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凸显“三性”,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凸显“三性”,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杜志民

[摘 要] “教”是“研”的土壤,“研”是“教”的深入。要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应凸显研究内容“问题性”,研究形式“参与性”,研究方法“反思性”,让教研扎根于校本、师本的土壤,让教与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关键词] 教研模式;问题性;参与性;反思性;研究策略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可见教研活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各类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让人目不暇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构建灵活、开放、高效的教研模式即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以“参与性、反思性”为两翼的教研模式,让教研活动扎根于校本、师本的土壤中,更接地气,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一、教研内容突出“问题性”

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或核心价值,应该基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师意识到或未意识到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以提高教研质量。这是基于“问题学习”在教研领域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学校基于校本,通过研究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究共同体解决真实的问题或展示某一个领域的成果、经验,实现共荣共享,推进某一领域技艺的发展,从而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教学研究、案例研究、专家讲座都必须要有针对性,要能解决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路径或方法应该来自教学一线,可以是管理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是专家在某一领域的成果推广。如语文教学方面,低段学生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此方面可以探讨如何对归类识字和随文识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对“科学识字”进行探究,探讨它对教师的“汉字学”知识提出了哪些相关要求,还有如何提高“字理识字”的效益等。问题确定后,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研究方式,可以是一线教师的经验分享,可以是提供课堂研究的现场,可以是专家的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答疑解难等,以求达到最佳的教研效果。

二、教研形式突出“参与性”

教研活动要具有先导性,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地想要参与教研活动,他们才能主动地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教研活动才能真正满足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应然需求和必然需求。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研究主题的确定。教研主题由一线教师来确定,可以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学期初,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本学科的研讨主题。主题来自一线,是教师感兴趣的,也是教师急需解决的,渴望在研讨中得到同行、领导或专家引领的,大家的积极性就会明显高于被动地参与。教研应切忌没有主题、漫无边际的研讨,研讨的内容应该做到“小、实、深”。如,在语文学科,通过征求教师的意见,综合整理出:低段:识字教学的科学性;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如何同构共生;中段:作文起步阶段,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还是应该让孩子自由发挥,放飞思维;高段:教学中,该如何抓住各种文体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如何培养;这些研究主题来自教师,教师研究起来就会觉得得心应手,能让教师收获多多、效果满满。

二是研讨形式的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是执教者上课,其他老师听课、评课,至于这堂课的研究目的,大家都不太清楚,为上课而研究,针对性、实效性都不强。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上课前说课,印发教学设计等方式,将执教者的课堂教学特色或创新之处介绍给听课教师,给听课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例如在教学“凡卡”时,重点关注如何进行“长文短教”,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理清课文思路后,重点对“凡卡受的苦”“乡村生活的快乐”两部分进行比较学习,这样让听课老师带着问题进行观摩,教师会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遇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学生之间是怎样互相启发的,听课时教师会一一记录下来。评课时,就能围绕研讨的主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质疑,提出建议。

三是研究策略的改变。当教研活动进行到“交流反馈”的环节时,我们一般都是请分管的行政或教研组长主持,让教师按顺序逐个分享自己的收获或建议,有的老师对话筒避之不及,应付了事,有一种被交流的意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1.轮流当主持人

教研主题已在期初就确定了,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一个比较熟悉或有研究价值的主題,事先就这方面的内容做好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总结。在交流环节中,可以适时地对其他教师的分享进行赞赏、追问、建议,缓和气氛,适时指导,最后,对这次的活动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主题做出相应的引领指导,这样,既锻炼了“主持人”的能力,又使本次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保证了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见解,个个都有收获。

2.个个都有反思

课上好了,评价交流结束了,但这次教研活动还没有结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校园网对这次活动进行评论、跟帖,可以是学校教师,可以是学科带头人,还可聘请专家对活动进行点拨、指导,由于是在网络中,大家都可以毫无顾虑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可以让有兴趣的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可以是案例分享,可以是经验总结,这样,一次主题活动目标明确,过程丰富,评论多样,效果显著,让参与者收获良多,觉得教研活动就是促进自己成长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三、研究方法突出“反思性”

成长=经验+反思。学校领导人可以创设各种机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1.创造思想盛宴

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形成教育观点靠的是对自己实践的反思,以及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教师的智慧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主动获得的。如,我校的“文笔苑”教师论坛中,我们会分享每次的教研活动主题,在交流中大家可以围绕问题进行讨论,重点环节可以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遇到了什么困难,以后你会怎么办?这样,在学习研讨活动中,教师就会逐渐明白只有表达出来,专家们才能知道你想做什么,在做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并给你提出相应的建议,而每一条建议,都是一次点拨,都是一个新的视角或思路。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教师受到启发,而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影响别人的同时又改变着自己,最终形成一个卓越的教师团队。

2.利用网络资源共享

网络教研为教师的学习、思考、写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它不仅能开阔教师的视野,更能促使教师奋发向上。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研。一是实现经验共享。如,一次教研活动后,因时空限制,教师往往不能畅所欲言,我们就利用每周三晚上七点的网络教研时间进行经验交流。交流的途径有:一是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与同事分享,教师们还可以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这些都是非常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资源。二是自由言说。专题讨论大家是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而论坛的互动性则比较强,一句两句的感叹,一段一篇的心绪,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师对教研、教学的看法,教师在自由自在的言说中,展示着个人独特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看法辩护,也在不断地思考或质疑他人的想法。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对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在有效的网络论坛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在单独的学习中所得不到的东西。这样往往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1919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