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丁学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一部分这样的教师:已有多年的教学经历,也不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但他们总是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也经常处于下游,业务水平提高缓慢。如果将他们淘汰或停课转岗,不免显得草率和武断,有悖于管理的伦理。
我非常赞成叶澜教授的一句话:“一个人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人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我们的做法是将这些老师“挂号”管理,“重点”培养。减少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增加学习总结时间,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每节课后要静心沉思:这节课我遵循了哪些教学规律;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明确、具体,是否有可操作性;知识点上有无错误、遗漏;选择的教法是否恰当,能否再创新;问题设计是否恰当,启迪是否得当;组织教学方面有无失误;解题方法是否有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并考虑今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教学反思不求大求全,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點去分析原因,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我们给这些老师提供反思的多种载体。我会跟业务校长、教务处人员和六名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听课指导团,对他们跟踪听课,指导他们反思。并且检查、评比他们的教学反思。
我们发现两位语文老师,教学非常传统:给学生讲注释、讲写作背景、讲作者、讲结构、讲考点……学生们一直在被动地听。我对他们说:“你们讲得很投入,看到学生们都在做什么了吗?考虑到学生们的思维特点了吗?课后问过他们的感受吗?他们在课堂上能学会多少呢?学生的眼神、表情、行为、态度等,是讲课时的晴雨表,你们应该敏锐地观察,并以此来感知、判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恰当。”
我们设计了一张简单的课后调查表,让学生填写每节课没有听明白的知识点,随作业一块交,然后,让老师据此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
我们每周让他们观看一节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找出自己的差距,写出深刻的教学反思。
一位数学教师,课堂总是单调死板、枯燥无味。他看了一位名家的教学视频后,在教学反思中写道:“这位老师讲函数f(x)=x(1-x),当x等什么时,才有最大值,提出了阴阳平衡的规律。由此,他告诉同学们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最大值,就要保持得失平衡;要想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就要保持休息和学习的平衡等,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啊,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讲!这位老师博学多识、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才达到这样一种高度和境界。我要向他学习,提高自己的哲学、人文等方面素养。”慢慢地,这位老师的课发生了改变,成绩也逐渐提高上来。
我们还倡导这些老师提前一天听同学科组优秀教师的课,之后,对照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写反思日记。同时,让他们主动邀请其他老师去听自己的课,虚心听取意见。
有一位老师在听一位女地理老师的课时,发现她板书的字很少,图倒是画得很多。一开始,还以为她是因为字写得不好,所以“藏拙”。当期中测试时发现,自己班的平均成绩比她班少了5分。经过全面对比和深刻分析后,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把文字图像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图导学”不仅是板书的理想方式,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怪不得她的教学成绩这么好,我在教学中要应用这种方法。
在此,我想对那些成绩不理想、专业能力提高慢的老师说:“到你最熟悉、最能做主、经常劳作的地方——课堂,去找找原因吧。那是一块神秘的田野,你播种了稻谷,洒下了汗水,不一定收获粮米,还需要你经常捉虫、驱鸟、理荒秽。”
其实,每一位老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环节。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不断反思,才会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不断达到新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莘县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