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摘 要]《辛亥革命》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需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高中生善于思考、思想活跃,且兴趣广泛,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并不系统,广度不够,且分析历史现象缺乏高度和深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合作评价辛亥革命,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27-01
辛亥革命是1911年中国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民主共和理念,在思想和政治上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解放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辛亥革命》一课的重要性,对本课知识内容和重难点进行认真分析,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看待辛亥革命,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辛亥革命》教学中,针对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南京中山陵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以及一些名人对孙中山的评价;播放影视资料中关于孙中山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贡献。观看视频的同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孙中山的人物生平进行简单概括,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接着,教师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然后总结: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中领导的最重要的革命活动,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辛亥革命发生?指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历史材料和对相关影视作品的了解,得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利用问题诱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探索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条件的能力,使其真正认识到导致辛亥革命发生的国内外各种因素。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总结和概括,知道辛亥革命的发生离不开军事、组织、思想、阶级和经济等多个条件的共同作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高中生整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还可锻炼他们的归纳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全面了解辛亥革命
在讲授《辛亥革命》时,教师需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当引出新课后,可着重讲解武昌起义的过程,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的精彩片段,然后设计问题:在武昌起义中主要发生了什么事件?发生了打响第一枪、光复武汉三镇和组建军政府等事件。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后得知: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根本原因。接着,教师提问: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有什么关系?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可着重讲述中华民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设计问题: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有哪些改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该时期颁布的最重要的法令,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与意义。另外,《辛亥革命》教学中一大重点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教师可使用换位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是孙中山,在当时会怎么做?原因是什么?引领学生积极学习,设身处地地探究问题,从而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前后历程。
三、合作评价辛亥革命,促使学生体验历史
学习《辛亥革命》这课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评价,在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讨论与辩论,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认识辛亥革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使其切身体验到历史知识的魅力与趣味。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可组织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辩论,正方观点:辛亥革命之后,我国的生活、科学、思想、经济、政治等发生明显变化;工业发展迅速,厂矿日益增多;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生新文化运动。教师需提醒学生突破教材内容的束缚,综合国内外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准备丰富的材料,包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相关规定。反方观点: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推翻封建制度,我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北洋军阀割据导致国内局势混乱。材料可使用鲁迅《阿Q正传》中对革命党进城之后的描写。这样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的综合评价,认识到: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受到阶级特征与时代的限制,难以真正率领中国人民获得革命的胜利;在新时期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总之,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教材内容适当拓展教学范围,补充新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和作用,引领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
猜你喜欢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