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爱诗、读诗,必定能丰富想象、发展思维、涵养性情,陶冶心灵,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收录了许多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古诗词。学习古诗词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怪象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幼儿时期在爸妈的指导下,一些儿童成为背诵诗歌的神童,可上小学后,面对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童并不十分乐意待见,或冷漠麻木,或抵触或厌倦,喜欢者寥寥无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从教师的角度看,主要有两点:一是观念问题,部分教师对诗歌教学的重大意义缺乏充分认可;二是方法问题,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讲解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主要表现有: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往往把解词释义等作为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机械理解,教学方法单一等等。
阅读过程中,如何引领小学生真切地感受诗歌语言的高度精炼性和语言容量的深广性,从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始终是诗歌教学的难点。传统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教师注释、讲解,最多配以幻灯片、录音辅助教学。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小,通常只记住了某些词句的意思和作品干巴巴的译文,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没能真正理解其情其境,不能真正从感情上引起共鸣。
我们需要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再现其情其境,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能真正有所感悟。实践中,笔者做了一点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古诗词教学方式的灵活应对
1.圈点勾画,用笔“读”古诗。“三分诗,七分读”,学习诗词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是朗读,把颇具神韵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然而,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诗词更需要体验,需要感悟,需要鉴赏。这就需要用笔墨传达出诗情词境,也就是边读边用书面文字记录:记录的不仅是阅读诗词的成果,更是阅读的心里轨迹,尤其是闪现思想火花的灵感。“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写,“逼”着学生思考;写,“带”着学生思考;写,“跟”着学生思考。用笔“读”诗词,是学生和诗词、和作者进行的深层对话,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诗歌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学生的眼前浮现出诗的意境,内心逐渐地与诗人相通相融,诗歌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
学生朗读诗词时往往有这样的表现:平淡、呆板,像和尚念经。要想使朗读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教师必须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在方法上予以点拨。因此,适当的圈点勾画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朗读要领。
首先,要分辨节奏的快慢。可以用“/”划分诗词的节奏,同时用“/”的长与短分别表示节奏的慢与快。朗读时则可以体会舒缓节奏传达的缠绵深沉之情、急促节奏传达的豪迈激昂之情。接着,还要知晓读音的轻重。可以用“.”标出重音,用“-”标出需要轻读的音节。重读的音短促干脆,切合诗人奋发激昂之情;轻读的音轻婉柔和,切合诗人深沉悱恻之感。
例如,对于谦《石灰吟》的朗读可进行如下的圈点勾画: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样的勾画看起来繁琐(通常不一定要对全诗每句都进行勾画),但在朗读的初始阶段却是必要的;即使是在熟练朗读时,对个别词句进行这样的圈点也能起到有意识的导读作用。
2.解词译句,用笔“叙”古诗。要读懂诗词,教学中,就必须要解释诗词中的词语,理解了词语,才能弄明白诗句的大体意思。诗词用语精练含蓄,语言跳跃性很强,唯有尝试着将词意“连一连”“调一调”“补一补”才能清楚地理解诗词内容。在此基础上,建议用笔将原诗词翻译成类似现代散文诗形式的语句。当然,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如把《村居》改写为现代散文,把《示儿》改写为一篇历史故事等。
例如,可以对《望洞庭》进行如下的译诗:
明澈的湖水,皎洁的月光,
相映成趣。
平静的湖面朦胧一片,
似一面没有擦拭的铜镜。
青翠的君山,透明的湖水,
浑然一体。
宛如一只硕大的银盘,
摆放着一颗玲珑的青螺。
译诗或改写是对原诗词深度学习和内化的过程。如果能坚持把每一首诗词都改写成一首首现代诗文,那么诗词的妙处自能在改写中意会。学生亲历了由实到虚的创作过程,自然地突破了诗歌跳跃的节奏和虚实结合的写法所带来的阅读上的困难,对诗歌的主题也就有了更深入、真切的体悟。
3.抓取诗眼,用心“品味”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比如《水乡歌》一诗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从“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片片”“满”“一箩又一箩”等词语中,读出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更从“荡清波”的“荡”字读出碧波荡漾的无尽余韵,从“飘满湖面飘满河”的“飘”字读出船只往返的轻盈愉悦。揣摩、品味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必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体悟到诗歌之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再如《江雪》一诗的学习,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一二行诗句中的“鸟飞绝”中的“绝”、“人踪灭”中的“灭”的理解,勾画出天寒地冻、飞雪飘漫的天地;通过对每行诗的开头一字连成的“千万孤独”的感悟,营造出空旷、凄凉的境界。末句的一个“钓”字可谓全诗的“诗眼”,通过对“钓”字的品味,揭示出寂寥中的生机,平常中的蕴涵,触摸到诗人纯净高远的内心。正是紧密结合语境而对言语作细细的咀嚼,于吟诵中赏析作者在语言过程中“辛苦经营”的功力,才使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深入,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振奋。
4.默写摘抄,用笔“咏”古诗。《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了解古代诗词不同时期诗词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等。这就需要“朝花夕拾”——早晚经常默写摘抄,在回读中强化积累。可以对名句进行填空默写练习,可以摘抄名家鑒赏诗词的短文;还可以分类汇编“形象美”“技巧美”“语言美”的诗句等。积累的最佳效果是能在某种情境下自然吟出相关的诗句,看到河边柳絮飘飞能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走过校园荷塘能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5.情景再现,用画“绘”古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单一渠道,辐射范围极其有限,课堂效率大打折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突破了传统课堂的交流局限。
教材上的画图相对比较简单,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通过提供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外部刺激,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反复朗读,把词句读通,把诗中所表达的情景联系起来,在脑中行成画面。这样设计教学融朗读、想象、观察、欣赏于一体,可以活跃学生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言语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韦惠华,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