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把学校“还给”学生

把学校“还给”学生

袁开文 王春玲

[摘 要] 学校的使命就是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社会,其中服务学生是首位;学校管理工作者,当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用学生的视角,站在学生的立场,开展各项工作,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最终能够在未来社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学校;学生;服务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的主人。很久以来,我们的学校管理总是习惯于建立一种“标准化”的秩序和规范,总是以为对学生用纪律约束最直接、也最有效。殊不知,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认同,在于点燃学生源于内心的激情,在于放飞学生的梦想,在于激起学生的自我需求。所以,我们的学校管理必须基于学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实施学校各项管理。

一、校训:为学生提出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的传统,还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更是学校的行为准则。学生,是校训的终极受益者;校训,必须是为学生提出的。

1.以学生的视角提出

学校的校训要告诉学生现在应该怎么做,将来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要让校训成为学校德育的长远目标、直接要求和有效载体。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校训的标杆作用。要让每一名学生说在嘴上、记在心里,表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格独立完整、有教养、能传递幸福的人。许多学校的校训很值得我们借鉴,例如:重庆市江南小学的校训是“走好人生每一步”,上海浦东新区塘桥第一小学校训是“一笔一画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江苏省洪泽实验小学的校训是“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2.用学生的语言阐述

校训,既然是为学生提出的,就必须被学生认识、理解、认同。但我们许多学校的校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追赶潮流,时髦什么就提什么,不管是否适合学生,也不考虑能否转换成可操作的制度,落实到学校的行为规范上;二是故弄玄虚,从《论语》《诗经》之类的古书中找几个有内涵的词语,搞了一大段解释,拗口姑且不说,学生很难记住,更难以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三是千校一面,校训内容不能够将自己学校的个性特色和独有气质表达与标示出来,没有把自己学校同其他的学校区别开来,当然,也不能实现每一位学生自由发展的“适合的教育”。

二、文化:为学生创设

文化是学校的个性,它应该合乎学生的价值、合乎学生的审美、合乎学生的发展。任何与学生学习和成长相违的学校文化,都不值一提;任何与学生学习和成长毫无关联的学校文化,都没有必要。

1.从学生出发

学校应该成为每一名学生自由呼吸,并且可以放声歌唱的地方。无论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一切都应该指向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提供一个方便学生学习生活、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要创设一个充满童心童趣、彰显学生存在的自然成长的环境;要搭建一个服务不同学生、满足所有学生展示成长的平台。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个性自强”,要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少年的快乐、生命的幸福,并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2.让学生参与

学校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学生理应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的地盘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净化校园,帮助学生制定卫生公约,学生打扫、学生保洁、学生互相监督;绿化校园,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草、养花,实施花木领养制度;文化校园,表达学生的视角,“说”学生的话(宣传标语)、“做”学生的事(适合学生的活动)、“炫”学生的彩(展示学生的各类才艺);美化校园,引导学生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心灵习惯”等方面自我设计,“预见”最美的自己。

三、课程:为学生设置

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就是让课程走进童心、走进教室、走进学校,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学校,应该为学生开发开放的、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课程内容可以选用学生有兴趣、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旨在把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内化成其精神和价值品质。

1.促进学生成长

丰富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舞台。学校应该对现有课程和预设课程进行归类,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显性课程入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原有的校本课程进行解構,以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为主线,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并以自己的课程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形成包括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等在内的教育链,将教育目标和本质回归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2.帮助学生建构

学校鼓励教师致力于研究,形成“自己的课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验”,使学校课程真正成为“师生的课程”。“基础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生活课程”以科学、社会、道德与法制、健康、环境等学科为依托,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潜能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学校社团、年级兴趣小组为单位,着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课堂:为学生服务

课堂,应该是探究知识、张扬个性、完善人格的乐园。课堂,应该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当小老师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观察者、评价者,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得到润泽与丰盈。

1.服务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行为基于学生文化立场。尊重学生奇妙而独特的世界观,关注学生自身的发现、思考、判断,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自然活泼地发展成长。具体地说,就是给学生充分自主的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适时地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尝试引导学生从“不懂”的问题展开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建构所学的知识,都能学有所得。

2.发展学生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指导学生“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讨论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在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在兴趣和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利用资源和工具,自主探究发现、小组协商合作、进而实践创造。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探索越来越主动,问题思考越来越深刻;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激烈的辩论、淋漓尽致的表达、学生与同伴的密切合作,看到了学生的无限潜力和他们生命的拔节成长。

五、评价:为学生成长

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旨在点燃与推动。我们的评价应该坚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接受、促学生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发展,尝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帮助每一名学生充分主动地成长。

1.吸纳学生参与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突显自主的过程中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将评价体系分为美德、学业、健康、才艺、创造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具体的评价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具体的评价细则采取自评和他评,他评又分互评、师评和家长评。自评,就是突显学生评价的自主性,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学生可根据自身成长需要,自主选择项目内容、完成时间和呈现方式。

2.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评价秉承激励性和引导性,重视过程,面向全体,关注个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发展、助推学生成功为目的,采用多元、分项、分维、分量等评价方式,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德、学业、健康、才艺、创造”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素质水平,分年级段制定每学年的成长序列和小学六年的成长纲要。然后用一个“笑脸”代表一个小项的达标,一定数量的“笑脸”就表示某个序列已符合学校的要求。

学校属于学生,我们应当把学校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西顺河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1875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