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修娟
[摘 要]探索诗歌“意象”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有“回归”意识,对教学展开创新设计,变抽象理论为形象体验,变讲解灌输为引导感知,变求同认知为个性发展,变统一训练为拓展探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契机,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意象”;回归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12-02
在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陷入认知盲区,因为诗歌“意象”大多隐含在诗歌之中,具有抽象性、隐喻性、灵动性等特征,很多时候,诗歌“意象”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师在对“意象”进行解读时,不是说不清楚,就是不知从何处说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窘况,大多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问题,刻意追求、过度解读、执着引导、求同意识,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出现桎梏现象。因此,呼唤诗歌“意象”概念教学回归,自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变抽象理论为形象体验
诗歌教学中,探索诗歌“意象”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到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教师往往会给出太多的理论讲解。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教师给出的理论讲述太多,会严重剥夺学生自由探究的权利。初中生对诗歌“意象”还存在一些模糊认知,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在教师不能从文学专业角度展开理论灌输,更不能硬性给出规范的前提下,学生能够从具体体验中接触到诗歌“意象”,知道这些“意象”的特殊表达效果,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让学生凭着感性经验去发现“意象”,我们的诗歌教学便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
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诗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转变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体验的机会。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观沧海》,这是曹操的诗作,其气势宏大、情感丰沛,教师在教学引导时,没有给学生逐句讲解,而是给出一组思考问题: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具有伟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他用浓墨重彩,句句写景,又在句句抒情,读罢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诗歌构建中有哪些特点呢?问题抛出后,学生立刻积极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查阅相关材料,展开自由讨论,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渐浓重起来。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这首诗中描绘了多种景物,‘碣石‘沧海‘山岛‘树木‘百草,可谓山海天地,无所不及,说明作者面对这些自然景物,产生了深远的人生思考。这些物象都属于作者看到眼里的东西,其实作者需要表达的,却是那看不见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从学生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学生从自身角度展开感知体验,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伸手可及,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适当的,使学生对诗歌“意象”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知。
二、变讲解灌输为引导感知
教师对诗歌展开逐字逐句的讲解,这恐怕不是个别现象。特别是对古诗词的讲解,教师可谓是面面俱到,不仅要解读诗词的字面意思,还要做更多的拓展性解释,在这过程中,学生只能倾听,这样的诗歌“意象”教学,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感知的权利,其教学效果又如何能体现出来呢?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法设计,尽量减少主观讲解,变讲解灌输为引导感知,不妨给学生设计一些悬疑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或者是合作讨论学习,获得更多诗歌“意象”认知。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的现代诗歌,其意境描绘带有神话色彩,学生字面阅读没有任何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然后结合诗歌阅读,展示作者的情感寄托。学生开始进入画面之中,对诗歌描绘的故事情节进行感知体验,然后进行个性思考,展开集体讨论,形成学习体悟。有学生说:“作者描绘了一个绝美的生活画面,虽然是作者的想象,但那些影像还是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冲击,‘街灯‘街市‘牛郎织女以及人间天界的‘幻灯般转换,都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触动。这是美丽的世界!我们如果给出这样的结论,好像为时过早,细细品味会发现,这只是作者的理想寄托罢了。”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多媒体展示环节,让学生由这些表象展开学习探究。当学生的学习思维进入教师设定的轨道之后,自然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感悟。当学生揭示了作者的表达意图时,学生的“意象”概念获得了充分的支撑。
三、变求同认知为个性发展
诗歌“意象”概念教学中,教师还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思维的窠臼之中,那就是“求同”意识。诗歌“意象”众多,读者解读也未必要一致,但教师往往有固化认知,认定其中一种解读是“正解”,那其他的都屬于“谬论”,这样的教学思想势必导致教学走向“大一统”,学生学习思维被教师绑架。如何才能建立崭新学习认知呢?变求同认知为个性发展,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崭新理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读者的个性理解,在诗歌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学生的个性理解有其合理性就值得被肯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是普希金在遭遇流放时写下的诗歌,那个时候,俄国革命正处于高潮,而诗人却被隔离。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教师在教学时,很容易将这个前提认知告诉学生,这很可能会让学生陷入思维窠臼,不管如何理解,都必须要认同“乐观”这个主旨。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这首诗非常短,只有八个分句,其意象似乎很少,却成为世界名作,它凭什么获得成功呢?问题一经抛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热议:“这首诗歌的题目便有创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度思考。这里提到的‘欺骗包含丰富意蕴。有真实的欺骗,也有不公,还有悲哀。当这一切来临时,我们不能躲避就只能直面了。这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吧。”“作者用亲切的语气和语调,跟读者在交心谈话,给人带来亲近感,我以为这是诗歌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教师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做出判断,自然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展示的机会。学生的发言带有独到性,教师就要给予肯定评价。这样不追求“大一统”的教学,与语文属性相一致,具有广泛的生命力。
四、变统一训练为拓展探索
诗歌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也会有“统一”意识,甚至是“单一”意识,只能这样训练,不能那样训练,这种教条化的教学设计思路存在太多弊端,导致学生学习拓展意识受限,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课堂训练和课外训练一样,都需要有拓展意识,对训练内容进行拓展,对训练形式进行拓展,以为学生带来更多“意象”感知机会。
《望岳》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其中的名句流传千古。在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给出了个性设计:这首诗用“望”字统领,但全诗却找不到一个“望”字,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细读这首诗,按照你的理解,看能不能替作者换一个字,如果能够成功替换,不妨说说你的设想。给出训练任务后,学生的探索兴趣被激活,纷纷展开尝试操作。经过一番操作体验,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我感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中的“入”字可以换成“望”字,这样与题目也相映衬了。有学生提出疑问:作者故意不将“望”字植入,这样才显得更为精巧,你这样换不是画蛇添足了吗?再说了,这“入”是写归鸟回归巢穴的,你这个“望”字如何能够替代得了呢?学生的争辩在继续,教师并没有给出太多主观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替换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多认知机会。从学生的个性表现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并在不断历练中形成了有形“意象”,这样的训练是有价值的。
初中诗歌“意象”概念教学启动回归程序,是生态课堂教学的自然诉求。“意在诗外”历来是诗歌教学需要遵守的教学规则,让学生在诗歌诵读、体验、感知、探索中形成诗歌“意象”,是诗歌教学的不变追求。初中生思维活跃,具有主动探索诗歌“意象”的基础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从体验探索中形成体悟,这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意象诗歌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