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着眼“立德培智”,也盼“私人订制”

着眼“立德培智”,也盼“私人订制”

邬玲清+黄琴芬

“问题生、后进生、希望生、待优生……”没错,你所看到的这一系列名字其实都是传统意义上所谓“差生”的衍生之词,现今它有一个更准确的名字,叫“后20%”学生。从差生、后进生再到待优生,这绝不仅仅是名字的更替,更蕴含着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到一線教师对“后20%”学生教育态度的转变,以及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恶之弃之,抑或爱之护之,这已经不是一道师德的选择题,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良心的应然之举。抛开成绩的枷锁,斧正狭隘的偏见,赋予智慧的教管,这才是新时期正确对待学校“后20%”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

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从一个最基层的班主任到现在先后任职学校各项管理岗位,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后20%”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生管理方面避无可避的一个重要议题。教导处每年都会累积一大摞关于学校“后20%”学生的教育档案,每天教师口中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谈起班中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教导处、德育处也总隔三岔五地有教师带这些学生光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学生?”紧皱的眉头、无奈的神思、挫败的神情,写满了教师的无助与无力。凝心思忖,当我们气急败坏的时候,是否简单、粗暴往往成为我们最直接的处理态度,而你也惯用同样的方式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又是否你在对待“后20%”学生教育问题的时候,肾上腺素总会不自觉地分泌,你始终无法做到心平气和。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甘之如饴,用智慧的教育火花点染了无数个苍凉的心灵。立于旁侧而观之,基于多年基层教育及管理岗位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以为,针对学校“后20%”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应着眼“立德培智”,也盼“私人订制”。

一、着眼“立德”,矫“行差品劣”为“行端品正”

有人曾说:“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然而,“行差品劣”恰恰是学校“后20%”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他们多半是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严重缺陷的学生,存在如道德认知模糊、暴力倾向严重、师生情感对立等不良倾向。针对他们呈现的不同品行特征,教师的转化教育工作也应相应地予以针对性施教,对症下方。只要教师用爱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不信教育的春风唤不回那些离失的正能量。

1.道德认知模糊——攻心为上,刚柔相济

道德意识模糊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是非不分的特性,他们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网吧、玩游戏、比阔气、讲排场,不自觉地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因为享乐、攀比主义占了上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极其恶劣,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教育者攻心为上,刚柔相济。

偷窃钱财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偷小摸的行为一旦得手,很快就会有后来反复作案的情况发生。李某,曾是我校一名已毕业的当地男生,家境相对宽裕,父母因工作忙碌对孩子疏于教育管理,在孩子用钱方面从不吝啬,便慢慢助长了他花钱如水的坏习惯。父亲常年出船,母亲辅其卖虾,有时因三更半夜卖货回来太累太困,回到家里把钱袋一放,便倒头睡去。这孩子竟趁着母亲休息之时趁机作案,从5元的小数额拿起,慢慢发展到几百元,因钱额基数大,母亲一直没有发觉。这孩子出手阔绰,请同学吃零食、买玩具、上网吧,然后再用钱封口,竟好久未被发觉。事情终究东窗事发,父母不能置信,同学一一摊牌,事实面前他不容狡辩,教师做了一番严厉的调查,痛陈小偷小摸的危害,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在全班同学一片默然之际,教师放低语调,转而向李某讲述与父母交谈的境况,告知他们是如何的痛彻心扉,同时不时回忆讲述李某日常的优良表现,即便是当下的错误,也有乐于与同学分享的可取之处,错误的因缘皆因第一次的侥幸酿成,因此只要痛下决心,用正确的方式与同学相处,一定可以重获信任。一番狂风暴雨,再一轮和风细雨,李某早已偃旗息鼓,梨花带雨般地认错连连了。追其今后表现,再也没有类似情况发生。

学校类似这样的案例还屡有发生,情节有轻有重,但终归是孩子因道德认识模糊导致的恶劣行为,一旦发现必须扼杀,但若一味上纲上线,用强硬的手段严惩,极有可能撕裂孩子的自尊,适得其反。如上例所示,打一棒揉三揉,攻心为上,刚柔相济,方为良策。当然,更多的时候,如果在其他孩子并未知的情况下,我们要以维护孩子的自尊为第一要义,务必为其三缄其口,才能被其信任,从而有效唤醒孩子扭曲的心灵。

2.暴力倾向严重——当头棒喝,软硬兼施

行差生因其在群体中的不受关注,往往通过暴力的行为来博取关注,并以此为乐,却不知如此恶性循环,引致其他同学更多的疏离,有的高段学生甚至“以大欺小”,将“魔爪”伸向低年级同学,进行钱物的直接侵犯和人身伤害。对于此类校园毒瘤,应一个也不能少地进行拔除,给予当头棒喝,软硬兼施。

