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赵春波
新课标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改进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以满足新课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高中化学实验应以探究性实验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索奥秘、发现真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師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阶段上升至理性阶段。
例如,在学习《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这一课中有关乙烯的知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乙烯的分子结构,然后通过实验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通过历史典故导入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离子反应》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先讲讲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蜀国军队由于喝了哑泉水而不能说话,在一个老人的帮助下,他们饮用了万安溪水,终于化险为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呢?教师可就此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给出答案:哑泉水含有较多硫酸铜,饮后会使人中毒,而万安溪水的碱性较强,氢氧根离子可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最终消去毒性。通过这则历史传说,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并得出相关结论,最终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化学实验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模拟仿真等途径增强化学实验的表现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很多化学实验具有危险程度高、现象不明显和反应时间长等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智慧教室进行演示,防止毒性气体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例如,笔者曾使用智慧教室对《电解池》一节中的电镀实验进行了课堂演示。借助实物提示机的高清摄像头,直接将所有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投影在大屏幕上。在特定的实验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解原理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包括生活实验、制取实验和计算实验等多种形式,这些实验在装置、原理和步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实验类别中的典型实验,让学生触类旁通。在讲授完某个化学实验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会化学实验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独立完成同类型其他实验。
例如,在学习氯气制备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备的过程,包括仪器的连接方式、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药品用量的把握、实验的加热方式、气体的收集办法等,然后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氯气的制取实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增加探究成分、注重触类旁通、善用智慧教室等途径来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责 编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