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小学教学参考

践行课堂“翻转”,让习作教学熠熠生辉

践行课堂“翻转”,让习作教学熠熠生辉

杭强圣

[摘 要]“翻转课堂”就是整合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体悟与感知转移到课外,从而达到更好地延伸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习作教学而言,要想寻求突破,就必须要依靠“翻转”之路,通过自由表达、以生为本、多维互助来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關键词]自由表达;以生为本;多维互动;习作教学;课堂“翻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84-01

“翻转课堂”需要整合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是一种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习作教学要想寻求突破,就必须要依靠“翻转”之路。

一、自由表达,在感知中践行课堂“翻转”

传统习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其实都是被教师“赶着鸭子上架”,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习作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翻转课堂”实现从被动接受到自由言说的蜕变。

(一)关注教材习作的生活翻新

目前的习作教材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下的时代发展和教学思潮的转变。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翻转”,在教材习作与学生自由言说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例如,教学“家乡的名人”这一习作内容时,教师提前一周将习作的要求和主题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进行现实生活采访和网络资源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这一课的小视频,针对写作难点进行了指导,为学生在家中写好这篇习作的片段奠定了基础。在后来的课堂中,学生由于有了资料的准备和重点语段的练习,在课堂中的交流与分享就显得有话可说,真正实现了学生自由言说的教学目标。

(二)强化自由习作的自主表达

为了更好地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少进行命题作文的训练,将更多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为此,教师应尽量捕捉学生在真实生活、学习中的状态,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直观、可感的资源。笔者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感动的瞬间或者具有习作价值的一幕,就用手机直接进行拍摄与录像,以便在习作课上播放给学生看。课堂在这样的“翻转”之下,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引领学生感悟到了生活之美和生活之味,有效地填补了学生写作资源的不足。

二、以生为本,在评价中践行课堂“翻转”

一直以来,学生习作评改的权利全部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教师不妨解放一些思想,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改变师生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习作的评改。

(一)自评: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

对于学生的习作展评,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实物展示台或白板,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较为精彩的语段用异色笔标注出来,并为自己写一段推荐词。当技术手段将学生的习作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时,该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创作构思。如此一来,通过“翻转”,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全部交给了学生,为实现生本地位奠定了基础。

(二)互评:让学生全面地构建平台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翻转”,引领学生在彼此学习、相互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建立起“习作互改联盟”,引领学生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明确每次习作的重点和相关事项。“互改联盟”的组内成员可以彼此阅读学生的习作和每个学生自主撰写的推荐词,客观而公平地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并发现每个学生习作的亮点所在。教师甚至可以将“创新奖”“进步奖”“优秀奖”的评选权利也完全交给“互改联盟”的小组成员,将角色“翻转”的效益最大化。

三、多维互动,在展示中践行课堂“翻转”

写作说到底,就是将自己要对别人说的话表达出来,每篇习作其实就是一篇内心话语的独白。因此,只有拥有更多的读者,学生的习作才能有更为广泛的价值。

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将习作教学的阵地从课堂内向课堂外拓展延伸。为此,教师可以设置班级习作长廊、班级习作园地,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张贴出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赏析。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博客、班级QQ群等网络资源平台,将学生的习作以电子方式进行展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平台互动、多维的点评、回复系统,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从而借助“翻转课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习作教学、学生互评、习作展示的过程中多次追问“学生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习作教学的针对性,切中习作教学的“靶心”。只有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学生才能在习作的海洋中独自、快乐地遨游,从而在“翻转”之下提升习作素养。

(责编 刘宇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4394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