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晓珍
摘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需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认清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该文主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异同点以及互补关系进行相关概述。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异同互补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间的关系愈加复杂,部分教育研究人员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学前,应将关注重点放置在健身作用的发挥上,对体育课程中的竞技比重进行控制。高校体育教育主要肩负起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职责。而将竞技运动应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切实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课程进行不断优化。因此,在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深入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
1 概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1.1 体育教学概念
在高校体育课程内,体育教学主要就是教师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在课堂内采用较为常规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与学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中的各项技能,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日后工作学习积累更多经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证课堂纪律的严明性,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体育教育期间,为确保学生安全性以及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应使教学过程体现出系统性、统一性与教育性等特征。其中,系统性主要就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关教学计划。高校体育课程主要面向的对象为大学生,其身体各项机能发展完善,需在安排体育教学活动期间,采用简单到困难的顺序,防止过大强度体育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造成的损伤。体育教学中的统一性主要就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的协同增长,要求教师能够在开设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内,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共同增长的目标;教育性主要就是指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活动需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宗旨,结合教学原则与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确保体育课程能够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人才过程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1.2 运动训练概念
运动训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规范性的体育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技巧,获得更高体育成绩。运动训练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运动增强自身身体机能,在开展训练活动期间,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制定出更加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案,为学生能够获得更高的体育成绩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因此运动训练与体育競技比赛中的关联性更高。
2 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相同点
就目前来看,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第一,均是培养学生的手段。体育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而体育训练的目的为学生运动技能,获得更加优异的体育成绩,均是以学生为培训主体,是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过。第二,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均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密切,在体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存在着依存的关系。第三,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均需学生与教师承受来自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不同程度影响,如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受到身体上的损伤等。第四,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均会受到运动场地、器材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运动器材充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实际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第五,在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师均需要重视学生安全工作的保障,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3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之间的不同点
3.1 本质属性不同
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通过身体各项机能的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传授给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以及体育精神,是有目的性、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主要面向学生群体,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均可以得到训练,感受到体育锻炼中的乐趣。运动训练属于竞技类体育训练,主要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体在体能、心理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获得更加优异的体育成绩,训练对象大多为身体素质较高以及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需采用符合体育训练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身体潜力。
3.2 目的不同
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主要就是通过教学的方式,激发出广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双向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观念,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与工作生活;而运动训练主要以培养优质运动员为目的,通过更加科学的锻炼手法,提升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运动技能,获得更加优异的体育成绩,为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建设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指导思想的差异
在运动训练中的指导思想主要就是运动员参赛动机、训练期间的艰苦性以及比赛过程中的竞争性进行分析,消除运动员思想上的不良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后期体育训练中。而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自觉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的意识,具备一定的体育精神。
4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补方式
4.1 合理借鉴运动训练方式
为从根本上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相关体育教师应做好合理借鉴运动训练方式的工作,切实提升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定运动技巧,在实际理论教学活动中,将理论教育与适当的运动训练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需求上的差异性,合理设计体育课程内容,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得到稳步提升,满足国家与社会建设对新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4.2 运动训练中高效体育教学方式
运动训练活动就是借助大量的体育训练项目,提升运动员身体素质,巩固运动员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仅利用单一训练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出运动员对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性,需采用更加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如设计更具趣味性运动训练项目,让运动员参与到轻松的体育竞技活动中,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确保运动训练活动高质高效开展。举例而言,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应用体育教学应会用到的游戏教学模式,针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培养要求,对运动训练游戏内容与游戏难度进行合理设置,从根本上激发出运动员对训练活动的参与兴趣。
4.3 增强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学素养
为确保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方式能够更好地相互补充,还需增强教师与教练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认清存在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项目中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模式进行不断优化。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与运动训练方法,确保学生与运动员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稳定有序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内容与运动训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切实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需对体育常规教学与运动训练方式深入分析,结合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将体育教育与运动竞技两种方式相互融合,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凯.体育教育专业标枪技术教学中专项能力与体育教学的互补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2] 辛宁.武汉地区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的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周边社区为例[D].武汉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