待不同的“面子”。
(二)关于拟题
拟题——体现中心题旨、富有寓意、语意饱满丰富。第一小组的学生在批改同学们作文的同时,评选出此次作文的“十佳”题目如下,和同学们分享后,对相应同学进行表扬。
敢于丢脸 / 学会放下面子 / 不要面子也能行 / 不必太要面子 / 面子工程可息矣 / 放下面子,给人生留一片空间 / 爱面子,但不可死要面子 / 爱面子,人生前进的助燃剂 /面子与生活 / 切莫吝惜面子。
(三)关于开篇
之前讲评作文时,我已经多次指导过学生如何给作文开篇。开篇如凤头。宜:言简意赅,尽快入题,中心明确(中心观点尽量不用否定句,如“为了争面子而放弃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东西真不值得”),兼顾文采。忌:过度铺陈、描写,言不及义,评点材料、话题,解释拟题用意。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重新修改自己文章的开头。
大多数人都很看重面子,的确,维护好面子就能为人际交往增添一份色彩,在别人眼中为自己增加一点分量。自古以来,面子一直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有时候,暂时放下面子,也会为我们带来另一种收获。
(四)关于论据、论证及表达
正文可使用两三个事例加以论证,最好先正后反,忌正反穿插。阐述事例应重点挖掘、突出事例中能证明中心观点的要素,忌无重点地平板叙述。用概述性的语言阐述事例,不描述、不铺陈那些对证明观点无多大作用的细节或场景,语言、心理的刻画(一般不刻画)都应服务于观点证明。
本次作文,学生在论据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论据不足。论据单调或不新颖。如:几个论据都是历史人物,或者都是运动员等。论据不具代表性。如:围绕生活中杂七杂八的小事来论述,文章显得小气。引述完论据缺少必要的评价和过渡。
2.详略不当。引述论据详略不当。正反对比论证,应结合论点,先正面后反面,而且正反论据的量要视中心论点而定。只有对现象的详细描述(要面子),但对此未作深入分析,叙议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适用例子】
1.勾践放下君王的架子,放弃了任何君主都会看重的面子,卑事夫差,忍辱负重,在他心中,国家的前途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面子。恰恰是他完全不讲求面子的卑躬屈膝的态度,让夫差松懈了戒备之心,从而为复国兴国赢得了时间和机会。失一时面子,得一国基业,孰轻孰重,不言而喻。适时放弃面子,也是一种智慧和勇气。
2.韩信不争一时意气,不求一时面子,忍胯下之辱,留有用之身,做有为之事。
3.兰世立读书时因家贫捡牙膏皮维持生活、坚持学业,最终凭此起家,成为东星航空公司总裁。
4.蔺相如包容职位低于自己的廉颇的无理挑衅,把个人面子置于国家利益之下,如廉颇负荆请罪、三顾茅庐。
5.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6.(反例)孔乙己、马蒂尔德、项羽、印度人的婚礼等。
(五)关于收尾
优秀结尾欣赏:放下面子,放下的只是暂时的骄傲,抬起的却是一个不同的人生。不要怕放下面子,当起点更低时,你才会发现跃起的高度如此美丽。endprint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结尾有什么特点?好在何处?对你写作结尾有何启发?
生答:作文收结如豹尾—短小有力,有文采,呼应中心,提升主旨。
启发与思考:由于我校的学生都是运动员,学习的时间较少,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普遍较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考场作文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每次写作文,对老师和同学都是一次煎熬。我时常感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语文学习,厌恶写作文,害怕写作文,可作文不仅是语文考试中的得分大题,还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及情感表达的综合体现。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现实情况下,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结合在重点中学听了的试题评讲课,尝试这一条比较务实的道路。
我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分小组批改同学作文,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与不足,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的授课与讲评模式,把学生被动地学转换为学生主动地吸收。他们在讲评中,回顾了教师的作文指导和要求,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体,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进行习作训练的方法
(一)入格作文
联系教材,模仿与创新的结合。根据每一单元的体裁要求,每一课的练习要求,设计小练笔。练笔起始免不了模仿,尤其是框架、格局上的模仿,但模仿往往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练笔中允许学生对经典范文的模仿,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降低写作门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学习《斑羚飞渡》时,我让学生想想你的身边有没有过如此美好的瞬间?以此作文练习。学生写出了《美好的瞬间》《那一刻,让我感动》等佳作,有表现亲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当我读到这一篇篇充满着真挚感情的作文时,不得不感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啊!
(二)写随笔
这样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写作习惯。学生怕写作文,运动员学生更怕。因为运动员常常封闭训练,生活过于单一;而且运动员也没有多少时间博览群书,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为完成作业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假、大、空;要么干瘪矫情。我经常边改作文边苦笑:“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怎么才能让学生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呢?“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提醒了我。我带学生在课堂上、在课本中找,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时事,从而做到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采撷生活浪花,善于从看似平淡的的生活中去感悟,不愁找不到有意义的写作素材。比如,我们班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我在课堂上就给出了一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接龙。然后,作文可写故事,可写活动过程。学生玩得高兴,写的作文也精彩。写随笔这个练习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因为没有题目限制,写作较自由,学生普遍都能接受,即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如续写想象情景作文“一个静谧的夏夜,树影婆娑……”;一名体操队员在比赛获奖后早报有很大篇幅的报道,我把报纸拿给学生看后要求其作文,学生有的写《最难忘的比赛》,有的写《下一个冠军就是我》,還有的写《态度决定高度》;学了《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让学生写《我的梦想》。这样时时练笔,不至于笔下生涩,作起文来,就不会是抓耳挠腮,搜索枯肠,而是文思泉涌了。到了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按主题分类、补充,形成一个个系列。如“感恩系列”“春天的故事”“追梦”……这样,以后在考试中学生无论碰到哪一类的作文题,都能从容提取材料加以构思写成文章。
(特约编辑 诺 依)endprint
猜你喜欢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