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香
[摘 要]引导学生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以讲故事方式对文本进行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小标题、关键词、环境和想象等环节,让学生进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这样才能将故事讲得精彩生动。
[关键词]语言能力;生长点;小标题;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73
相比课文,故事往往成为学生的最爱。引导学生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讲故事,就要先读故事,掌握情节,明白内容;接着用自己的方式对故事进行重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一次创造的过程。下面笔者以《嫦娥奔月》的教学为例,重点谈谈把课文变成故事讲出来的具体策略与技巧。
一、确定小标题,串联故事
由于年龄和心理因素,小学生语言表达往往缺乏条理性,前后不连贯。因此,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拟定一个个小标题,这样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故事的讲述。对《嫦娥奔月》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依次拟出“后羿射日—逢蒙拜师—王母赐药—逢蒙夺药—嫦娥奔月—后羿追妻—纪念嫦娥”这些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内容紧凑,情节环环相扣,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很好地发挥引导提醒作用。拟定小标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印象,让学生讲故事游刃有余。
概括小标题,最好的方式是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对“王母赐药”这一内容,开始有学生提出以“王母送药”为题。笔者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送”与“赐”的区别,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王母身份的尊贵。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拟小标题,学会选择精确的小标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对故事本身有个清晰认识,为讲好故事做好铺垫。
二、紧扣关键词,突出人物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因此,要讲好故事,就要引导学生在人物上下工夫,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篇课文的人物只有三个,分别是后羿、嫦娥和逢蒙。这三个人性格非常鲜明:后羿勇敢正义,嫦娥心地善良,而逢蒙则贪婪狡诈。比如,讲后羿这个人物,要表现他的勇敢,就要抓住 “登上昆仑山顶”“运足力气”“拉满神弓” 等词句,将他的个性特点展现出来。对逢蒙这个小人,为了突出他的贪婪和狡诈,就要抓住 “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一些动词,引导学生在讲故事中充分运用,从而把逢蒙这个人物的贪婪表现出来。后羿与逢蒙这两个人物的强烈对比,更能凸显人物性格,让学生所讲述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三、大力渲染环境,烘托气氛
环境不同预示着气氛的不同,故事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渲染的重要作用,并学会根据故事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渲染气氛。如,对“嫦娥奔月”这一部分情景,既要突出嫦娥奔月的无奈,也要突出嫦娥心地的善良,更要突出嫦娥奔月场景的优美,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抓住“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这些词语来进行环境渲染。这样,让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把嫦娥悠悠飘起的样子表现出来,引发听众无限的遐想。
讲述“后羿追妻”这一情节,也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来烘托气氛。这一部分,文本是这样对月色进行描写的:“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这里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一是描绘出月亮的美,寄托人们对嫦娥的祝福;二是以月亮的美做背景,陪衬出嫦娥以及这个故事的美;三是为群众纪念嫦娥奠定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尽量缓慢一点,以便加强环境气氛的渲染,从而让听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主动补语言,丰富想象
学生讲故事,用得最多的是文本的语言,而文本语言往往简明扼要。如果照搬文本语言,就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加以描述,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这就需要学生在适当的情节中补充合适的语言,让整个故事更丰满、人物更加立体。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想象,包括人物对话、动作乃至心理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故事的内涵,使所讲的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改编文本讲故事,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对文本进行的再创作。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这样才能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