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云
[摘 要]人们常常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把结构比作骨骼,把素材比作血肉,把语言比作细胞。可见,素材是文章的根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 捕捉写作素材;体验校园生活,丰富写作素材;注重校外实践,挖掘生活素材;增加课外阅读,充实素材“仓库”。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素材;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7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提出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呢?
一、培养观察能力,捕捉写作素材
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基本的方法。
(一)运用名篇启发,传授观察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名篇启发,让学生学会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在杜甫的《绝句》中,诗人独立草堂之内,透过门窗遥望四周景物,看到了四幅各具特色的花鸟山水风景画。通过教师启发,学生不难发现,诗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定点观察法。再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让学生从中领悟把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观察方法。
(二)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观察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专项观察训练。如,定点观察法训练:带学生登上楼顶,鸟瞰城市或村庄全貌,观察所见的景物。比较观察法训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各位教师,留意不同教师特有的语言、动作、神态、性格和教学风格等。不管哪种专项观察训练,都要让学生在观察时尽可能做到全面、精细、抓住特征、多思勤记。
(三)培养观察习惯,捕捉写作素材
如何让学生在多变的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项观察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方法一,关注日常点滴,在观察中思考。如,观察街头的广告、标语时用心思考,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方法二,关注重大事件,在观察中感受。如,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各地举行了抗震救灾募捐活动,捐款场面非常感人。“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观察对于写作的实际效用,在于勤写观察笔记,把观察和笔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勤写观察笔记,积累写作素材。
二、体验校园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如何立足校园,引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呢?
(一)精彩课堂,提供写作素材
精心上好每一堂课,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在举行“工业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时,为了让学生说话有理有据,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材料。学生在充分准备后,进行了非常精彩的辩论。课后,学生写的日记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课堂内容。有的学生写辩论过程,有的学生写双方辩论时争得脸红脖子粗的神态,有的学生意识到了积累材料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懂得了要全面地看待同一事物。当然,除了语文课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跨学科捕捉素材。如,科学课上令人惊叹的实验,体育课上扣人心弦的比赛……这些精彩的细节,经过整理都能成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开展班会,唤醒真情
小学生写作时常常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班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唤醒学生的真情。例如,笔者在开展《毕业回忆·别情依依》主题班会时,通过演讲、唱歌、小品、钢琴演奏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把依依惜别之情推向了高潮。次日,我收到了全班学生的真情感言,读到感人的语句,百感交集,潸然落泪。如,“老师,谢谢您一直关爱我们,谢谢您给了我知识和关爱,我会永远记住您的……”“老师,我们因为有您而感到幸福,看到您在毕业班会中落泪,我也忍不住哭了,我也不想和您分开……”有这样触动心灵的素材,还愁学生没有感人的作文?
(三)剪辑活动,留心身边事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开学典礼、家长会、文艺汇演和校运会等不同主题的大型活动,班级里也会开展一些小型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我班的一位男生在一次开学典礼后有感而发:“我们这些男孩子,几乎没有一个不爱玩电脑游戏的。但听了校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我们感受很深。今后一定学会克制,好好学习。” 可见,有意义的活动能影响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记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三、注重校外实践,挖掘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好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并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
(一)走出课堂,投向自然怀抱
大自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笔者在一次批改习作《春天来了》时,发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于是,笔者改变了平时的教法,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公园寻找“春天的足迹”。在鸟语花香的公园里,我举了春风、迎春花两个例子来说明春天来了。接着让学生用心观察,酝酿写作的内容,捕捉写作的灵感。次日,学生在作文里都对春天有了独特的感受,其中有一个学生竟写出了诗一般的句子:“春天在我的笑声中,我在春天的画里。”尝到“甜头”后,我经常带着学生投向大自然怀抱,学生也渐渐懂得了向生活要素材,写出的作文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
(二)组织实践,接触真实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身体验。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写作时也就不再愁没东西可写了。我在环保作文的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对本镇的环境污染进行调查。学生走访了附近的工厂、街道、江河,获得了第一手素材。然后,我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按照“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思路写环保作文。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后写出来的文章更为真实,也更能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三)利用节日,了解民风民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国传统节日,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风民俗。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节日,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传统习俗等,也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写作素材。例如,在春节来临之际,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看春节联欢晚会等途径,积累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通过步入社会,走亲访友,看看别人是怎么过春节的,感知民风民俗,品味节日的氛围,了解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等。在新年开学之初,教师还可以开展“话春节”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见闻和感受,然后筛选资料,积累并编制春节民俗作品集,丰富班级的写作素材库。
四、增加课外阅读,充实积累“仓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只有看书才是阅读吗?不是的。从广义上而言,阅读并不局限于看书,上网阅读、看电视、看电影等都是阅读。所以,教师可以每学期向学生推荐十本左右的好书和两部以上优秀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阅读,以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仓库”。
语文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体验生活,广泛阅读,笔耕不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