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彬
[摘 要]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将学生的习作活动润物无声般贯穿于阅读教学中,落实写景作文这一小学阶段主要的作文类型教学目标。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引导学生以“范例”详略,学选材抓重点;以梳理文脉,学布局通主线;以捕捉“触点”,学描写强语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年级;写景类作文;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82-02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经典论断,故小学生的习作学习活动本应润物无声般贯穿于阅读教学中。而现今的小学高年级写景类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之间却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断层”。
一方面,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写景类课文都具有意境优美、构思奇妙、语言精准的特点。读一篇课文就是接触一种言语样式,一种言语样式蕴含着诸多言语智慧,可谓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
另一方面,学生对着扑面而来的美景,往往不知如何下笔,无法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心对景物的赞美。大好风光在学生的笔下几乎都是苍白黯淡的,写景作文确切成了小学阶段学生习作的瓶颈。
那么,怎样让作文训练对接阅读课堂,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将阅读教学目标直接集中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呢?现笔者就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粗略谈谈近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
一、以“范例”详略,学选材抓重点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思想选材,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的习作中,有的游记看起来写了很多景点,每个景点却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地选取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为此,可借助课文,启发学生灵感,让他们学会选材,使他们明白,游览时很多美景会进入我们的眼帘,但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无论写了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言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梳理出叶老先生游览的双龙洞的景点,有“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这么多的景点,作者并没有一一具体描写,而是围绕课题主要描写了孔隙和内洞。为了让学生知道写景必须要有重点,有所侧重,有“特写镜头”,新课前,笔者让学生以《游南际》为题,按观察的先后顺序记录,然后尝试写作。在浏览学生习作的过程中,从“选材有侧重”方面找问题。新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习作去对比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读中思,读中悟,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必须仔细观察,描写和叙事都要有重点、详略、主次。在此基础上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水平定会有质的提升。
二、以梳理文脉,学布局通主线
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其实写景状物类课文的语言形式和内容结构都会呈现出有因有果,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作者在描写的时候,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章法、技巧,进而指导其习作,对提高他们的语言解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首先,在开头方式上,开门见山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其次,在描写顺序上,运用了“明线” ——游览的顺序来“记”,记录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暗线”——泉水的路线,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溯流探源”。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交相辉映,贯穿全文。再次,在收尾方法上,是自然性结尾,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就自然地结束了。全文脉络清晰,而且让读者很容易看出景物的方位、作者观察的顺序及角度,也让人感受到作者构思的精妙。这一按照游览路线来安排写作材料的行文方式值得学生借鉴到习作中。
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赏析,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写景类文章必须要有精妙的结构,并有章可循,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此类文本的兴趣并获得规律性的认识。阅读教学完成了,写作学习活动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捕捉“触点”,学描写强语用
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关注“练什么”“怎么练”之外,笔者认为还必须关注并首先关注“拿什么练”。不同的教材,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年段,就应该有不同的训练点。第三学段学习写景类文本,不仅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明白作者的思路,还需要习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为一篇游记,作者在文章中写出自己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平时也有过许许多多的游览经历,但是他们还没能较好地驾驭游记这类文体。面对即将进入初中的学生,此文为他们抒发游览的认知、感悟,以至今后更好地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直指言语运用的秘妙
学生的习作有问题,但我们不能指望有“一剂良方包治百病”,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有所取舍,有所轻重。笔者认为,要根据课堂目标的适度问题和学生实际问题,精心选取课文中的“触点”为练习材料,有针对性地训练。
就《记金华双龙洞》而言,如果用“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的选文类型以及功能去衡量它的教學价值,最适宜定为“例文”。因为,从单元编排形式上看,本文在内容、主题上是对前两课的延续,但是在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技巧上,又是对前一课的充实和丰富,它和前一课《烟台的海》一起强化并丰富着学生对“情景交融”写法的体验。
据此,《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可以这样思考切入口。首先在学生立场方面,学生在写游记作文时,往往不能做到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内心感受准确地描绘出来,语言贫乏,不够具体生动,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篇课文之所以能把景物描写得如此吸引人,缘于作者将见闻与感受有机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其次在课堂目标方面,“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的学习符合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正是第三学段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构篇有一定的价值。因而以 “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的学习作为教学知识的生长点和能力渐进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要求的,也切合课后练习中所体现的编者意图。至于课文其他的表达特征及内容,如“移步换景”等在其他课文中有更好的呈现,不作为本课教学重点。而学习文本中对比、排比等的写法,感受语言蕴含的情感,体会其用法之精妙等,在第二学段的有关课文中作为重点语言现象已经被学生熟知,所以也不作为着力点训练,可以视为教学的普通目标。
(二)破解语言表达的密码
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质,体验文本语言倾吐的情感,探寻文本语言呈现的密码,实现与自身原有语言积累体系进行有效的链接,完成语言构建的过程。《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过孔隙”一段的写法,集中体现了游记文体的特点。作者既通过具体熟悉的常见事物描写孔隙,又将自己的切身感受诉诸笔端,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起来,是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找到训练最佳切入口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考虑如何通过一个个台阶,为学生设计一条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认真品味,领悟其奥妙。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目标明确。教师引领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文本脉络结构之后,以“哪部分最惊险”直接切入“过孔隙”一段的教学。此时,学生的好奇心绝不亚于文章的作者。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的呢?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心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感受字里行间所传达的孔隙“小”的特点。此问题直接从探究作者写法进入,目标直指语言形式,即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探究的落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秘密。这样,教学目标更加集中,更能体现语文课程学习语言、学习表达的本真,进一步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便于学生体悟写法,迁移运用。
2.立足语言。首先,写孔隙的“小”时,作者没有像介绍外洞那样用具体的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描写,而是借助小船的“小”和作者过孔隙时的感受反衬出其窄小,真实、具体、可感。教师要指导學生关注这种语言和写作方法。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使用了两个“小”字、“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人”来渲染小船之小。学生充分感受后,又以“作者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的追问,回到了主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的”,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孔隙窄小,却借用常见的事物──小船之“小”来衬托出孔隙的窄小。其次,写孔隙的窄小,作者还通过描写自己过孔隙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里的写法可以分为两处,来引导学生体会。一是体会如何“卧”?通过对“从……到……到……到……”的细细品读,让学生感受到凡是和船底有接触的部位,作者都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可见孔隙之窄小。二是体会为何要“卧”?抓住“要是、准会、稍微、一点儿”等关键词语,通过朗读、比较,让抽象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变成流动的画面,使学生似乎在随作者一同“历险”。这样,借助感觉写孔隙窄小的写法,学生立刻得以领悟。
3.适时迁移。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学文后得法并立刻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这正是“写作本位”阅读教学的核心体现。在引领学生领悟了作者借助见闻和感受写游记的方法之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梳理本文的表达特点,并立刻启发学生迁移运用。但如果是孤立地进行段的训练,忽视课文段与篇的联系,如此练笔肯定是浅层的。因而笔者从篇的角度考虑这次练笔,要学生联系课前尝试写的文题《游南际》思考:“你想写哪几个景点?表现其怎样的特点?如果要写过铁索桥想怎样写?”这样,结合叶老笔下孔隙窄小的特点,找到与之有相同特点、学生也熟悉的景点,指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写见闻、用切身感觉写感受,就能把景物特点写具体。这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了习作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度。
当然,学生写景类习作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语文课堂教学的努力是远远不够。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承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有心无痕的引导中给学生的习作助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