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小学教学参考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摘 要]教学《“番茄太阳”》一课,过程虽然简单,即抓住课文的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感悟明明的性格特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内蕴丰富,体现童心语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引领儿童在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中积极探究、主动发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童心语文;教学实录;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04-05

一、听写句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 “番茄太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明明。下面,请大家拿出听写本,我们来默写一句描写明明的话。老师读三遍,第一遍,先不动笔,听老师将句子完整地读一遍, 仔细听,用心记;第二遍,边听边写,要注意行款整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三遍,一边听,一边检查修改。

(教师读句子:“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学生边听边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师:都写好了。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听写?

(投影展示学生的听写)

师:读一读,他听写的对吗?

生:对!

师:完全正确,一颗星!再看看他的字写得怎么样?

生1:他的字写得很工整,字的大小很匀称。

生2:字与字的距离适当,标点符号也全部正确。

师:书写句子,就要像这样行款整齐,字的大小适中,比例匀称。再加一颗星!每位同学对照屏幕,自己批改,对的一颗星,又对又好的,两颗星。错的订正一下。

(学生自主批改)

师:发现了吗?我们听写的这句话是对明明什么的描寫?

(学生踊跃举手)

生:外貌描写。

师:明明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可让人心疼的是,她是个盲童。不过,作者卫宣利阿姨却说,她笑起来像一个天使。那明明的笑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爱笑的天使——明明。

二、抓明线,品悟明明“笑”的意蕴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直接描写明明笑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你能不能读懂她的笑。

(学生浏览课文,圈画批注)

师:我们来分享一下你画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画的句子是“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性格特别开朗,特别爱笑。

生2:我画的句子是“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因为爸爸教她认识了很多蔬菜,所以她笑得很甜、很开心。

师: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手摸,明明笑得开心,我们读得也开心。一起读。

(学生齐读)

师:继续交流。

生:我从“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这句话中,读出了明明的笑就像天使一样美丽。

师:天使般的明明,天使一样的笑,真好!

生1:我画的句子是“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是个比喻句,告诉我们明明的笑声就像银铃一样清脆、好听。

生2:我补充一下,我觉得这句话中“追”字用得特别好。

师:怎样好?

生: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明明的笑声很有感染力、很吸引人,让人无论走到哪儿都难以忘怀。

师:你们体会得真好!大家把这两个词圈出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画的这四句话,都直接描写了明明的笑。你们有没有发现,同样写明明的笑,写得一样吗?读一读,同桌讨论讨论。

(出示这四句话,同桌讨论交流)

生:不一样。第一句是写她爱笑的性格,第二句写她的笑声,第三句写她笑起来的样子,第四句也是写她的笑声。

师:两句话都在写笑声,有区别吗?

生:有,一句是写明明的笑声很动听,一句是写笑声很清脆、很有感染力。

师:你们很会读书!是的,同样写一个人,同样写她某一方面的特点,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这就是作者卫宣利阿姨给予我们的启发。来,再读一读,回味一下明明的笑。

(学齐读四句话)

师:明明爱笑,可令人心疼的是她是一个盲童。你们了解盲童的生活吗?

(学生摇头)

师: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我们来体验一下。(配乐讲述)现在,你眼前的世界一片漆黑,你看不见老师,看不见同学,也看不见亲爱的爸爸妈妈。你想在蓝天下自由地奔跑,你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可是,你什么都看不见!你想看跳舞的蝴蝶,想看飞翔的小鸟,想知道天上的云是怎么飘的、雨是什么形状,可是,你的世界一片漆黑,你什么都看不见!请把眼睛睁开,当你什么都看不见,你还想笑吗?

生1:我感到很恐惧,因为我什么也看不见。

生2:我感觉自己很无助,甚至有点绝望,即便我以前是个开朗的孩子,现在也笑不起来了。

师:可是明明还在笑。从她的笑声中,你又读出了怎样的笑?

生1:勇敢的笑。

生2:发自内心的笑,坚强面对生活的笑。

生3:热爱生活的笑。

师:是的,在黑暗和痛苦中还在笑,这就叫乐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四句话,感受这笑声蕴藏的力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除了爱笑,明明还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16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将表示明明特点的词语简要地写在旁边。待会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交流。

(出示:明明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生1:明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因为她问“我”是不是用双拐走路的。

生2:明明是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孩子,因为她要把自己的腿给“我”。

师:你感受到了她一颗金子般的心。

生:明明是个懂得感恩的像太阳一样温暖的孩子。因为她的角膜是好心人捐献的,所以她也要把腿捐给“我”。

师:同学们通过用心地去感受文字,发现了明明这么多的特点。看,这是大家刚才说到的句子。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出示明明说的四句话)

生:全都是问句。

师:看来,明明也和你们一样,爱问十万个为什么。那我们来读一读,想想明明都在问些什么呢。

生:第一句,明明想知道卫宣利阿姨是怎样走路的,她对身边的人非常好奇。

师:“好奇”,这个词用得好。

生1:第二句,明明对大自然十分好奇。

生2:第三句有两个问,写明明想知道太阳是不是真的像番茄,她对太阳非常好奇。

师:你们不仅会读书,而且会概括。明明对身边的人、对自然、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因为好奇,所以她的心中始终充满希望、充满欢笑。

师:第四句呢,也是好奇吗?

