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 要]“轴问题”具有统领、关键、核心、引擎等本质属性,能够成功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快速进入文本腹地,展开学习认知。教师适时设计“轴问题”,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轴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54
所谓“轴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要义设计的带有核心作用的教学问题。为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师要对阅读教材展开深度挖掘,利用价值度更高的教学问题进行教学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
一、“轴问题”设计,捕捉作者意念向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展开多元解析,为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特别是“轴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整合教材资源,对文本展开深度挖掘,对作者情感进行细致剖析,这样才能获得“轴问题”设计的思路。
如,《嫦娥奔月》一课,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进行了精彩描述并提出了“轴问题”:“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嫦娥奔月的故事本身很凄婉,即使经过千万年,人们对其喜爱程度一点也没有退减。故事有动人的力量,其美感自然会呈现出来。如果我们能够细细品味,一定会被故事中流淌出的美所感染。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美呢?我们不妨对故事展开精细阅读。”学生被教师娓娓动听的导语打动,纷纷展开自主学习,并给出了更丰富的学习感知。有学生认为,“嫦娥奔月”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虽然这种理想带有虚幻色彩,但这种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让人感动。
学生的学习思维被激活,探究气氛被点燃,学习进入到主动探索的境界,这正是教师问题设计的初衷。这说明教师的“轴问题”设计非常成功,能够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表达,对学生的学习展开定向、定位引导。
二、“轴问题”投放,贴近学生思维频率
阅读问题的设计需要有“轴意识”。在问题投放时,教师也要关注一些细节。首先是“轴问题”的投放时机: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前后、课堂进入深度赏析阶段、教学训练启动时,都是“轴问题”投放的良机。其次是“轴问题”的投放形式:教学进入崭新环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只有确定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全面启动,才能进行“轴问题”的投放。
《傻二哥》是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写的,文风极为朴实,描写也富有个性。在课堂教学展开后,教师给出问题设计:“这篇课文为什么叫‘傻二哥呢?这个傻二哥傻在何处?他是真傻吗?”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同时,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弄清文章主要写什么事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傻二哥的。总结一下傻二哥的性格特点。”学生快速投入阅读课文,并自发进行集体讨论。有学生认为,文章题目之所以叫“傻二哥”,是因为这个人物贯穿始终,作者就是要向读者介绍这个人物。有的学生认为,傻二哥爱帮助人,一帮就帮到底,这样的“傻”当然不是真傻。有的学生认为,善良、机灵、热情、助人等优秀品质,应该是傻二哥性格的真实写照。
从学生对问题解读的情况能够发现,教师通过“轴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文本阅读,对主要人物展开多方位解读,最后给出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发展自然顺畅,这说明教师的“轴问题”投放非常及时,有效激活了学生的主动认知,课堂学习呈现出活跃的景象。
三、轴问题解决,点亮阅读教学天空
在“轴问题”解决时,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多种互动、联动等形式,对阅读“轴问题”展开个性研究、分析、整合、归结,并形成独特认知。
《皇帝的新装》是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小话剧,这样的课文最适合课堂表演。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也是从这个视角展开的:“《皇帝的新装》中人物比较多,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一经抛出,顿时引发学生的热议。有学生直言不讳:“我最喜欢小孩这个角色,虽然只有一句台词,可只有他说了真话。”有学生说:“我喜欢两个骗子的角色,面对老大臣、官员、皇帝,这两个骗子居然能够展开骗术,而且所有人都上当受骗了,这说明骗子能够抓住人们的虚荣心。”骗子所作所为是令人不齿的,但没有骗子的反衬,如何才能体现官员和皇帝的愚蠢呢?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了肯定评价。
教师从人物角色展开“轴问题”设计,切准了学生认知的生发点。学生对个性人物有独到的见解,并由此进行延伸,学习探究就能顺利进行。不管学生选择哪个人物角色,其讨论结果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教师“轴问题”设计得精巧,为学生深入课堂创造了机会。
课堂提问是教学常态教法的应用,提升教学问题的含金量,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引入“轴问题”意识,展开多元探索,适时投放“轴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轴问题”研究,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