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吉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成了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主发展与基层学校推动、大学专家和教研机构教研员的引领相结合,我们要探索构建“新三角”培训模式,助推青年在职教师和师范实习生的专业发展。我们实验区9所实验基地校与沈师及教研机构合作,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踐过程中,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本文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新三角”培训模式的内涵、实施策略和方式;“新三角”培训取得的成果和成效;对“新三角”培训的思考与改进。
[关键词] “新三角”培训模式;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同时,每个教师都是学校集体中的一员,个体的发展与集体的氛围密不可分。但是,要想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仅仅依靠教师的自我成长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校,还必须引领教师成长,要重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形成自主发展与学校推动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格局。另外,还要有高校的专家和教研机构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即形成:底边——实验基地校、高边——高校支撑、斜边——教研部门三方相互配合的“新三角”培训框架。中小学与高校合作,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之前就有地区尝试过,积累了一定的本土化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再与教研机构合作,还是没有成功的经验,对此,我们实验区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实践。
为了加快我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由辽宁省教育厅牵头,沈阳师范大学具体实施,创新实验区、实验基地校协助配合,联合培养师范实习生和在职青年教师。它是以现有中小学为实验基地,高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实习生和在职青年教师。教研机构也参与进来,形成“新三角”培训框架体系,具体落实到14个辽宁省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中,以有效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研”共同体,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我地区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之一,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分多个批次承担了若干名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和我区在职青年教师培养的任务。
实验基地校、高校和教研机构合作,联合培养师范实习生和在职青年教师,在我们实验区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显著,形成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和联合培养模式,对此,笔者特别进行了归纳、梳理,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我国教育界一般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质上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条件性知识(科学和人文基础知识、工具性学科知识与应用技能)、本体性知识(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践性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三个层面。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以上三个层面的知识及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强调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专业素养和课堂智能进行整合的能力,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充分的学习和合作时间、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友善的同事关系和支持性的领导方式、互动的师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离不开学校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更离不开外在的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使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教研机构研训员结成伙伴,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障。
(2)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3)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5)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6)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新三角”培训模式的内涵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古德莱德指出:“学校要想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要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成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新三角”培训就是实验基地校(中小学)与大学、教研机构三方的合作。它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合作个体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为了目标的实现,各合作体要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各合作体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实质上就是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以改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终促进师范实习生和在职培训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中小学教师和研训员接受大学教师的理论引领,专业素养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研训员既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高校与中小学中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大学、中小学和研训老师们共同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在合作过程中他们是平等的参与者与研究者,在保留各自独立思考和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相互理解与信任,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实践,形成“新三角”培训框架体系,最终的目的都是改善教育实践。
三、“新三角”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方式及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1.“新三角”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方式
发挥研训员的引领作用,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1)实验区研训员的专题培训。我们研训员是这次“新三角”培训的主力军。第一轮“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第二轮“有效课堂的实施”和第三轮“有效课堂的评价”,每一轮培训均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轮各阶段的培训中,我们研训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理论资料、教学素材,并制作了PPT演示文稿。为了使培训活动的内容能更充实,让青年教师能更好地获益,我们还特别组织了典型教学设计、录像课课例和课堂教学的现场展示等活动。这种以课例为载体的示范,结合培训主题的剖析和研训员针对问题的梳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让青年教师对培训主题能理解得更透彻。为了促进大家的交流,我们生物学科还建立了我区青年生物学教师微信群和QQ群,在群空间上传了很多材料,方便老师学习、交流和分享。(2)研训员深入课堂听课、教研与指导。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地。为了把每次培训的成果都落到实处,每轮培训的第二阶段,研训员都会深入课堂,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轮流听课,指导老师要结合每一轮培训的主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践落实,听课教研,总结反思。使青年教师在这三轮课堂实践中能真正做到备课有依据,上课有目的,教研有抓手,任务明确,实效性强。
每轮培训活动听课后,我们都会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参与教研的老师除了本校的青年教师外,还有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和本学科的骨干教师、老教师。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教研中,大家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不能随意地评课,而是要就培训主题来点评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缺点。主题教研,改变了以往单纯评课的做法,使教研活动主题明确,研讨话题更集中,教师各抒己见,不仅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各校教研组今后的教研也起到了引领作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研训员组织召开阶段性总结会,成果展示与交流。每一轮的听课、教研,都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就以他们为典型,召开阶段性交流会,以课例为载体展示每一轮的培训成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利用高校资源,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集中式理论引领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与同伴的帮助,更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为提高我实验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我区曾邀请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景敏院长,面向我区青年教师和沈师实习生,做了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培训讲座。景院长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从教学评价的内涵、教学评价的教育取向、教学过程解析、教学评价操作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学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的建议。同时,在培训中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景院长的讲座深入浅出,阐述精辟,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其他的专家、学者也在我实验区做过这样的集中式理论引领培训,本次培训活动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2)分散式学科专业培训,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学科专业素养。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景敏院长和刘智副院长曾分别带队,来我区实验中学和24中学进行调研和指导。各位学科专家深入课堂,听取了相关学科的教学汇报课。随后,各学科专家按学科分组,与参会的老师进行了研讨,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收获很大。各位专家对沈师实习生和在职青年教师的授课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指导。对教师深厚的教学底蕴,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课堂上从容睿智的应变能力,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关注教学改革、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更加精细有效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生物学科在“新三角”培训活动中分别举办了“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有效地实施生物课堂教学”和“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三个主题的培训与成果展示活动,效果很好。其中,针对“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沈师的史立平教授特别来我区25中学做了专题培训,全区所有的生物教师和生物研训员都参加了培训。无论是沈师实习生,还是在职青年教师,聆听了专家的点评和指导后,都茅塞顿开,眼前一亮!