生:不是,明明要把她的腿捐给“我”。

师:同样都是问句,有的问题需要回答,有的问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出示第16自然段)

师:同学们,每次读这篇文章,读到这里,我的心都为之一颤。你呢?

生1:我特别感动,觉得明明的心灵太美了!

生2:我觉得明明很了不起,因为她不是不知道,把自己的腿捐给“我”有多疼。

师:仅仅是疼吗?没有了腿,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什么?

生1:失去了健康。

生2:失去了幸福。

生3:失去了自由奔跑的快乐。

师:可她宁愿失去这一切,也要把腿捐给“我”。她说得那么轻,可“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在这里,卫宣利阿姨没有写她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假如你就是作者,听了明明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轻轻地拿起笔,写下你的心里话。

(学生写话)

师:听一听你们的心声。

生1:不,亲爱的孩子,谢谢你!阿姨不需要你的腿。因为你已经把最宝贵的东西给我了,是它让我走出了悲伤,勇敢地活下去,那就是你温暖、感恩的心。只要你健康快乐,阿姨就会快乐。

生2:明明,你这么小,这么有爱心,阿姨很感动。阿姨不要你的腿,等你眼睛好了,你就可以亲眼看到天上的云是怎么飘的、雨是什么形状,你可以在草地上自由地奔跑、快乐地玩耍,你可以盡情地欣赏这美丽的世界。阿姨会把你天使般的笑容永远珍藏在心里,永远祝福你,亲爱的明明!

(掌声)

师:孩子们,你们被明明感动着,老师也被你们感动着。

三、提暗线,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泪水就是最好的语言。泪光中,“我”不仅看到了可爱的明明,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我”当时的心情?

生:“灰暗”。

师:我们一般会说什么是灰暗的?

生1:颜色灰暗。

生2:天空灰暗。

师:那灰暗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很悲伤。

生2:干什么都没劲。

师:你们知道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灰暗吗?

生:课前我查过资料,作者卫宣利阿姨在17岁的时候出了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

师:是的。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流泪的月饼》,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人知道,对于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而言,彻头彻尾的绝望是怎样一种感觉!”就在她孤独、悲伤的时候,她遇到了明明一家。她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呢?浏览一下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浏览课文,圈画句子)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先是灰暗的,后来变得温暖了。她说:“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师:后来呢?

生:后来,她很快乐,“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是温暖的。她说:“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师:你们找得很准确,“我”的情感变化就是从灰暗到温暖再到快乐,最后也是温暖的。如果将最后一段话中的“温暖”换成“灰暗”的反义词,你觉得是什么?

生:明亮。

师:好的,就用这个词。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心情由灰暗变得明亮起来?

生1:是明明对生活始终充满好奇和热爱,改变了“我”。

生2:是明明温暖美好的心灵融化了“我”的冰冷,让“我”的心情变得明亮起来。

师:说得真好!课文就是通过明明的笑和“我”的心情变化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故事温暖感人。这句话中的“番茄太阳”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出示文中三处含有“番茄太阳”的句子)

师:三次“番茄太阳”的含义一样吗?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第一次“番茄太阳”是指太阳,第二次是指明明的笑脸,第三次应该是明明美好善良的心。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三次“番茄太阳”的出现,一次比一次含义深刻,一次比一次富有感染力。课题也是“番茄太阳”,加了引号,你也能读明白吗?

生:我觉得是指明明说的话。

师:你觉得是引用。

生1:我觉得是指明明灿烂的笑容。

生2:我觉得是指明明美好的爱心。

师:我觉得大家的观点都有道理。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就像“番茄太阳”,那么美丽、温暖。

四、升华“番茄太阳”

师:除了明明,课文中你觉得还有谁也是“番茄太阳”?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 也是“番茄太阳”,因为 )

生1:明明的爸爸也是“番茄太阳”,因为他耐心地教明明认识了许多蔬菜。

生2:明明的妈妈也是“番茄太阳”,因为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明明。

師:明明就是在爸爸妈妈悉心的关爱和引导下才生活得这么快乐。

生:那位好心人也是“番茄太阳”,因为他无私地捐献了眼角膜,让明明重见光明。

师:这是了不起的大爱!其实,我们课文的作者卫宣利阿姨也是一颗“番茄太阳”,她把明明的笑藏在心中,后来写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她写的文章有《一段路,三个人》《两双球鞋》《流泪的月饼》《那些你不知道的幸福》等。从她的文字中流淌出来的温情感染了很多人。课文的最后,作者深情地说——

(学生齐读:“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师:相信,这颗红红的“番茄太阳”不仅挂在作者的心中,温暖着她的心,也悄悄地挂在我们的心里,温暖着我们的心。希望同学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让“番茄太阳”成为心中的明灯,不仅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卫宣利阿姨的文章,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你心中的“番茄太阳”。好,下课!

