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凯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教育者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普遍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社会·法治教学中,这一差异表现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一刀切”,而是要针对性别差异,分别寻找最优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因性施教;初一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1-0059-02
在面对不同的课程时,男生和女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上会有差异,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男生和女生的思考方式、回答方式也存在不同。目前,大多数地区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合并教学、合卷考试的模式,男女生在同时学习不同体系的学科知识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分化现象呢?
一、初一社会·法治教学现状
(一)学科特点
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都是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是对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整合;而道德与法治包括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两门学科的内容共同体现了人文性特征,因此既有知识交叉,又有很大的区别。
初一阶段是为中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关键期,为提高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初一学生的学习情况。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的内容以人文地理为主,自然地理为辅,其中人文地理偏向文科,自然地理更具理科特点,总体而言,知识的科学常识性、逻辑性很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内容偏向于整体感知。
(二)教学模式特点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考科目设置中,都将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作为必考科目,且基本采用“文综式”即合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查,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考试的内容和分值多为5:5。
在合卷考试模式的影响下,加上课程容量和师资分配的现状,如笔者所在的浙江地区大多是一名教师同时担任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和考试模式给教师和学生造成很多困惑。以初一为例,教师需要同时掌握地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初一的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而大多数在职教师在师范院校研修的专业只有一个,因此很难同时任教两门不同的学科并灵活切换教学手段,应对男女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两门学科都具有人文共性,但知识内容、思维方式、考试题型等有很大区别,因此,这种合并学习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困扰。
二、性别差异下的社会·法治学习成绩调查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为初一A班,男生和女生人数各24人。本学期,A班共进行社会·法治考试13次,其中6次为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合卷考试,两科分值各占约50%。4次是历史与社会单科考试,3次是道德与法治单科考试,所有考试满分均为100分,以下为这13次考试的成绩统计。
表1显示,初一A班社会·法治合卷考试时,男女生平均分差异不大,说明男女生实力差距较小。但从4次历史与社会单科考试的成绩中可以发现,初一A班男生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女生的平均分,从3次道德与法治的单科考试成绩中看出,该班女生的平均分又明显高于男生,说明该班男生的历史与社会学习效果较好,而女生的道德与法治科目学习效果更佳。为验证此现象是否普遍存在,笔者又查看了其他班级的成绩情况,并询问了任课教师,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可见,在目前社会·法治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性别差异对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三、基于学生性别差异的初一社会·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针对初一学生,提高男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学习效果和女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学习效果,是提升班级社会·法治总体学习质量的两大切入点。为此,教师有必要进行基于学生性别差异的教学策略研究,分别指导男女生更有效地学习。下面,笔者以问卷的形式,在初一分别抽取了50名男生和女生作答,通过统计分析,提出几个性别差异教学策略。
(一)提高女生初一历史与社会学习效果的策略——兴趣培养
初一历史与社会以地理内容为主,在问卷调查中,對历史与社会感兴趣的男生占83%,而感兴趣的女生仅有43%。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的学生更加善于思考,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在问卷中,认为历史与社会较难学的原因,女生基本都选择了“课外积累少,常识不足”。曾有一名女生向我表达困惑:“为什么男生都知道题目中的城市在哪里?他们都能背下来吗?”可见,男生的日常积累和地理兴趣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初一A班男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主要包括科幻类小说、自然科普书刊、世界名著等,在课外观看的电视节目以动画片、科学类节目(如动物世界)为主。女生的课外阅读书刊主要为言情小说、世界名著、散文杂志等,课外观看的节目以电影、电视剧为主。显然,男生的课外娱乐活动,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兴趣,书上很多内容是他们有所了解却没有深入探究的,而课堂给予他们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使课外获取的零碎知识形成体系。
教师要采取兴趣培养的方式引导女生学习。例如,在作业布置上,针对地理基础薄弱的女生,教师可以暂时不布置书面作业中的难题给她们,把这部分的课后时间剩余出来,布置课外兴趣作业。如观看科教频道的地理节目、纪录片,收集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特产图等),在假期参观博物馆、寻找著名人文景点旅游,并和教师谈感悟。对初一女生来说,这些课外作业会比书面作业更加轻松有趣,而这些活动对了解人文地理常识也非常有帮助。
(二)提高男生初一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的策略
1.培养情感理解能力
在问卷中,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较难的男生大多认为该学科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知识内容多,做大题时答不到采分点。初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以道德教育为主,书本上有大量的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直观教学形式,也非常受學生欢迎,这使得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多集中于案例而忽略了教材上的知识点。本学科的考试和书面作业中有大量的材料简答题,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理解书本知识,学会运用书本知识来分析材料,在这方面,男生的表现明显弱于女生。
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类似“生命”“亲情”等主题在学生心中是抽象的,对男生而言更是如此。从之前的访谈就可以看出,男生的课外读物主题大多是科幻、自然,而女生在课外活动中关注的文学、电影、名著更贴切“生命”“情感”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女生的感性思维。
针对男生的这一问题,教师要根据内容的理解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涉及探究内容较深的宏观道德主题时,应当设计课堂运用的材料,通过材料分析和案例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讲授。同时还可以结合语文课堂和班会课的作用,对同样的主题,从多个视角加以分析,深化男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2.培养学习耐心
“知识内容太多”也是大多男生认为道德与法治科目较难的原因。“简答题答案要从书本大量的内容中寻找出来,而且要点多、字数多,考试中一旦疏漏就会被扣分,面面俱到地搬抄又觉得太累太麻烦”是许多男生的感受。这种浮躁的心态,导致他们做题答不到要点,字迹潦草。而女生大多更有耐心,字迹端正,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也更加细心,卷面整洁、答案完整,分数自然高出不少。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男生更多的耐心,切忌浮躁,运用“报页码”“划答案”等手段,会让学生偷懒,从而使其逐渐缺乏耐心。
(三)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教学观
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日益成熟的阶段,性别差异日益增大导致男女生在学习上各有擅长和不足。社会·法治学科授课时间有限,无法有针对性地分开教学,教师要自觉地消除性别印象和偏见,树立因性施教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学生性别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当发现男女生学习出现困难时,教师该做的不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是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完善自己的差异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杨郁婷.中学英语开放式教学策略[J].祖国,2014(7):339-340.
[2] 杨超斌.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法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7):82-83.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