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玲娜 吴洪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组合作学习”伴随课堂教学改革,历经十年的实践锤炼、打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运用中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实践者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理念缺乏深度理解,许多的课堂教学在运用上略显粗糙,或多或少地表露出一些问题,尤其在合作过程“节点”的处理上,还尚欠“火候”,导致其组织过程显得既不协调,也有悖于情理,常常会让观课者犹如鱼鲠在喉,如芒在背的感觉。就合作学习过程而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摒弃“定时思考”

所谓的“摒弃‘定时思考”,指的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常常要求学生根据预设问题直接开展“合作学习”,而学习内容根本不经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过程躐等躁进。目前,一些教师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性:常常人为地将课堂学习过程分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个环节,且两环节内容分割,环节独立,“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即两环节内容不一样,组织方式也不一样,“合作学习”中教师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又演变为纯粹意义上的“合而不作”。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有别于传统教学,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这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无法自然分开,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合作学习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会形成有效的合作。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会对将学的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判断,知道哪些知识自己了然于胸,哪些知识茫然不知,哪些知识一知半解,这样不仅符合认识论,而且在合作时,学生才会在合作中问有所想,闻有所思,说有所依,合作中才会出现应有的矛盾冲突,才会出现应有的思维碰撞,问题也才会因思而辩,因辩而明。如果没有了“自主学习”,缺失了学生个体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就难免会流于形式,出现“合而不作”;要么只有能者在夸夸其谈,弱者则缄默不语,要么大家凭着想当然,东扯葫芦西扯瓢,要么左顾右盼,无所事事,各行其是,整个学习过程就会让学者放纵,让观者添堵。

在“合作学习”中“摒弃‘定时思考”,可以说是目前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来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合作学习”理念的一种曲解,是一种“模式化”的“合作学习”,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合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源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作深度的分析研究,没有读懂“合作学习”的内涵。二是“课堂预设”程式化,教师又僵化操作,因而弄巧成拙。虽然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课堂是动态的,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如果我们一味地抱守预设,循规蹈矩,课堂往往会陷入僵化。当前,课堂预设的主要外在形式是“导学案”,而“导学案”作为课堂教与学的载体,呈現的不仅是“导学内容”,还有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合作学习”。教学的人都知道,预设的内容有时往往并非那么精准,在很多情况下,其中许多的问题,甚至于有时是全部的问题,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动动脑就会轻易地解决,根本不需要什么“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僵化的根据预设,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纯属多余?退一步讲,就算教师的预设拿捏得恰到好处,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思考,再参与讨论,是不是更会有的放矢,有话可说?不然的话,“拿什么奉献给你”。课堂上究竟应该什么时间开始合作,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是老生常谈,且早有定论,那就是“该合作的时候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合作学习”应该具有随机性,换句话来说,就是“合作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出现有争议的且有意义的话题时,才需要合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先经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这样一来,才会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否则就难免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了。由此可见,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还要精心谋划,合理组织,灵活驾驭。其实,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教师能够坚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问题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可能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无谓的做法,以至于造成“无效”课堂。

二、忽略“适时延伸”

所谓的“忽略‘适时延伸”指的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常常囿于“预设内容”,依题论题,有一说一,强调一对一的寻求问题答案,而对“预设外”的“想法”不追问,不讨论,不探究,成果展示过程轻描淡写。稍加留神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潜藏了一个不外现的问题,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发言的都是小组代表,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发言的小组代表往往会采纳个人意见,这样一来,其他小组成员的“想法”,一般就不会被教师所关注,因而这些意见分歧常常成了学生的“保留意见”,即使是“奇思妙想”也只能是灵光一闪而夭折。另外,还有一种状况也不容忽视,在组际交流存在争议,“有出入”的时候,许多教师总是不以为然,且做法简单。不是漠然视之,置之不理,马上“翻篇”,就是视为“异端”,一棍子打死,不允许学生有“非分之想”,教师总是牢牢地控制学生的思维“跟我走”。

我们知道,学生在合作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能力所限,对问题的理解总会有一些差异,往往不是所有的观点都能一拍即合,无论是组内交流时,还是组际展示时,往往总是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每当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课堂生成”。如果这时候教师能及时询问、归纳、判断,然后“以学定教”,顺势利导,引导学生“合作延伸”,去把问题弄个明白,课堂上常常就会创造出一些“奇迹”,让课堂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令人失望的是,一些教师这时采取的方式不是“绕道走”,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全然不顾。试想,这样的“合作学习”又价值几何?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应该有“生成”,而且教师也应该有意识的预设“生成”,因为有“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有“生成”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既然这样,而教师却为什么处理的如此简单草率呢?追究起来,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源于一些教师任务观念作祟,只关注课堂进度,而忽视学习效度。这部分教师一般在教学工作中往往拿不出工作的热情来,有极度的职业倦怠感,缺乏应有的上进心,工作中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另一方面则应归咎于教师的基本的业务素质不够过硬,要么备课不充分,对教材、学情的研究“宽,不到边;深,不到底”,要么教师缺乏应有的能力水平,包括学识水平、应变能力,担心“放得开”却“收不拢”,一旦挂在课堂上,将情何以堪,岂不是颜面扫地?因而,只是肤浅的满足于照本宣科。endprint

