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山
[摘 要]中职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江苏中职校的数学教师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针对生源特点、科学设置、有效管理、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扎实开展中职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单招和学测数学教学双丰收。
[关键词]“走班制”;分层教学“单招”;“学测”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90-02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2005年至2016年,连续12年保持中职招生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在全国独树一帜,实现了中央决策意图。中职校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去向:一部分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一部分在学好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掌握必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入社会成为直接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技能型劳动者。
江苏省教育厅一方面为提升国民素质,激励部分有志提高学历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进入高校深造,举办对口单招高考;另一方面经过基层调研发现: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后劲不足,没能达到与普通高中学历相当的水平,尤其是文化基础课知识学得不够牢固,成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短板。于是,省教育厅于2014年、2015年连续发文明确:自2016年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第五学期都必须参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无疑,无论是对口单招高考,还是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课的《数学》都是必考科目,但“单招”“学测”的要求显然有相当大的区别。本文将阐述泰州、南京、苏州、南通等地部分中职校开展的中职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情况,供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同仁参考。
一、切合生源特点,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
由于江苏省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职校招生几乎无门槛,所有适龄人群都被动员入学,客观上造成生源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总分相差有数百分之多。单数学这门课,中考分数相差就近150分,招到的学生基础不等、态度各异、需求有别,这也决定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有较大的区别。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遵循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出台了《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2016年,又出台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考试大纲》。
生源既然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在学习数学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会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存在层次性。因此,针对生源特点,为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确保“单招”“学测”数学教学双丰收,我们有理由、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评价手段,采取“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以期符合不同学生的各自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收获。
二、科学设置,有效管理,优化分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从智力因素考虑,中职生入学分数差距较大,尤其是数学这一理论性、操作性都较强的学科,反映在智力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从非智力因素看,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生活习惯也有较大差距。
“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实施前,必须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寄予热切的期望,联动英语、部分专业理论课、实训技能课等,一起分不同层次的班。同一名学生数学在A班,英语可能在B班,专业理论或实训技能可能在C班。发动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提出切合实际、恰到好处的学习期望,调动其内在动力。
分班后,要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联络师生、生生间的感情,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其才。在师资的配备、各层次学生的划分、各学科特点的掌握、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案等学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方面,都要做到细致入微,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家长感到可行、有得,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掌握分层原则
在充分调研、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参考考试成绩,注重潜力发展,多科联动,尊重学生意愿,由教务部门牵头,反复召开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座谈会。
(二)制定“走制班”分层标准
遵循以上原则,制定如下标准:综合考试,评定成绩,结合潜力发展,完善学习态度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毕业去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确定下一阶段各科适当的层次。
(三)教研活动真抓实干
发挥好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作用,群策群力,开展组内、校内、校际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此,南京、苏州、南通、泰州等地级市内都成立了诸如“中职数学教研中心组”“单招数学综合体”“中职数学学测研究组”,两市或多市之间也成立了“单招联合体”“单招联盟”等多个教研组织。
(四)素质教育落实到位
实施素质教育不再是口号,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目的明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五)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2017年6月19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泰州市召开了全省“适合教育”研讨会议,葛道凯厅长提出的“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其宗旨就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要求教育教学要适合教育对象。“关心每一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客观上,“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教学对象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数学教师必然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教学对象的教育教学方法。endprint
(六)有效管理是“走班制”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
同一专业,把学生按数学、英语、部分专业课或技能课分层设置为A、B、C三种班级,召开学生大会,公示分层结果,让学生知晓“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固定教师,固定教室,同一专业各层次班级同一课程排在同一时间(以一节课为单位),让各教学进程自成一体。
因“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打破了原先的班级授课制,在新的集体中,数学教师同样肩负着管理的功能,对教育对象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肩负着团结协作、认真刻苦、学法指导、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爱上新的班级,爱上你的课,爱上他(她)的所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育教學评价机制需同步到位
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称为教学评价,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评价更纷繁复杂,我们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时,要反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江苏省教育厅制定并下发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口单招数学考试大纲》以及《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考试大纲》,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发挥集体的智慧,用动态的思想去对动态的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中,分层是手段,提高是目的,因而,数学教师在教学评价时,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每名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采用动态评价,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充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的手法,给学生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在完成各自须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努力更上一层楼。
中职数学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前测的反馈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层、B层、C层,且各个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大约为1:3:1,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对中职数学教学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总之,“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能比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取得了“单招”数学高考和数学“学测”教学的双丰收。
[ 参 考 文 献 ]
[1] 葛道凯.2017年江苏省职业教育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N].江苏教育报,2017(5).
[2]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S].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
[3]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考试大纲[S].凤凰出版社,2016(6).
[4]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中国教育,2010(6).
[5] 刘廷廷.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概率教学[J].中等教育,2014(9).
(特约编辑 诺 依)endprint
猜你喜欢走班制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