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教师成长需借“力”使“力”

教师成长需借“力”使“力”

吴成业 李金祥

教师青年期的成长,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青年教师要重视自身成长,在平时要学会借“力”使“力”,最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学习力:知识学习

青年教师虽然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必备的教学技能学习,但是“学院派”知识往往跟不上教育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一些不断推陈出新的课改理念。如果青年教师自负地认为自己有“一桶水”而拒绝学习,就会落伍于时代。因此,青年教师要乐于、勤于学习,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课改教改理念,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广泛地学习文化领域知识,为成为智慧型、科研型的青年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谓的“学习力”,就是指青年教师要坚持学习,直至终生。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学习力是其成长的基础。唯有善于学习,才能让成长有底蕴、底气、底子。

二、理解力: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能力是正确处理教材的基础,是艺术化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很多青年教师对文本解读得不到位,经常会因为在充满激情的上完一节课之后却受到其他教师的质疑而感到茫然。其实,不是大家对青年教师不包容,而是在文本解读不到位的情况下形成的教学预案经常会偏离教材的编写意图。因此,青年教师要想成长为学校教学业务骨干,文本解读是基本功。

所谓的“理解力”,就是指青年教师要拥有正确理解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直至成长为“全天候型教师”。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理解力是成长的保障。唯此,青年教师的成长才能有方向。

三、观察力: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文本解读时的学情分析,还是课堂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或是教学反思中的学情分析,都需要青年教师将目光投向学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学情也不同,生硬照搬会导致水土不服,因此,青年教师要学会分析学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预案。一些青年教师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灵活求变,一味地循规蹈矩,成长自然就慢。

所谓的“观察力”,就是指青年教师要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基础,促使青年教师形成灵动的教学风格,唯此,才能让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扎实。

四、创新力:教材改编

教材改编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基石。对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的教学,改编教材,有利于形成优质的教学设计。青年教师要学会改编教材,在充分领悟课标精神和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高效地改编教材,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只会鹦鹉学舌般照搬教案,终究进步不大。

所谓的“创新力”,是指青年教师要拥有优化教材、重组教材的能力,最终为有特色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成色、有起色、有底色。

五、实践力: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再好的教学设计,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备课、磨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快速地让自己进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所谓的“实践力”,是指青年教师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完美地在课堂上演绎。只有上好课,青年教师才能更好地领悟上课诀窍,而这,恰恰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完全表达的。

六、研究力: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有效方法。学着写论文、试着搞课题,是展示自己教育素養的有效手段。再好的教育经验,也需要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再难的教育问题,也需要以课题的形式去寻找答案;再好的教育成果,也需要以著作的形式去发扬光大。因此,青年教师不要把教育研究当成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从事教育研究,能让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谓的“研究力”,是指青年教师要拥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成果意识,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文体完整地将自己的看法、想法表达出来,形成论文或者专著。

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一个过程,需要具有学习力、理解力、观察力、创新力、实践力、研究力这六种“力”,借“力”使“力”,才能真正实现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1850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