立足校本研修,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既是教师的工作场所,也是教师成长的家园。各校也都在借助不同的研修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0中学与安平学校的教科研一体;31中学的师徒结对子、一帮一;望海学校与29中学的校际联动、互助帮扶;24中学、25中学与实验中学的“走出去,请进来”;29中学的“主题会课”;省实验鲅鱼圈区合作校和芦屯中学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27中学的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红旗中学的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都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促使教师转变理念,开阔视野,切实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我们生物学科立足校本研修基地校29中学立项的校本研修课题——“探索构建生物学六步法教学模式”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现已辐射推广到全地区各初中。
依托科研课题有效载体,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远航。我们实验区坚持人人研究课题,人人受益课题的思想。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让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实验区各实验基地校和各学科在各个时期均有国家、省规划课题立项或结题。如,我们初中生物学科曾承担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主持的重点科研课题——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已结题,并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最近申报的沈师主持的“中小学与高校联合培养师范生和在职青年教师实践研究”正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研究——再实践——提炼、总结经验——形成规律——再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研究过程,相信,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一定能形成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实习生和在职青年教师的有效经验。
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我们积极组织沈师实习生和在职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如,教学技能竞赛、说——上课比赛、录像课评比、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为青年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
沈师实习生每人要上一节汇报课,全程录像,并上交沈师,作为实习的教学成果之一。实习生请我们研训员帮忙做录课前的指导、培训。如,生物学科我分别指导了24中学实习生高俊杰、实验中学实习生马晓鸿、29中学实习生李思雨。经过我的点拨、指导,以及自己的勤奋努力,他们进步很快,为今后的教师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还实施了“十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位在職的青年教师和沈师实习生,都要上交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一节教学课件、一个教学案例、一份学科试题、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教学反思、一份教研记录、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一篇学习或培训体会,并上一节公开课(上交光盘)。“十个一”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给老师们展示自己劳动成果和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研训员和沈师专家对在职青年教师和沈师实习生们进行评价的参考。有了本人的刻苦学习与钻研、专家们的理论引领和课堂教学的专业指导,我区每位青年教师都进步很快,在参加各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更是收获颇丰。
召开经验交流会,为后续的培训奠定坚实基础。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景敏院长一行人曾来到我区实验基地校召开座谈会。会上,实验基地校校长们先做了经验介绍;然后,景敏院长对我们实验区和实验基地校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就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校长、教研机构的领导、教研员和老师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最后,景敏院长针对下一步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此次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使实验基地校、高校和教研机构三方之间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有效合作奠定了基础。
2.“新三角”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拓展了教师培养空间,逐步形成了开放合作的格局。计划经济时代,大学与中小学都是各自为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很多地区都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我省也紧跟时代步伐,在14个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搞试点,实验基地校、大学和教研机构合作培养在职教师和师范实习生,逐步形成了开放合作的教师培养格局。
探索了一条实践取向的教师发展途径。(1)提升了职前教师的教学水平。职前教师(师范生)教育是“新三角”培训的重点。我们实验区为师范生提供了三条实践途径:一是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实施“双导师制”。大学教师与实验基地校指导教师共同担任师范实习生的导师。三是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如,师范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去外地培训学习或因家中有事请假时,就由师范实习生“顶岗实习”,这样不仅能为师范实习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能保证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这样,沈师实习生在半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经历了一个教师要做的全部工作,教学方面: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上课、听评课、说课和教研活动等;教育方面:经历了一个班主任的全部工作。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提升,为以后做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长期以来,我国的职前教育都被称作是“没有实践的理论”,而职后教育却是“没有理论的实践”。而“新三角”培训就是连接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使我们实验区的青年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思想、教学智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个人的精神追求也更加紧密,职业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教师在行为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更愿意承担科研课题,都能积极参与校本研究、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实验区在上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实验区青年教师的努力下,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全面带动了实验区的整体发展。