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既能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灵活机动的文言文教学机制,我称之为“文言文阅读四步法”,即将整篇文言文步骤化,从读准到读懂,由局部而整体,系统地进行分解学习,经过长期的坚持和认真领悟,感觉到效果非常不错,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步:读准字音
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读通文字,扫清字音障碍。把字音读准,是教学的第一步,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把生僻字和异读字的读音拼写在课文里,以便诵读。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在给这些生僻字和异读字注好音之后,放声诵读课文一到两遍,达到较为顺畅的程度,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性步骤。那种学生还未读准文字就开讲的教学行为是极不科学的,往往会使学习事倍功半。
第二步:读清语气
语气包括停顿,语速、语调等内容。断准句、把握文句内部的停顿,是读清语气的第一步。在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时,还需关注语速、语调的把握,提醒学生注意叙述、描写、议论语句不同的语气,准确读出抑扬顿挫,使诵读做到语气连贯。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此段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引出的重要结论,辞情的忌切,“兴隆”与“倾颓”的历史事实,是前车之鉴,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稍快,并加重语气,以引起重视。接着,读及先帝,是叙述的语气,可缓缓读来,“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这是鼓励也是希望,是信心所在,语调转为高昂,“计日而待也”要加重语气,通过这样的诵读,把握作者的情感。
第三步:读通文意
文言文阅读,除了以上两个环节外,还得在字词的理解与把握上下功夫。读懂字词是通文意的基础,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参照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句意思,尤其是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分类整理,并进行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是影响文言文阅读的三大要素,读通文意,实际上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加强比较、辨析、积累,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料,逐步归纳总结,形成应知应会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的劳动是艰辛的,但是收获也往往是令人喜悦的。
以《陈情表》第一段的学习为例,在完成了前面的字音和语气的诵读之后,需要对词句的意义进行理解,对文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整理。重点实词如险衅(艰难祸患)、祚薄(福分浅薄),“夙遭闵凶”中的“夙(早)”,“舅夺母志”中的“奪(强行改变)”等;古今异义词如“九岁不行”中的“不行(不能走路)”,“慈父见背”中的“见背(离开我)”;通假字如“夙遭闵凶”中“闵”通“悯(可忧患之事)”,“常在床蓐”中的“蓐”通“褥(被褥)”;重点句子翻译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在外没有近亲,在内没有照看门户的童仆)”,翻译的同时,和学生一起探究直译与意译尺度,领悟“信达雅”的内涵。
因此,理解文言字词是读通义意的基本要求,是读懂内容、解读文章意蕴的必经之路。应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第四步:读懂内容
这一环节的阅读,就是要把握文章脉落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意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在进入这一环节后,要引导学生对涉及到文章内容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一边阅读,一边研讨,寻找到打开文章意蕴之门的钥匙,这样,一篇文言文的阅读任务就基本完成了。这一环节,是文言文阅读教学“文”的内容呈现,师生通过理解文本情感,共同吸取人生智慧,同时,也启发学生在对生命形式的思考中,受到真善美情怀的熏陶。阅读《逍遥游》对庄子思想的感悟,就体现了这一阅读特质。怎样理解庄子对蜩与学鸠的态度?结合与鲲鹏对比性的描述,此处除了表现大小“皆有所待”的观点之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庄子追求更高远的境界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的思想也得到了认同。总之,学习古代经典,培养人文精神,在厚重文化积淀里,享受生命智慧的快乐,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升华。
至此,文言文阅读的四个部骤全部完成,从字音到语气到文意到意蕴,四个环节相辅相成,它们是立体可感的,具有清晰的可操作性。当然,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没有模式”,所谓文言文阅读“四步法”的程序,也是可以根据文本的不同而进行调整的。
唐远霞,贵州贵阳一中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