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萍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留白是一门艺术。它能给整个课堂教学带来别有洞天的生机和韵味。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留白,激情生趣;在解读文本中留白,挖掘情感;在课外延伸中留白,升华情感。
[关键词]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68-01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以虚当实,意尽形全。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留白艺术则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课堂上恰当的留白,就好似冗长旋律中偶尔跳跃的休止符,让整个课堂瞬间灵动起来,使得平铺直叙的讲解有了节奏感,同时也为学生的心理空间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能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情感活动,使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导入环节留白——激情生趣
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导入环节恰如其分地运用留白,将会产生奇特的化学效应,既能迅速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的教师会通过创设问题,以问题的提出作为留白的时间点,让学生思疑、解疑、释疑,趣在思中起,乐在思中生,行从思中来。例如,《触摸春天》一课,教师先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先闭上眼,感受一下,假如现在你是个盲童,你会感受到怎样的一个世界呢?”学生闻言,好奇中还有一份激动,脸上写满了疑虑、惊奇,轻轻地闭上双眼。此刻,课堂一片寂静,时间也似乎凝固了,世界都仿佛安静了下来。秒针一点点拨动,不时有学生说:“老师,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能闻到教室窗台上那盆花的香味。”“我能听到外面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虽然我看不见,可是我的手可以动,我的脚也可以走路呀!”“我脑子仍然在想一些事情。”……其实,这种留白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体验,为学生即将解读课文中盲童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切身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想了解这个盲童的心理冲动:她如何感知生活的美好?她会因为看不见而整日哭泣不去面对生活,还是会同正常人一样“欣赏”这个世界的鸟语花香?
二、解读文本留白——挖掘情感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在品读解析、把握脉络、鉴赏美感、引发共鸣、探究主旨的解读过程中,会有不少可以设计留白的节点。教师既可以在文本字、词、句的研读细品中设置留白,让学生拓展思维,自我发挥想象力,逐步接近作者的文思脉络和情感走向,也可以将行文中那些含蓄隽永的叙述表达作为留白的根据,让学生驰骋在想象的田野上,用独特的心理体验来完成对这种意犹未尽的文章的再创作。依然以《触摸春天》一文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小女孩在仰望什么?教师利用文本中的这一留白,引导学生尽情补白:她究竟能看到什么呢?学生们开始沉默下来,静静地思索。“老师,小女孩望见的还是那只蝴蝶。”“小女孩看到的是美丽的蓝天。”“小女孩想象自己也变成了翩翩起舞的蝴蝶。”……由此看来,留白为学生提供了解读文本的自由平台,补白不再是教师的硬性灌输,而是学生凭借主观意识去主动自觉地解读文本,了解一个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教师要做的便是引导和点拨,最终使得学生与盲童的心念二合为一。同时,这样的留白处理也让整个课堂充满了张力和活力,为学生打开了艺术天窗,提升了艺术境界。
三、课外延伸留白——升华情感
不少课文的结尾总是留给读者一些余音未了、余味无穷的感觉,这是留白带来的更为艺术化的效果,一种无限扩大的可能,一种天马行空的空间想象,一种至高至上的艺术境界。教师抓住这样的文本结尾让学生进行补白,能充分催生学生意犹未尽、不吐不快的心理渴求。如《凡卡》一文的结尾愈加让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充满了唏噓和同情,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的学生写道:“爷爷终于来城市,接走了凡卡,他们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有的写道:“凡卡的信意外地被一对富有的夫妇收到,他俩收养了凡卡并帮助他找到了爷爷。”更有人这样写:“那一夜,凡卡写好信睡着后,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现代,再也没有凶狠的老板和老板娘,他和我们一样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上学校。”这一系列的结尾补白,实际上就是学生将作者的情感进行了延伸和升华,以各自不同的想象思维,为作者欲言又止的悲叹结局画上了充满个性的句号。留白艺术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丰润了学生的独特情感,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丰厚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应把握适度,让留白有节奏、有效果、有意义,从虚中幻化为实,从假设中演变为丰盈,始终牵动学生的心弦,使其进入到与文本相融相通的想象中,更为精准地揣摩作者的情感思路,更为丰富地彰显独特体验,更为有效地提高文化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