如,我们生物学科青年教师取得的成绩表现在各个方面:①优秀课和说—上课比赛获得的荣誉:29中学生物青年教师张莹、27中学生物青年教师任红、省实验鲅鱼圈合作校的生物青年教师蔡思雨,在2014年营口市举办的初中生物学科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中,执教的“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被评为营口市优秀课;24中学青年生物教师米雪、实验中学青年生物教师张旭等,在营口市举行的说—上课竞赛中,均荣获一等奖。②区级公开展示课:省实验鲅鱼圈合作校的青年生物教师蔡思雨和刘欣、实验中学青年生物教师于洋、24中学青年生物教师米雪,在不同培训时期的成果展示阶段,分别做了区级公开展示课。③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方面获得的荣誉:在教育部组织的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们的研训员经过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为平台的顺利注册做了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同时,落实了各校“晒课”的人选,其中“新三角”培训教师“晒课”11节,均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课例和优秀教学资源。省实验鲅鱼圈合作校的生物学科青年教师蔡思雨、刘欣表现尤为突出,刘欣老师的“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蔡思雨老师的“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被评为“部级”优秀课。为完成“网络平台教研”活动,我们生物学科先行先试,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试验,指导生物学“新三角”培训教师顺利地完成了生物学科的“网络平台教研”活动,为以后开展学科网络教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教研员还在“晒课”平台上做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点评和“网络平台教研”活动总结。④教学设计方面获得的荣誉:省实验鲅鱼圈合作校的生物青年教师刘欣设计的“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课,在全国生物学教学研究会东北片区第十三届中学生物学学术年会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⑤论文方面获得的荣誉: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3)为大学教师和研训员们实现教育理想提供了新天地。大学教师和我们研训员一起走进实验基地校,了解时下实验基地校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摒除过去一味地躲在教研机构和大学校园里叙述空洞的教育理论的状态,扩大了教育研究的视野,同时,赋予了理论以更丰富的实践根基。在此期间,研训员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做了大量工作,分别去大连和沈阳接受专题培训,收获颇多,成效显著。
如,我独立设计的“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在“新三角”培训中就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并被收录到了沈师大史立平教授主编的教师实践能力发展——《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丛书中;做了8000多字“新三角”培训总结一份;写了10000多字的《探索建构“新三角”培训模式,助推在职青年教师和师范实习生专业发展》论文一篇。
四、“新三角”培训活动的思考与改进
“新三角”培訓使我区在职青年教师和师范实习生的学科专业素养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新三角”培训模式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进一步探索
“新三角”培训模式尚处于探索初期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实验基地校、高校和教研部门之间联系面较小;“新三角”培训管理制度、评价与奖励机制等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如何使三方合作培训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这些都是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主题式研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还需加强
各基地校在开展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的主题研修活动时,要注意所选主题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一定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或理论研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是多数教师都遇到过的问题,才能将其确立为研修主题。要关注研修过程的有效性,从方案到计划的拟定到实施,都需要经过周密的考虑,既要寻求理论支撑,又要探求应对策略。
3.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要重视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要想做好教学工作,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起头来看路、静下心来反思。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是只顾备课、上课,而不重视反思、总结。一名成功的教師,不光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善于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为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各基地校应要求教师养成撰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并就如何撰写教育随笔进行专题辅导,教师每月都要上交一篇教育随笔,学校每学期末都要选出优秀的教育随笔,汇编成册;我们区教师进修学校也要组织主题性的教育教学论坛活动,交流教学、教研实践收获,不断增强反思、质疑、求证意识,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各基地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校本研修模式的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校本研修活动也在很多学校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了。但是对于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多数学校都只是简单地听听课、评评课,实际意义不大,无法有效地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学校即使有研究主题,但选题不符合实际,无可操作性,无连续性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都没有自我研修这一环节,严重影响了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各校的校本研修开展伊始,我们研训员就对大连校本研修的“三段七步”流程做了明确阐释,呼吁各校以本校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研究单位,以教学课例为研究载体,以“三段七步”流程为研究参考,建立形式多样、具有实效的校本研修新模式。
今后,在教师专业发展“新三角”培训中,实验基地校、高校和教研机构三方还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配合,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好管理和协调工作,使合作培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使“新三角”培训能长久的进行下去。我们实验区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地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继续深入探索“新三角”培训模式,助推我们实验区在职青年教师和师范实习生的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