最近,再次拜读了江苏著名特级教师顾琴老师的《“番茄太阳”》教学实录,为实录中所体现出的依托童心语境、优化课堂教学所打动。

根据童心语境,确立适宜儿童成长的目标

顾老师是童心语文的倡导者。所谓童心语文,顾老师说,是指以童心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生长为指向的一种语文教学形态。童心语文尊重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倾听儿童的各种语言,珍视儿童的独特体验,引领儿童在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中积极探究、主动发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不断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幸福。

在我看来,顾老师的童心语文,充分体现出语境教学理念,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言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言语交际过程,需要教师高度关注教学语境因素。其中,学生是课堂交际过程中最需重视的语境因素之一。作为教师的交际对象,儿童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心理变化、行为动作等因素都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从儿童出发,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阅历、知识背景,尊重儿童的需求,为儿童的成长服务,营造儿童自主成长的乐学氛围,便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顾老师的童心语文,透过儿童的外在表现,珍视儿童的内在品质——童心。以童心语境为抓手,总绾儿童语文的教与学,这样纲举目张,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做到目中有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以学定教。

学生是教师的显性交际对象。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具有语文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是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以语文学习为主要任务。作为教育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素质的个体。语文教师必须承认这一事实,满足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学生的种种情况,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处境心情、学习方式等,考虑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特定的最佳发展期等特点。

在《“番茄太阳”》教学中,顾老师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以童心发展为本色,以学生的语文成长为底色,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推进教学进程。

顾老师没有将童心语文玄虚化、高蹈化,而是扎扎实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语文训练贯穿始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核心价值。从记叙性散文的角度看,《“番茄太阳”》有两大明显的语文知识点:一是双线结构,二是象征手法。这两大核心知识点在教学中都要落实。但是,不同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落实的路径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一种做法是强行硬灌,生硬地将相关知识搬给学生,学生成了知识的储存舱。顾老师的做法,则由听写明明外貌描写的语句入手,到找出爱笑的语句,品悟这些句子中隐含的明明“笑”的意蕴;让学生默读课文的7~16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将表示明明特点的词语写在旁边,并用“明明是个 的孩子,因为 ”这样的句式来交流,帮助学生从明线的角度建构明明的性情特点。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感悟“我”的心情由“灰暗”到后来的“快乐”,再变得“温暖”这一暗线,体会“我”的情感变化。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番茄太阳”,让学生明白“番茄太阳”在文中不同地方的含义,领会题目中加引号的“番茄太阳”意思,弄清“番茄太阳”的象征意味。

在落实课文的这些核心知识时,顾老师没有在概念术语上故弄玄虚,而是随文学习,做到“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

显然,顾老师一步一个台阶,将童心语文落到实处。她坚持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理解程度、表达能力和接受程度,确定课堂交际目标、教学内容;坚持针对性原则,考虑学生的思想水平、精神状态,根据交际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坚持灵活性原则,考虑学生的处境心情,根据学生的心态,确定教学内容。这样,充分体现了童心语文的魅力。

当然,童心语文并不是没有思想教育。促进儿童的成长,不只是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还有他们思想境界的提升。顾老师非常重视儿童的思想成长,强调顺其自然、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在课堂结束前,顾老师举重若轻,通过“除了明明,课文中你觉得还有谁也是‘番茄太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明明的爸爸、妈妈、捐眼膜的好心人、作者卫宣利阿姨都是“番茄太阳”。这样,使学生深受感动,意识到可以将“番茄太阳”作为自己心中的明灯,不仅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凭借童心语境,营造自主成长的乐学氛围

童心语文强调要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绿色的教学生态。这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在课堂交际中,师生之间呈现出的人际关系对言语表达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往往会引导双方对彼此发出的信号在心理上产生定向反射,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意愿去理解话语。在童心语文中,师生关系作为课堂交际的语境因素,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顾老师认为要“理解、接纳儿童文化,搭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给予儿童在自己的文化中充分、自由表现的机会,不断收获并丰富语文体验,引导儿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教学中,顾老师总是适应、接受、理解、尊重、欣赏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活生生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来看待,把真爱献给学生,促进课堂交际的和谐发展;尊重学生的愿望,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同学,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善待后进生,耐心地对待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表扬和期待。这就营造了自主成长的乐学氛围,为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成长提供了条件。

