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在中国教育“新三步走”战略方针引领下,高等教育需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期,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结合高校等院校课程教学的现状。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受時间、空间和地点限制,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亟待提升;通过互联网在线教育,以慕课、微课、精品课程以及相关应用APP课程软件等为主要手段。该文对课堂教学与教育现代化进行智慧混合实践与探讨,进一步对在线教育的政策基础进行了分析,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否满足在线课程的
关键词:传统课题堂学 在线课程学习 必然性 可行性
1 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利弊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担任本科生课程教学过程发现,工科的专业课程安排区别于其他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较其他基础课程存在一定的任务难度。而在期末的测试后学生的成绩分布也并未呈现出正态分布特点,反而出现了双塔型分布,即低分段和高分段人数均大于中间分段人数,分数分布出现两极化特点。通过与学生进行访谈调研发现;学生对于该课程认知较为客观,都能够清楚地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够努力学习,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课后作业。但是在期中和期末的测试中,一大半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与扩展,从而导致测试成绩过低的现象。而深究其因,能够发现目前由于高校的不断扩大,不断开设新的专业及课程,学生的选课内容和数量都比较自由,而课时数则一致被压缩,同时由于课程开设的学期在大二年级,正是课程比较集中的阶段。以上原因共同导致了该课程教学并不能达到满意的培养目标。通过与在线课程进行比较发现,在线课程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地点的限制,同时可以反复观看,随时暂停进行笔记,而且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可以适应不同的学生深入学习,因此,在线课程可以很好地互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2 高校在线教育课程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
通过文献政策整理发现,在我国在线课程建设主要经历了4个标志性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在2003年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质资源与经验,在我国共建151门精品课程。同时《通知》还要求高等院校要保证精品课程的免费开放与分享,并达到效益的最大化。第二阶段,在2012年,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为推动高等院校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该课程由教育部组织建设,并通过协议约定,课程资源免费共享,保证精品共享课的便捷获取与使用,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第三阶段,在2016年开始进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慕课),2018年1月推教育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不断优化改进,全面实现在线教育,最大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第四阶段,为了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金课建设计划),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具体任务是建设3000门左右线上“金课”、7000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线下“金课”。通过以上4个阶段发现,我国对在线课程建设一直有着很高的重视,从国家,教育主管部委层面制定相应课程建设方针,指导各高校全面建设在线课程,积极服务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3 开展在线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3.1 新时期网络在线教育的政策基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即时通信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学生用户中的普及,智慧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对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早在2010年我国就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化网络[1]。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教育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迎来了新的变革,新媒体与传统教学形式的融合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其中基于在线课程、应用APP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已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在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对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诠释后,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全面开展信息化教育、移动教育、网络资源共享教育等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路径,有着明确的政策基础。
3.2 开展网络在线教育的硬件设施环境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已基本实现4G网络的全面覆盖,同时三大运营商对移动流量都在不断的降低收费。对于移动终端设备,无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手机均能进行在线课程学习,所以,在线学习对于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较低,学生群体在硬件设施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困难。由于网络的普及,无论商场、学校、车站、宿舍、家庭居住区均已实现无限网络覆盖,因此实现实时在线教育学习,硬件移动终端及网络都能够满足其在线学习需求,保证在线学习的通畅性。
3.3 学生主体对在线教育的认知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感受与接受度直接影响着在线课程的开展。因此实施在线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线教育的便捷性與对传统教育教学的互补性。在通过与数名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基本能够了解在线课程,包括慕课和其他网络教学视频,而并没有利用专门的时间去听课和学习。但是对于在线课程的便捷性优势,学生都持肯定态度。同时也发现目前网络课程资源良莠不齐,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时经常点击到那些非权威、有明显错误的课程资源,多次的不愉快浏览,也会降低学生对网路资源的信度,从而影响后期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次数。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推荐给学生一些权威的高校或者平台课程给学生,避免学生花费时间在一些个人的微博、视频网站等自媒体进行相关网络资源的浏览,提高网络课程的可信度,从而对网络在线课程具有积极客观的辨别能力和积极的认知。
3.4 教师对在线课程的认知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学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教育部门在大力倡导在线课程建设,就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随时随地地让学生对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学习,从而实际的掌握学业知识。优质的在线课程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弥补,而在网络上不加甄选地观看自媒体的杂乱视频有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干扰和迷惑,进而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当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家都一致认为在线课程教育能够很好地实现课后的再教育,以不同的讲法、教法给学生进行反复的讲授,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为进一步教学奠定好的基础。因此,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金钥匙,能够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共同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生的学习。
3.5 家庭对学生利用在线教育的基本观点
家庭教育与支持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保障。00后新一代大学生,从出生就在网络、通信的环境中成长,对于现代化事物接受程度较高,能够熟练掌握、使用电子设备及网络。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占据着学生大量的时间,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报道屡见不鲜,作为家庭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几乎是完全隔离的,因此子女的日常学习只能进行远程监督,如果学生可以将每天玩游戏、浏览贴吧、聊天等时间被在线课程学习代替,对于家长而言肯定不会拒绝,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成材率,多一种学习途径更是解除了学生缺课或者课堂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的后顾之忧。因此,作为家庭对在线教育只会积极配合,让孩子能够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
4 结语
信息化教育教学克服了传统课堂、书本教学的滞后性,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课后重复性学习难等问题。它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为学生课后反复学习提供了资源。无论软硬件及学生、家庭、教师都持积极态度,因此,在线教育将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教学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化混合教学的转变,能够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总体实现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前列。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张银玲.“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新形式及其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7):15-17.
[2] 魏传光,洪志雄.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10-17.
[3] 赖晓云,焦中明.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施——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07(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