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琴
[摘 要]学习和吸收名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通道。因此,对于名师课堂,我们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汲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名师课堂;价值;生活经验;文本资源;已有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48-01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
一、链接生活经验,准确理解
【案例来源】《我不怕鬼》教学片断,执教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
师:“鳞”是什么意思?
生1:鱼鳞。
师:“栉”的意思是梳子上面并列的齿。(教师随机出示一把梳子)
生2:“鳞次栉比”的意思是说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排列着。
师:礼堂里有很多人,能不能用“鳞次栉比”来形容?
生3:不能,因为礼堂里虽然人很多,但不整齐。
师:商店里的物品很多,能不能用“鳞次栉比”来形容?
生4:不能。
师:高大的建筑物多而整齐地排列,这样才可以用“鳞次栉比”来形容。
【赏析】在这一环节中,贾老师的词语辨义教学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从重点字的突破去理解整个词的意思。“鳞”是学生熟悉的,而“栉”这个生字随着教师随机出示的一把梳子而变得意义明朗,为学生理解其所包含的“多而整齐的排列”打下了基础。
2.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明辨词的使用范围。从对礼堂人多以及商店里物品多使用“鳞次栉比”的否定,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词语适用范围清晰的界定。
二、激活已有知识,再登新高
【案例來源】《春联》教学片断,执教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
师:我们学校四(1)班有一个女孩,名字叫夏商周,你能不能给夏商周对上一个其他的名字。我们首先要把名字弄明白,夏商周是中国的三个什么?
生1:朝代
师:夏商周三个朝代是连在一起的,那你可以用什么跟它对?夏商周对——才女反应最快。
生2:我感觉是春夏秋。
师:三个季节对三个朝代,这就叫才女。第二个名字,人家对了季节,你就不能再对了,你不能叫夏秋冬。
生3:草花树。
师:没有姓草的,有姓花的,花草树三种植物,可以对上去,三种植物对上去,并且第一个字姓花。
【赏析】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重视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重视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一个表示朝代的三字对面前,学生的出对越来越灵活,内容越来越宽泛,使出对的过程变得有滋有味。
三、挖掘文本资源,启发联想
【案例来源】《去年的树》教学片断,执教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
师:学生们,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1:春天。
生2:秋天。
师:除了季节不同,时间一样吗?
生3:夏天的晚上。
生4:春天的清晨。
师:有没有学生注意到它们心情的不同?
生5:在树伤心的时候,鸟儿给它唱歌解闷。
生6:在树有烦恼的时候。
师:有那么多种可能,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
生7:我从“天天”这个词读出来的。
师:没错。在这个开头当中“天天”这个词连着出现了几次?
生8:两次。
师: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带上你刚才的种种想象,把“天天”的感觉读出来。
【赏析】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语言文字对学生口语表达及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应利用一切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一环节,教师抓住“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这一生发点,引导学生自由练说,从季节的变化到每天时间的改变,再联想到鸟儿和树的心情。随之,学生思维的落脚点关注到“天天”这个词。由读到说,由说到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从字词句段篇出发的“读”“思”“写”,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更是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所在。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