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在生活习惯上有一个小冲突:我喜欢“囤囤囤”,而她喜欢“扔扔扔”。
我会把很多东西都留着,喜欢把储物柜塞得满满当当的,一想到要扔掉它们就会觉得莫名心疼。
而她则会定期扔掉家里的旧物及闲置物品,并表示:“我一看到家里堆满了东西就无比焦虑和烦躁,喜欢空旷而整洁的家,不能容忍杂物出现在我眼前。”
哎,人和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为什么有人喜欢“断舍离”,有的人又有“收集癖”?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说“收集癖”得追溯到人类群居狩猎的时代。确切地说,它源自人类早期的两大生存手段:狩猎和采集。进入农业社会之前,狩猎和采集是人类获取食物最重要的方式。从广义上讲,它们其实也可以算是一回事。狩猎也是一种采集,只是形式相对激烈,需要时常上演“动作戏”;采集則算是一种平和的狩猎方式。两者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从自然界获得食物。
所以,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不停地去收集。于是人类的大脑演化出了一种激励机制:收集会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收集行为结束后,这种满足感会褪去,促使你继续投入下一轮收集。
后来,尽管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但是这种“囤物”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在储存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会有冬天腌咸菜、囤白菜、灌香肠、风干鸡鸭鱼肉的习惯,所以才会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老话。
囤积物品,让我们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和富庶感,帮助我们对抗物资不足的担忧和焦虑。简言之,就是收集一时爽,一直收集一直爽。
但如果说我们曾经的“收集癖”是物质匮乏时期的被动选择,那么,当下年轻人则是自由选择下的主动囤积,他们收集生活中散落的美好,一点一滴编织成现在的快乐生活。
曾有博主在网络上征集大家的收集爱好,获得的答案五花八门一空笔芯,而且收集得非常有原则:必须是自己用的,墨水要用到笔尖,一滴都没有了的那种;车票、门票、电影票、口香糖锡纸;明信片、树叶、花瓣……人们收集的东西门类数不胜数,就像童年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小宝箱,可能是铁皮盒子,或者是小木盒,珍藏的是自己内心里认为最有趣、最有价值的珍宝,只是有人享受收集物品的过程,有人迷恋成果带来的满足。
相比于断舍离、极简主义,我觉得,有点收集的小爱好也挺可爱的。收集的目的不在于物品本身,而在于附着在上面的的记忆,那是某一段生活的见证。这些物件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具体载体,是生活的真实印记。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按照自己的喜好,认真地雕刻生活。
副主编: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