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主动预习分析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先锋”

主动预习分析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先锋”

乔志铭

摘  要: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速度与质量,让学生迅速跟上教学节奏,便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逻辑。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进行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主动预习  小学数学教学  策略

“凡事预则立”,古人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预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项思维跳跃的学科,在进行正式的新课学习之前,更加需要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教师平时要强调预习的重要性,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逐渐让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在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预习的意义

1.1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对一些数学思维弱的学生而言,进行课前预习能够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薄弱点,在课堂学习阶段他们便可以进行带着问题去听讲,使得学习更具有目的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教师也能进行详略得当的课堂教学,能够拓宽数学知识的深度以及广度,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早日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便于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总而言之,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新课的学习内容,便于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因材施教,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2 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进行预习过程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预习时他们往往会发现很多知识盲区,为了解决疑难点学生会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另外,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以及网络信息,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预习阶段通过自主研究课本、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部分问题这些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为全面贯彻核心素质教学理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主预习的作用[2]。

1.3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每个班都有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好,他们知识基础本就不如其他学生,在学习新课阶段又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掌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让他们慢慢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根据自己知识薄弱点查漏补缺,慢慢形成严密的数学知识网络,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建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预习数学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有了更长的自主时间可以研究数学知识的联系以及原理,能够让他们早日跟上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步骤,这有利于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2  帮助学生自主预习的策略

2.1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預习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预习的速度与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慢慢探索中形成与自身情况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进而全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学生应当按照课本编写顺序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要进行标记,将该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相联系或者借助网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予以重点标记,以便于在后续课堂教学阶段重点听讲[3-4]。另外,预习的过程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制造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课前预习。为了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预习的材料或者习题,让学生以习题为中心开展预习。

2.2 丰富预习形式

为了增强学生进行主动预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形式多样的预习方法,尽量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预习数学新课,将动手能力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便于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深化数学概念及结论。比如,在预习平行四边形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模型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而验证教材中的定理。在制造平行四边形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内容相联系,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强调合作学习与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为了优化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在教学正方体体积相关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收集网络资源文件制作微课课件,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预习过程中学生要边看课件边记录疑惑点,课件看完后按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疑惑。通过集体讨论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的数学思想在碰撞中也得到了升华。

2.3 提升自主预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预习过程如果只是对书上的抽象概念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往往缺乏兴趣。为了培养小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习惯,教师必须要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点燃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欲望[5]。比如,在教学钟表相关知识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描述了海绵宝宝在不同的时间点做不同的工作。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顺势问学生:“同学们,海绵宝宝按照钟表的时间完成每天的任务,那他是如何判断时间的呢?”这时候学生便会陷入疑惑,教师就可以引出下节新课的内容,并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下节课开始前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增强学生自主预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项入手,将其与新课内容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得学生主动进行预习。

2.4 监督养成预习习惯

自主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学生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学习习惯,而是后天接受教育之后慢慢养成的习惯,主动预习是从被动预习转化而来的。因此,在学生进行预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进行检查监督,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预习的意志力以及学习习惯。教师平时应当重视预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阶段要让学生明晰预习在学习过程的作用,增强学生自主预习的动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自主性较差,教师要布置明确的教学任务,下达具体的教学指令,并强调第二天检查预习效果。检查预习效果方法有很多,比如抽学生回答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数学疑问。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时重点不在于学生的预习质量,而在于学生的预习态度,如果发现学生完全不认真对待预习任务,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批评,让班级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认真进行预习的学生要予以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对待预习任务。学生对预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要监督学生的预习效果,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3  结语

主动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预习的重要性,教给学生预习的具体方法,用多种预习形式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预习过程从被动预习逐渐向主动预习过渡,为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克娜.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及提高注意力的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67.

[2] 连桂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126.

[3] 吕建忠.让预习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助力器——探析小学数学预习的类型、价值与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22):60-62.

[4] 赵志飞.课前预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分析[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16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