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万
[摘 要] 观课议课是常见的教研形式,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探寻提高观课议课的有效性的路径。有效观课议课除讲究方法外,还得走进教师、走进教材、走进学生、走进教学,尊重、理解和激励教师,让教师找到前进的起点和希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 观课;议课;有效性
一、走进教师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教学设计是整合自己各方面优势和现有教学资源而拟定的,尤其特殊的背景。走进教师,就是要探明教师是如何备课的,如何研读教材的,如何确定目标的,如何设计教学的;教师本人有何特点,教学有何风格和习惯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教师,才知道教师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安排教学过程,达到什么目的,以及才形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及安排。这样,在观课议课时才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尽管从发展纲要、新课程理念上进行分析,说了很多非常正确的“废话”,对于对方来说,没有走进其心灵,对方是不接受的。如某校有一位老教师,在学校教了三十多年了。学校的领导深入到他的课堂观课,观课后,每次总是能给他提出很多问题和建议。有一次,学校校长、主任一行观课后,校长在议课时从他课堂导入到课堂总结,实实在在地指出了二十多条不足,并结合学校实际诚恳地提出了改进意见。无疑,这二十多条问题也是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建议也中肯,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这位教师并不接受,反而质问校长:“我上了三十多年的课了,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难道我就真的不会上课了吗?但我一直就是这么上的,并且效果也不差?”老教师的质问,说明了我们观课议课没有走进教师,议课在准确科学,但不切合教师实际。只有走进教师,才能探究其中的缘由,才能理解教师设计、处理的初衷,课堂出现的问题才能辩证看待,议课也才能因人而异,有效引导教师。
二、走进教材
如何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首要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教导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教材的功力,要看教师解读教材情况。首先教师得走进教材,对教材有个正确的解读。有效观课议课,观课者也要“备课”,要解读教材。教材解读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影响到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落实,教材解读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影响,对课堂结构也构成影响……解读教材是发现文本潜在密码和意义的过程。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所以,教师必须有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鸣。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建性的意义建构。在此基础上,教师站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由于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不同的教师对文本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如《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一般来说,教师把它当作一篇爱国主义教材来教,将其定位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有一位教师却站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文本,将其定位为“呼唤文明,呼唤和平”,其教学设计就具有了时代性,显出了个性色彩。只有走进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主旨,明白编者的意图,确定教材的重难点,才能设计出有特色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走进学生
学生是富有个人的人,是我们教学对象。要搞好语文教学,首先得研究好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效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一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如何,影响到教师的整体教学,影响到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等。有时候,这种方法适用这个班级,但对其他班级并不一定适用。学生了解不准,观课就没有目的性,议课也没有针对性。陶行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括‘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秩序都跟着不同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基础和切入点是学生的学情。教学是再建构、再创造的过程,作为主体的学生是最具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落实“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等。从学情出发开展的教学才是有质量的教学。观课议课前一定要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考察本班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学的起点从哪里开始?起点太高,學生不易入门;起点太低,学生又不感兴趣。教学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哪些知识,程度如何,即学生学习的实现起点和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要弄清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指导、点拨,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哪些知识需要进行合作探究,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直接讲解等。这样,从学生的角度议课,议课才有实效性。
四、走进现场
教学需要一个场景,没有经历过现场,就很难理解和知道其中缘由。有效的观课议课就是要有目的地进入教学现场,面对学生观课,看看教师是如何教学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在现场中,通过观察、记录、反思,把课打开,看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做了些什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我们应当懂得,评课标准是死的,而现场的情况是变化的,有的时候如果一味地按照标准来执行就可能发生问题,这时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按照评课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而校长和学校的管理人员则根据情况和例外法则做出判断,对教师进行调整和指导,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高质量的教,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教师高质量体现何在哪里,学生主动积极表现在哪里,用事实说话,议课才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