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梅
[摘要]语文课堂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有效的追问能把学生的思考由表象不断引向深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持久地开展思维活动,训练思维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追问;深度学习;重点;切入点;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18-02
在参加大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和省送培活动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意识到,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学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的真正参与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课堂的这种引导往往是通过提问、追问的方式来实现的。粗到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细到品词析句揣摩感情,都离不开一个“问”字;而要细读文本,深度学习语文,就得进行追问了。
什么是追问呢?《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中认为:“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这种“穷追不舍”地问,往往能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走向文本的深处,最终达成对作者情感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当然,不是所有的追问都是有效的、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下面以我执教的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为例,来谈谈如何让追问更有效。
一、胸中有丘壑——明确重点
追问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有效的追问会使课堂虽动但不乱,动中依然有序。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课堂的重点。“胸中有丘壑”,就是对本课的重难点心中自有把握,知道该对哪个方面进行一步步的追问,进而对这个方面重锤敲打,探幽索微。
【教学片段一】
师: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的故事?
生:开头第一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师:养了几次猫?
生:三次。
师:这三只猫的结局是?
生:亡失。
师:第三只猫和第一只猫死亡的原因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只猫是病死的,第三只猫是被冤枉致死的。
师:第三只猫为什么会被冤枉?请大家默读课文17~27小节,找出猫被冤枉的原因。
(生默读、圈画)
在《猫》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着“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显然,作者是借用第三只猫表现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要善待弱小,关爱生命,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去做事。研究第三只猫的亡失以及“我”的情感态度就应当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借助于关键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我就把学生引入到对第三只猫亡失的原因及亡失后“我”的态度上来,在这个环节中层层追问。整个课堂中只有极少时间研究第一、第二只猫的亡失,一方面是因为这两只猫不是文章的重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通过自读就能够对第一、第二只猫的内容轻松掌握,所以教师不必赘讲,这其实也是因为对学情这一块教师“胸中有丘壑”,这样就能达到所问即有效的效果。
二、深情凝眸处——找准切点
“深情凝眸处”,就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追问,由此点引发,找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并且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链。这个点必须是向中心迈进的,是能够引发高阶思维的,进而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文本的。所以,选择何处作为追问的切入点就显得至关重要。选择得准确,就能简化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开启学生思维,激发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由点而进入文本的深处,深度理解课文。否则,学生就会在“浅”和“粗”之间徘徊不前。
【教学片段二】
师:第三只猫为什么会被冤枉?请大家默读课文17~27小节,找出猫被冤枉的原因。
(生默读、圈画)
生:猫的种种表现说明有吃鸟的嫌疑。
生:它总是“凝望”那对黄鸟,可以看出它想吃鸟。
生:它躺在露台板上的时候,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生:我们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它,它好像畏罪潜逃了。
师:“我”有没有看见猫吃鸟?只是看见猫“凝望”着鸟笼,“好像在吃着鸟腿”就认为是这只猫吃了鸟,这就是——妄下断语。
师:“我”和妻妄下的断语是什么?
生:“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师:你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我”当时的愤怒。
生:“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
师:为什么我们看见了这只猫的这些表现就会妄下断语呢?
……
师: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我们不喜欢第三只猫?
精心选择一个具体、明确、集中的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本课中,我把“冤枉”这个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我认为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逻辑起点,也是他们理解课文的认知起点。对于刚升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领会作者的人文思想、人生思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课堂中我借助追问把这个“大困难”化作一个个“小困难”:第三只猫和第一只猫死亡的原因一样吗?——第三只猫为什么会被冤枉?——为什么看见了这只猫就冤枉它?——看见第一只、第二只猫的反应是什么?——总結第三只猫被冤枉的原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在攻下了一个个“小困难”之后,到达了思维的彼岸,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碰撞,不仅能够准确轻松地把握文章要旨,更重要的是对于引发自主探究,提高自身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
三、万紫又千红——变化方式
追问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这恰如春之百花,万紫又千红。在课堂上如果只采用单一的追问,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问题提出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启而不发,怎么办?这时,教师追问就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也可以降低追问的难度,将前面的问题分解成相对容易的分问题,还可以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而且教師要能根据每一堂课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各种追问形式,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语文课堂思维含量的提升。
【教学片段三】
师:为什么我们看见了这只猫的这些表现就会妄下断语呢?
(生犹豫,面露难色)
师:提醒大家,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它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同样是晒太阳的动作,“我”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不喜欢第三只猫。
师:“我”不喜欢它什么?
……
师:还有哪些地方不喜欢?
……
师:字音读得很准确,但是那种自责的意味好像还少那么一点点,这是因为你们没有那样的体验。现在你们就是这只猫,我来问,你来答。请看——
师:那么冷的冬天里,你怎么蜷伏在门口啊?
生:因为我无家可归,没有人收留我。
生:我又饿又冷,走不动了。
师:你又蜷伏到母亲和三妹的足下,那个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听听她们聊些什么,我想和她们在一起。
生:三妹是喜欢猫的,我蜷伏在她脚下,希望她能和我玩啊!
师:你为什么总是凝望着那对黄鸟?你在想些什么呢?
生:我想和他们一起玩,我太孤独了。
在追问“为什么我们看见了这只猫的这些表现就会妄下断语呢?”这个问题之始,学生回答明显有了困难,这时,我抓住时机运用“比较式追问法”,变换发问的角度:“提醒大家,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它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同样是晒太阳的动作,‘我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这两句话和第三只猫的比较,很容易就明白了原来是“我们”主观上不喜欢第三只猫,所以才会冤枉它。可见,当学生难以理解作者的情感或理解浅表化的时候,教师不要着急,应该等待时机,进行适时适当的追问,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这是追问的艺术。
“现在你们就是这只猫,我来问,你来答。请看——那么冷的冬天里,你怎么蜷伏在门口啊?”“因为我无家可归,没有人收留我。”——“你又蜷伏到母亲和三妹的足下,那个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我想听听她们聊些什么,我想和她们在一起。”——“你为什么总是凝望着那对黄鸟?你在想些什么呢?”“我想和他们一起玩,我太孤独了。”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体验式追问法”,设置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了角色体验,促成了丰富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而这些丰富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会使学生的深度学习顺风顺水、水到渠成。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追问艺术,定能使这种教学艺术更趋成熟,更有实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切入点深度学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