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为正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关注,从此之后,素质教育的理论贯彻更加深入,充分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现代教学要摒弃传统教育中以成绩为主的思想,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学一直以来也是我国中学教育中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该研究围绕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探讨,以此促进中学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体育 健康课程 教学目标
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推动下,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一化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新课改和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其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深入,同时在新教改的过程中,也对体育教学方法及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就目前体育教学而言,其仍然侧重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内容,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将其作为体育课程的引导者,并在实践中优化教学模式。由于体育教学目标和模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够构建高效的中学体育课堂。另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做到“理论引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中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1 中学体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状及现象分析
1.1 单一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强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体育教学目标也不例外,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综合性的提升,而不是只关心学生成绩。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以及综合性能够得到提升[1]。当前,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中考成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以后,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在体育教学中,以加强教学强度、延长教学时间或是约束学生练习等,促进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体育教师应该从全面性的角度考虑,如何设计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性、个性化的发展。另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视学生体育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只注重教案中内容的教学,忽略了社会能力提升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虽然体育教学目标受教程改革的影响逐渐多样化,但是教师教学模式想要改变仍然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就必须对教学重点进行有效的把握,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方面和技能方面的发展,又要在课程设计和目标确定中,明确学生综合方面的目标。因此,设计课程和目标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教学背景,以此保证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
1.2 重视理论构建,缺乏操作性
为了能够使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以相关理论内容为主,而且理论内容的种类较多。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体育课程中仍然缺乏趋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因此这些轻实践、重理论或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均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真正能够运用的就是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注重学生全面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其操作难度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在实践中仍然偏理论层面。此外,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只是在课堂中设定教学目标,这样就会显得目标过大难以实现。当然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其能够理解教学目标的设计,但是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使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尤其是我国体育教学起步较晚,还未形成独立的符合体育教学的中心思想,从而导致实际课堂中教学目标难以真正地实现融合。
1.3 教学目标和模式缺乏明显的针对性
在体育教学体制改革后,教学目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仅限于教育目标,却没有提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难以融合。比如: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内容,且涉及多个身体素质提升的方法,包括耐力、速度、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训练。然而中学体育一节课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完成所有项目,存在较大的难度。就体育教学模式而言,从课堂开始到结束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由教师导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而且目前看,中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大概都是这种规律,从而导致单一的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在实际中,学体育教学中无论教学模式如何改变,都仍未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但教学目标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单一的模式和多样化的目标导致教学中目标较为形式化,没有真正意识到提升学生水平的重要性。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来承载,但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就会缺乏针对性、层次化和灵活性,基于此,教学模式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定向。
2 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下的分类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20世纪末,体育教学在所有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且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同时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方法较多,比如,根據教学的实际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受教对象的基础条件进行分类、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等。自新课改后,可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等。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性、综合性的发展,使其能够成为综合性人才。
体育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模式来实现,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时,要进行全面的考虑,既要考虑学校的综合情况和教师的基础条件,又要考虑受教群体的需求[2]。近几年体育课程标准强调,运动技能和参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就运动技能和参与而言,其主要是属于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模式,另外几个方面属于非运动技能型教学模式,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将相关体育知识传授与学生。另外,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和运动技能提升的教学模式都属于一种模式。此外,情景教学、快乐教学以及鼓励教学等都属于非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以上几种教学模式,摆脱了单一化的禁锢,同时也可将几种教学模式综合使用。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和技能,那么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此时可将快乐教学和情景教学应用到其中,那么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3 体育教学模式的综合性运用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实践功能和理论功能。当前,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不能够在一节体育课堂中实行一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能力、学生需求、教学目标等合理地选择综合性的教学模式。然而不同的教学模式都存在不同的优点或缺点[3]。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完美融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高。
4 结语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的重点,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教学应该科学的掌握模式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思佳.成都市主城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
[2] 杨秋颖.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 郁洁.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D].扬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