学校五年级有几位男生,身强体壮,却专门拉帮结伙对小同学进行“敲诈勒索”。别人向他借一元钱,他竟索要回五元钱,或者干脆就在路上拦住小同学搜其口袋里的钱物,不服从的就施行暴力,受害的学生开始一直敢怒不敢言。事情最终被受害学生家长反映到学校,面对如此劣迹,学校领导给予这两位男生一记当头棒喝,警醒他们这样做是违法行为,如若再犯,后果将不堪设想。孩子们明显被吓到了,他们最初只是以为好玩,学着电视“古惑仔”的范儿玩上一票,却不知后果如此严重。这一来二回,着实把他们威慑住,早已偃旗息鼓了。鉴于他们的优良态度,学校后续的处理并没有进行大会通报批评,并与受害学生家长协商,尽可能地遏制消息的流通。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换来了孩子们的真诚承诺:悬崖勒马,痛改前非。

“后20%”学生的暴力倾向在各个班级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年龄大、个子高、长得壮的学生尤甚,常常无来由地在班级里对同学进行暴力攻击行为。教师要力行“盯、观、跟”策略,并以软硬兼施的原则对其教化,同时创设机会让其有融入集体、帮助同学的机会和表现,教师则借机大肆表扬,想必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好意思对同学施暴了。总之,我们的教育既要让孩子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要让他们通过行为意识的改变,慢慢收敛暴力,和同学和睦相处。

3.师生情感对立——转怒为抚,情理共融

在班级中,往往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对教师抱有很大的偏见,把教师的话视为耳旁风。

有时还故意在班中顶嘴、撒野,让教师难以下台。历年来,这样的情况在个别新教师的班级中较为常见。青年教师多数年轻气盛,此时若和学生对着来,针尖对麦芒,可想而知,和学生的对立关系从此就很难缓解了。故此,教育者需适时转怒为抚,情理共融。

曾经有位新教师告诉我说:“我班有个学生,学习不好,关键是还总影响同学,老师责备他时,就火山爆发似地一发不可收拾,谁也拦不住,有时还扔东西泄愤。找家长谈话几次也没有什么改变,我真拿他没办法。”看到年轻教师一脸的无奈,我提醒她应该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并且在孩子行为表现激烈之时不要火上浇油,一味地责备,这样只能加剧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要试着用孩子的心去想孩子的事。不久,我从这位老师那里听到了好的消息,孩子的脾气有所收敛了,关键是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原来,这位教师当即就通过多种渠道,向身边的同学了解摸清情况,探知每一次事发的原因。继而在一节班会课中,教师郑重地向这个孩子道歉,原来曾经有些细碎的小事错误并不全在这个孩子身上,由于同学倾倒性的言论让教师偏听偏信,所以才导致他与教师的情感不自觉地对立。孩子顿时眼眶湿润,教师借机安抚,并在一番情理共融的讲述后引得无数曾经故意针对他的孩子纷纷向他道歉,师生间的情感瞬间得到弥合。

其实,孩子的心理很简单,那些旁逸斜出的行为,大多不是出自他们的天性使然。面对他们的对立情绪,请别急着否定和批评,别急着皱起你的眉头,让你清润的嗓音犹如涓涓细流般滋润孩子的心田,转怒为抚,这样一定能萌發出积极的因素,融合师生的情感。

二、着眼“培智”,化“厌学惰习”为“乐学勤习”

义务教育阶段,智育依然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核心要素,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加之上级、学校、家长等多方压力,如何转化班级学困生,促其培养良好学习品行,成为每位教师不能逃避和塞责的问题。综观学习后进学生的表现,多数表现为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态度不明确或者是存在智力障碍等情况。针对以上种种,教师需有十足的耐心,如果你火急火燎地想拔苗助长,那无异于痴人说梦,用牵着蜗牛散步的心,慢慢等待,你才会看到迟开的花朵绽放的美丽景色。

1.学习意志薄弱——扶弱成强,历苦知甜

常有教师抱怨自己的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这其中的一极便是班中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究其原因,学习意志薄弱是很重要的主导因素。因为学习意志薄弱,怕吃苦,碰到持续学习时,总是采取退避三舍或半途而废的态度,长此以往,造成学习滞后。此时,教师不可放任自流,需有“扶弱成强”的决心,并让学生明晓“历苦知甜”的道理。

