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线平
前些天,一篇题为“渠县一孩子留下遗书轻生,这多么让人痛心”的网帖在多个社交论坛疯传。据报道,死者是四川达州市渠县中学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斯(化名),自杀前,他在个人QQ空间写下2800余字的长文,“控诉”父亲对自己不好,说感觉不到家人的爱。对于儿子在QQ空间的“控诉”,父亲马先生掩面哭泣道:“他写的那些都是他小时候的事,他是我的儿子,我怎么舍得打他,骂他。”他说,自己对儿子管教确实比较严,“那都是为了他好”。小斯母亲解释,儿子在QQ空间说“因吃饭夹菜遭到父亲殴打”的事她也记得。儿子当时才四五岁,因为不好好吃饭,丈夫确实用手背拍过儿子的脸,“没想到他这么记仇,他怎么就不想想我们的好?”
孩子刚参加完高考,就选择了自杀,理由是父亲对自己不好,感受不到家庭的爱。反过来,父母却觉得,每一次对孩子的管教,都倾注了他们的爱。这是令人悲哀的事件。孩子去世,以结束生命应对父母的“爱”。父母失去孩子,他们的“爱”遭受最沉痛的打击。不止一个家庭如此,很多家庭都类似。有些家庭付出的代价可能没这么大,有些家庭自始至终在磕磕绊绊中维持着代际关系。由于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孩子终其一生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事业难有成就,家庭氛围不好,社会关系难以处理。父母从小时候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后来的失落,哀叹,不落得大的家庭悲剧结局已算不错。
有人从功利教育反思整个事件,认为学校的功利教育,逼迫家长不断对孩子施压,致使孩子承受不起压力。我们可能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在有适当支持的情况下,孩子的承受能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未来事业有很大的进展。很多名人传记,都记述了小时候遭受了种种挫折,他们如何从挫折中奋起,取得事业的成就。这里不是为功利教育辩护,功利教育肯定是不好的。即使有好的环境影响,功利教育也会将孩子导向不健康的人格境地。只是针对这件事,需要反思的不是功利教育。
有人从具体的教育方式上反思,认为父母怎么样都不应该打骂孩子,致使孩子留下永远的身心创伤。打骂孩子是不对的,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权,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家里打骂孩子,与整个大环境不符。我想说的是,打骂孩子不至于使孩子走向自杀,有很多人从小遭受过父母的打骂,自杀的孩子极少。有些人长大了,把小时候遭受打骂当成成长中的光荣事件炫耀。中国古代一直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人会说,渠县这个孩子就属极少那一类,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就不能打骂孩子。其实,从孩子留下的“长文”看,打骂本身不是孩子自杀的根本原因,从父母的回应看,他们也不是无休止地打骂孩子。
孩子之所以由此产生極端心理,与长期的家庭打骂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冲突有关,致使孩子无所适从,最终自杀。尽管从报道所提供的材料,很难分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背离的具体细节,但通过分析这种背离,可以看出严重后果,提供一种教育思考方向。教育一般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中学生而言,社会教育相对少一些。在此姑且只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背离进行分析,并不妨碍最终的结果。
学校教学生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教学生认识这个世界,或者通过知识去认识世界。教育有外在干预与内在激发的区别。“外在干预说”认为,世界是确定的,教育属外在干预,外面教育什么,学生接受什么。教育好的,他成为一个好学生,教育不好的东西,他成为一个不好学生。总体来说,内心可以接受尽可能多的知识,除非受身体等其他条件影响。在学生接受范围内的干预,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譬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高强度的知识灌输,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高考工厂”正是如此。学习本身并不会让学生承受不起,只有其他原因才会让学生承受不起。渠县学生自杀与教育本身无关,是外界其他原因造成的。
内在激发理论,将教育视为内在激发的结果。固然学生要接受好的教育,通过教育成长,但学生的成长,关键是通过外在的教育,激发内在的动力,使他不断自主适应环境,自主理解知识。譬如,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反之,强制灌输、大强度的知识训练,不但学生学不到更多知识,还让学生厌恶学习,起到反效果。在这种理论看来,渠县学生悲剧,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背离的结果。