实际上,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出现“生成”在所难免,或者是“预设生成”,或者是“非预设生成”,但无论是何种情况,“生成”都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并且处理“课堂生成”往往又是课堂教学的“戏眼”,是课堂教学中最“出彩”的地方。因此,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给“生成”留足空间,或者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余及时汇集学生可能存在的不同意见,刻意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把握“节点”,能够在课堂迅速判断学生“生成”的内容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是“钻牛角尖”还是“刨根究底”。对“奇思妙想”,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对“生成”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延伸合作,同时在合作中教师还要善于进行“点石成金”“拨云见日”式的引导。当然,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教师过硬的业务水平和灵活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鉴于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教材,能够系统全面的建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课堂上才会左右逢源,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以求课堂上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教师要调整心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信念,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同时学校也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教师创造和谐的环境,多层面激发教师干工作的热情。

三、缺少“即时巩固”

所谓的“缺少‘即时巩固”,指的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一旦“预设任务”一一完成,合作过程便戛然而止,对形成的知识不反思,不消化,不巩固,知识内化过程生吞活剥。时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常见到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课堂上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呈现出来的合作次数倒是不少,但对合作学习的时间却总是精打细算,显得那么吝啬,就那么三两分钟,好多的学生,还没有缓过神来进入角色,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学习,就往往被教师牵着、赶着进入下一环节,去面对新的问题了。整个课堂看似环环相扣,紧凑、紧张,容量大,但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够看出,学生没有自己巩固知识的时间。

教过学的人都知道,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学习基础往往良莠不齐,接受能力更是因人而异,哪能所有的学生学学就会,听听就懂?尤其在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时候,仅凭学一学,听一听,就想完成教学任务,岂不是天方夜谭?退一步讲,如果学生课堂上真的能够学一学,听一听,尽管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了一些死的知识,但畢竟还是学了,其中一些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学生,或许课后还有弥补的机会。但很多情况下,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本身就已经疲于应付,课堂上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学一学、听一听,就被教师领着“一起跑”,这时候他们充其量扮演了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他们又将如何应对?即使有些教师采取“课内知识,课后补”,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是枉然,因为这样做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收效甚微,也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

学习知识犹如吃饭,人吃了饭在胃里消化,到肠内吸收营养,然后输送到身体的各部位,形成新陈代谢,形成循环,生命才得以生长。如果吃多了,或者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囫囵吞枣,胃里就会出毛病。学习知识也是如此,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咀嚼、消化,知识才变为自己的知识,但这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个过程则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割舍了这个“时间段”,且不说那些在课堂上“跑龙套”的学生将一无所知,就是那些来得及学一学,听一听的学生也只是仅仅保留在“学”的层面,接受的知识只是一种物化的知识,而没有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活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根据心理学的遗忘规律,如果所得到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所获得的知识就开始遗忘,并且开始的遗忘速度很快,一个星期所保持的量只占总量的20%左右。应该说,这种缺乏“巩固内化”的合作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这种做法既没有“关照到每一个学生”,也没有“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困生”脱困更是遥遥无期。之所以出现“合作学习”过程后续缺失,一方面在于教师个人行为。有些教师为了迎合一些人的心理或者要求,过于关注合作学习的形式,极尽自己之能事,极力打造合作学习的外在包装,而忘记了知识内化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唯一途径,因而在有意无意间淡化了知识的落实环节。一方面在于学校管理。有些学校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为了标新立异,一味追求课堂容量,采取粗放式管理,不问实效,只求表现,不研究,不分析,不求证,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课堂知识内化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们推崇课堂知识内化方法的多样性,但无论如何,一节课让学生学到自己应有的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基于课堂实效,教师要精心备课,有计划的安排一定的“时间段”,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或者采取“接力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让优等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知识的理解,去辅导学困生,完善和弥补“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偏差,以便将知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另外,学校应该科学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中学生当堂达标率应该作为评判一节优质课的重要指标,不能只关注一些花拳绣腿,顾此失彼,脱离教学的本质,让课堂教学演变为中看不中用的“空架子”。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目前,在课程改革的激流中,许多工作上的细节需要我们去审视,去反思。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为不应僵化的套用一些模式、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而不是刚从“泥潭”里拔出脚来,又陷入一湾“死水”。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时,治学者,应该从狂热中冷静下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何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海阳市留格庄镇初级中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1819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