正是建立了平等的民主型师生关系,我们看到,在顾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老师牵着走,而是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给我们带来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比如,品悟明明的“笑”,学生自己找出明明“笑”的句子,读出其中的意蕴,发现同样写明明笑的句子,内涵却不尽相同,就是同样是写明明的笑声,表达的意味也不相同。

童心语文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无“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自由的倾向,也无“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在这里,顾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利用自己的学识优势,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顾老师的教学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民主型师生关系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借助童心语境,重视文本语境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顾老师遵循童心语文的语境要求,一方面重视课堂交际中的学生因素,另一方面也重视教材的文本因素。文本语境因素对课堂交际话题即教学内容有着制约作用。语文教学中游离文本、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出现,就是忽视文本语境因素的制约功能的具体体现。一旦脱离了文本语境因素,课堂教学便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师生的交往便失去了凭借,语文实践就容易出现无序状态。

顾老师的课堂教学借助童心语境,重视文本语境的教学要求,使语文学习有了具体的依托。

首先,根据文体样式要求展开教学。文体是重要的上下文语境因素。学者郭英德认为,早期文体名称的确定多为动词,是与人们在特定场合相关的“言说”行为方式有关。他说:“人们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中,为了达到某种社会功能而采取了特定的言说行为,这种特定的言说行为派生出相应的言辞样式,于是人们就用这种言说行为(动词)指称相应的言辞样式(名词),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地生成了特定的文体。而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正是从对不同文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功能的指认中衍生出来的。”可见,特定的文体是特定交际语境言语行为的产物,是对特定语境的书面格式化。而文体一经产生,又成为表达的语境因素,制约着人们的表达和理解。因此,语文教学要具有文体思维,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具体文体样式来确定。如,散文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个性化的语句章法。很明显,卫宣利所写的《“番茄太阳”》是记叙性写人散文。在文中,作者独特的表现对象是阳光十足的盲人女孩。作者透过这个女孩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思,以简洁细腻的笔触,表现自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美好。

在教学中,顾老师首先着眼于作者的言说对象——盲女明明,通过她的笑和四句问话,让学生感受到她的乐观、好奇、阳光和感恩,理解“我”对生活由沮丧到乐观的情感变化过程。而这一切,都是在对文中词语、句子以及艺术表现手段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这样紧扣散文的文体特点指导学习课文内容,既举重若轻,简洁明了,又层次分明。

其次,紧扣文本,让学生联系文本的前言后语来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如,将课文前后写到的“笑”放在一起品味,将明明一系列问话放在一起比较、品读,将写“我”的“灰暗”“温暖”心情放在一起分析,将前后提到的“番茄太阳”放在一起感受其不同的含义。这样勾前联后、上下相通,既可在比较中发现同一描写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不同的意蕴,又可发现作者构思的巧妙,使文章前后照应、过渡自然。

立足童心语境,激活儿童的人生经验

童心语文十分关注儿童的认知背景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奥苏贝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而教学。”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到决定作用。有大量的研究证实,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效果的重要变量。因此,学生在阅读前是否具有恰当的原有知识,在阅读时能否激活这些知识,影响着他们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的程度。

当学生具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时,教师就要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当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时,教师则应提供支架,补充相关的经验背景,为学生理解和表达创造条件。很明显,学生没有盲童的生活经验,无法体验出明明爱笑语句的言外之意。基于此,顾老师创设虚拟语境,让学生感悟盲童的不幸。

师:明明爱笑,可令人心疼的是她是一个盲童。你们了解盲童的生活吗?

(学生摇头)

师: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我们来体验一下。(配乐讲述)现在,你眼前的世界一片漆黑,你看不见老师,看不见同学,也看不见亲爱的爸爸妈妈。你想在蓝天下自由地奔跑,你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可是,你什么都看不见!你想看跳舞的蝴蝶,想看飞翔的小鸟,你想知道天上的云是怎么飘的、雨是什么形状,可是,你的世界一片漆黑,你什么都看不见!请把眼睛睁开,当你什么都看不见,你还想笑吗?

这样,通过虚拟的想象,幫助学生建立了盲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品悟到这些句子隐含着的明明“笑”的意蕴,对明明的性情特点有了深入的理解。

此外,顾老师还善于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很快理解作者卫宣利的情感变化,认识到卫宣利也是一位具有“番茄太阳”一样品质的人。

综上所述,顾老师的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她所倡导的童心语文的精神实质,在童心语境中促进儿童能力成长、精神成人,值得借鉴。

(责编 韦 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4397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