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贵松
[摘 要] 大学卓越教师的标准很多,简言之,大多数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感到非常满意,从中受到激励而继续学习,并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应是大学教师的典范。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经历了卓越教师瞿秋白(导学与同游)、系主任瞿秋白(学科与协同)、学务长瞿秋白(教室与街头)、大学校长瞿秋白(人民教育家)四个阶段,已成为大学教师发展的四层境界。虽然目前大学教师的教书和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但是,理想与情怀、教育与行动、精神与责任、生命与坚定,仍是卓越大学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大学教师;瞿秋白;教育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1-0074-02
一 卓越教师瞿秋白:导学与同游
大学卓越教师的标准很多,研究也丰富,简言之,大多数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感到非常满意,从中受到激励而继续学习,并具有持久的影响力[1],应是大学教师的典范。
瞿秋白文质彬彬的书卷气质,与他在校园的从教經历是分不开的。1916年2月,因家道中落, 17岁的瞿秋白经亲属介绍,在江苏无锡城南门外杨氏小学做了大半年乡村小学教师(因为学校就他1位教师,其实也是教导主任和校长),虽然清苦但不乏乐趣,是其接触中国社会的重要一步。后到北平考文官未取,曾在北京大学旁听,1917年9月考入外交部俄文专修馆。
1921年9月,瞿秋白在苏俄除担任新闻记者外,还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为中国班讲授俄文,并担任政治课的翻译,同时还讲授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等。他认真备课,收集适用的教学材料;上课时注意讲授方法,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而且收到良好的效果[2]。
1923年1月,瞿秋白本受李大钊推荐去北京大学俄文系讲授俄国文学史课程,但因当时北大教务长拖着不发聘书未果,后被李大钊再荐到上海大学任教。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和社会科学概论是瞿秋白讲授的主要课程,很受同学们欢迎。据载,他在闸北青云路上海大学旧校址上课时,“人都挤满了。房子陈旧,人多了,楼房振动,似乎要倒塌下来,但是人们还是静静地听,一直到下课为止。”后来改在西摩路(今陕西北路)敦厚里新校址上课。在一最大的课堂里窗外和门口都站满了听众,其中除了社会学系的同学,还有中文学系、英文学系的学生,有时上海其他大学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也来听课[3]。课后他循循善诱,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他谈话的面很宽,他讲希腊、罗马,讲文艺复兴,也讲唐宋元明。他不但讲死人,而且也讲活人。他不是对小孩讲故事,对学生讲书,而是把我们当作同游者,一同游历上下古今,东南西北[4]。
作为大学教师的瞿秋白,其课堂魅力与亲和力以及解疑释惑和关心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当代大学青年教师展示极佳范例,他是怎样做教师的呢?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曾多次引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关“大鱼小鱼”的名言: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游着游着,小鱼就变大鱼了[5]。瞿秋白虽不是专业教育理论家,但其行动实践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
二 系主任瞿秋白:学科与协同
众所周知,大学系主任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身为教师而又超越教师的视野。瞿秋白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第一任系主任,为该系的发展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影响至今。他设计的社会科学课程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们要学习一般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社会运动史。在这类学习中,特别强调最高层的西方科学社会主义,它承诺可以准确地预测历史进化的未来进程。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调査当前的社会问题,并学习中国社会史[6]。必修课有社会学、社会进化史、社会学史、社会问题(劳动、农民、妇女等)、社会运动史、社会思想史、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史、政治学大纲、政治学史、法学通论、法制史、政治史、生物哲学、人类学及人种学、历史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第一种外国语、第二种外国语19门。选修课有现代政治(A组四年全有),国法学概论及各国宪法略史、民刑法通论(B组第三、四年),财政学通论、统计学通论(C组第三年),银行论、货币论(C组第四年),政党论、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专论(D组第四年),哲学概论、哲学史大纲(E组第一年),伦理学概论及科学方法论、中国哲学史大纲(E组第二年)[7]。
聘请校外学者和名流来校演讲,也是系主任的重要任务。李大钊、沈泽民、吴玉章、马君武、汪精卫、胡汉民、胡适、章太炎、郭沫若、杨杏佛、杨贤江、郑振铎、吴稚晖、张荫凯、陶希圣等政治观点和学术思想上兼容并蓄的讲座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了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学说,使之视野开阔,便于鉴别选择,正确认识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8]。
一项世界一流大学系主任胜任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学术素养、管理经验、善于沟通、富有远见、容易相处、理解和尊重他人、条理性强、乐于奉献、注重合作和善于协调等,是有助于系主任成功担任该职位最重要的特征[9]。瞿秋白高屋建瓴与脚踏实地紧密结合,走的是大学科协同发展的博雅人文之路。这对于今天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科阶段的系主任工作而言,很有生命力。