家庭里父母会教孩子如何做,如何认识社会。孩子从学校里学到社会是什么样的,如何在社会上做一个合格的人。除教育内容,还有教育方式问题。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有打骂的,像事件中的家庭一样,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父母与孩子成为类似无话不说的“朋友”。学校教育也有打骂的,有的老师体罚学生,现阶段打骂的也不在少数。体罚学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体罚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无能的表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促进是最好的。所谓相互促进,是指学校教育做不到的,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做到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同样,家庭教育做不到的,学校教育弥补,典型的是知识教育,家庭不可能像学校一样传授知识,有些家庭可以做到,但不能完全代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做到的,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如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通过这种关系,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容易做到身心统一,所学与所做的统一,认知与社会遭遇的一致。这种教育中,学生不但能从教育中学到知识,还能从教育中学到知识的用处,如何在实践中处理知识。学校偏重于学和记住,家庭偏重于教和实践。有人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视为互补,其实,现实并不如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所学的知识,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现实操作能力。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截然分开是做不到的。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还有一种反向弥补的关系。学校教育不到的内容,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不到的内容,学校教育可以弥补,这是正向弥补关系。学校教育不好的东西,家庭教育可以抚平,代之以好的教育,反过来,家庭教育不好的东西,学校教育可以抚平,代之以好的教育,这是反向弥补关系。这种关系尽管不如前一种关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但对学生成长来说,至少始终有正向的教育起引领作用,让学生始终保持身心的统一,不致使学生因为不好的教育而走向歧途。不可否认,当前,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弥补的,有些得不到弥补。不管这样,两者能合力将学生带到一个较好的地方。当前,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存在一种单向主导的关系,指学生受到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某一方的主导,另一方面起辅助作用。单向主导关系的前提是,某一方教育的缺失,或者教育主体的原因,或者教育对象的原因。现在很多农村留守孩子所受的是单向主导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还有一些家庭,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存在误导,他们会强调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学校教育只单纯保证学生在体制内顺利升级。单向主导教育,也能保持学生的身心统一,他自始至终受到的是一种教育,所接受的行为也是与这种教育相关的人和事。单向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各方向的合力,需要教育与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相契合。也不能保证他成为一个好人。但至少,单向教育会使学生保持身心的统一,即使他将来做一个坏人,或者做一个普遍的人。如果他做一个坏人,需要反思教育内容。
最糟糕的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背离,两者完全朝相反的方向前进。学校教育所学的,在家里完全用不上,不但用不上,还会遭到嘲笑。家庭教育所教的,与学校所学的相背离。面对这类教育,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通过教育,学生不但要學到东西,而且要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对人对物的关系。一个人成长,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进行。例如,有些流浪儿童,只能通过自身的摸索,找到社会生存的法则。在没有教育的情况下,他们也能成长,尽管会走许多弯路,有些走上歧途,但他们不会走到身心分裂的境地。在外的一份遭遇,换取内在的一份活力。对现在的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都是在教育中成长的。对于他们的成长,教育始终是外在的干预,教育需要激发内在的活力,才能使他们不断成长,否则,他只是一个盛教育的“容器”。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背离时,教育对学生内在的激发作用难以达到。面对相互背离的教育,学生不知如何去激发内在的活力。
不得不说,渠县悲剧家庭之所以悲剧,很大可能是两种教育相互背离的结果。表面上,孩子觉得父母没有给他爱,实质则是家庭教育给了他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同,他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的另一面,是他在学校受的教育是另一种样子。他认为,其他家庭不是这样爱孩子的,学校教育也不是这样爱孩子的。面对这种背离,孩子不但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遭受挫折,因为没有激发内在的能动性,他不知如何与人互动,不能如何主动学习。面对这种背离,孩子的心理容易走向极端,内心充满矛盾,又不知如何是好,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在他内心引起巨大的波澜,而不能自已。现代社会,不让孩子接受教育是不可能的,避免类似悲剧发生,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做不到完全的统一,至少不能发生完全的背离。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