我目前所执教的班中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这类学生大都表决心快,但没有恒心。仔细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就会发现他们的自制力极差,上课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走神就是搞小动作。对学习时间不珍惜,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每当交作业时,或垂头丧气,或嬉皮笑脸;当教师批评他们时,就自认不是读书的料。针对以上问题,我苦口婆心地加以教育,尤其侧重讲述顽强的学习意志力的重要性,还通过身边的榜样给他们以激励,告诉他们“其实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在某一方面成为别人的榜样”,以此为他们鼓足自信的风帆。我还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懂得“今日事,今日毕,明日还有明日事”的道理,并倾力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要求学生开展自我剖析:我为什么成绩差?我难道就一直这样下去吗?鼓励他们向周围有毅力的同学学习,明晓“历苦方能知甜”的道理。这样反复鼓励,若有进步便马上激励表扬,不断给予关注,适时循循引导,学生逐渐能够培养起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也慢慢有了起色。

2.学习态度怠惰——如影随形,点石成金

“态度决定成败。”这句话放在学习上特别在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相应的学习表现优秀、学习成绩优异。反之,学习态度怠惰的学生就像一个大大的拖油瓶,始终徘徊在班级的末端而不思进取。此时,教师需要有恒心毅力,如影随形,方可点石成金。

学习怠惰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什么热情,受家庭等因素影响,认为成绩不好长大了照样可以赚大钱。于是,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作业乱涂乱画,敷衍塞责,回家书包一扔,玩游戏、看电视,一样也不耽误,唯独把学习任务抛到了九霄云外。比之学习意识薄弱的学生,学习态度怠惰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教师伤透了脑筋。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其中的陈某特别严重。他的学习表现就如上述所说,成绩一塌糊涂,专门搞一些恶作剧,同学讨厌他,家长也是恨铁不成钢,生起气来就狠狠地猛揍一顿。可是,丝毫不见好转,久而久之,家长也就基本对他抱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了。很多老师劝我放弃教导,任其发展,可我实在见不得一个学生在我的眼皮底下如此荒废学习光阴,于是,我决定对他施行如影随形的整改政策。课上,遇到简单的问题,不管他举不举手,我都尽量指名他作答,一回二回不搭理,总有一回会开腔,然后就容易多了,我玩笑一句:“你这块石头也终于开花了,而且开得还特别的美丽,你愿意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吗?”大概是好久没听到这么温润的话语了,他竟然羞红了脸。我感到有所起色,立刻加足马力为他组建一帮一团队,选择了最认真负责的黄某和其他的几组开展竞学活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股未被开发的能量,因为竞赛机制的介入,以及结对同学细心的指导和帮助,我看到了他可喜的变化,并及时地转达给家长。大概是那晚得到了家长的表扬,第二天他竟破天荒地对我甜蜜微笑,而且对同学和学习的态度都有了极大的转变。从此,他一直向着良好的轨迹发展,我不敢说已经点石成金,但他这块顽石确乎是已经有点光亮了。

其实,只要教师多一点的关注,多一份的爱心,学生就会还你多一点的进步,多一份的惊喜。如此,即便过程是曲折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3.智力障碍限制——关怀备至,枯木逢春

有一些先天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因其学习能力不强,只能采取随班就读政策。对于他们,教师绝不能用同样的尺度和标准去衡量,而应该践行为他们专设的“私人订制”教学方案。如设定有别于其他学生的浅显简易的教学目标,遵循多鼓励、勤呵护的教学原则,对待他们的学习哪怕是丝毫的进步也要以视若珍宝的态度大加赞赏。我们不奢望自己的教育行为能够激活他们的智力,学习能够突飞猛进,但我们一定要努力促使他们保全正常的学习人格,保证他们不在被歧视、被冷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从而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当然,对于那些智弱而造成行为失当的情况,教师也要多一丝包容,求得班级其他学生对他的宽容、理解。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地容忍,应该在给予关爱的同时教会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如果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他们自然会安心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快乐学习,如此,已经是最大的收获和幸福了。当然,智障生往往因其学习能力薄弱而对学习较为懈怠,在学习指导上,教师是必须给他们开一些必要的小灶的,按照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设定一条适宜的学习轨迹,牵引着他们一点一滴地吸纳、习得,而不至于将学习完全抛掷,在班级中行若无人。学校很多的教育事实证明,即便是智障生,只要你肯悉心敦促和教导,他们是能够在学习上创造属于他们的“奇迹”的。

诚然,以上种种并不能概全学校“后20%”学生的所有行为模式和表现情状,事实上行差和学困这两个特征往往并存于同一学生身上,此时则需综合考量。以上作为典型的枚举,旨在为教师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必要时甚而作为蓝本采用。但始终,“后20%”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应着眼于“立德树人”,教育的方式应归结为“私人订制”,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所面对的是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教育个体。然则,无论是用怎样的方式践行“私人订制”,如上述种种案例所示,究其根源,满满的其实都是爱。立足爱,方能“立德树人”;施与爱,“私人订制”也才有了依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后20%”学生的教育管理共筑爱的力量。

(作者单位:浙江温岭市方城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1784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