三 学务长瞿秋白:教室与街头
瞿秋白1923年6月下旬到上海大学,先任学务长,后兼社会学系主任。一到上海大学,就与邓中夏一起,谋划新发展蓝图,不到两个月,又过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民国日报》8月2-3日副刊《觉悟》刊载了瞿秋白《当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详细规划了院系设置——设立社会科学院和文学院两个学院14个系。社会科学院拟办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哲学、史学六系;文学院下分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文学方面设中国文学、英文、俄文、法文、德文五系,艺术方面设绘画、音乐、雕刻三系。瞿秋白还在他的办学方案中详细规定了课程的设置,列出了必修和选修的科目,规定了每周的教时,又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不同的要求。这一教学规划博古通今,融汇中西,对于整顿改革上海大学的学务大有裨益[10]。此为校内“教室”本色,还需校外“街头”熔炉。endprint
走出书斋,鼓励师生“读活的书”,创办报刊杂志,组织社团,举办交流会。深入社会实际,开办平民学校,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着力于劳动问题、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的研究,传播社会主义[11]。
连接“教室和街头”,崇尚“精神和责任”,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外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职能的重要表现。七十多年前,作为学务长的瞿秋白想到了也做到了,是大学中高层管理者的楷模。
四 大学校长瞿秋白:人民教育家
1934年4月,瞿秋白担任中央苏区苏维埃大学校长,特别强调教育必须与革命战争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认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服务于革命战争的需要[12]。虽然苏维埃大学是中央苏区以造就苏维埃建设的各类高级干部为任务的一所学校,不是普通高等學校,他也只做了四个月的校长(苏维埃大学后并入中共中央党校),但其开创性实践需要深入研究。
其实,瞿秋白在1934年2月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教育部长),后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徐特立任副校长。为将在战争条件下容易放任自留、杂乱无章的教育工作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轨道,使各级教育部门有法可循,有章可依,瞿秋白上任伊始,便很抓各项教育法规条例的制定工作,同时在组织上建立和健全县、区、乡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13]。因为有在乡村小学、莫斯科东方大学、上海大学的执教和管理经历,瞿秋白对义务教育、德育、智育、美育和知识分子工作都有独到见解和领导,并有系统性,是实干教育家而非空头教育家。
瞿秋白曾说:“我这种人,最好是做一个教员,教教书。”[14]的确,瞿秋白确实是一位卓越的大学教师、系主任、学务长、校长,还是实干的人民教育家。毋庸讳言,目前大学教师的教书和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大学管理部门的行政思维妨碍了教师的自由发展、机械的考评体系使教师难以聚焦到真正的发展上、中西部地区及普通本科院校收入水平的相对偏低让教师发展缺乏保障、人事管理的急功近利倒逼教师不重视其长线发展,这已成为妨碍大学教师全面发展的四道藩篱[15]。但是,理想与情怀、教育与行动、精神与责任、生命与坚定,仍是卓越大学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美)贝恩著,明廷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9.
[2]苗体君,窦春芳.瞿秋白的四次教书经历[J].传承,2009(5):19-21.
[3]杨之华.回忆秋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
[4]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J].文汇增刊,1980(2).
[5]陈平原.走出大学体制的困境——答《北京大学教学促进通讯》记者郭九苓、缴蕊问[J].中国大学教学,2013(2):1-4.
[6](美)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M].冯夏根,胡少诚,田嵩燕,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7]瞿秋白.现代中国所当有“上海大学”[J].《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08-03.
[8]王家贵,蔡锡瑶.二十年代初期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J].社会,1982(3):47-49+8.
[9]王庆辉.世界一流大学系主任胜任特征研究——基于AAU大学系主任的调查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17(3):30-35.
[10]邵雍.瞿秋白与上海大学[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3-79.
[11]杨婧宇.革命年代的政治文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研究(1922-1927)[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2]曾庆桃,闫文.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贡献及现实意义[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1):38-41.
[13]朱世英. 瞿秋白教育思想初探[J].中共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9.
[14]羊牧之.我所知道的瞿秋白[A].史习坤.瞿秋白研究资料[C].中央民族学院科研处,1982.
[15]李文平,沈红.大学教师最关注什么——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