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静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因此,我们要找准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教学中,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关键处、主题思想入、疑难点、人物关系等入手设计主问题等。只有找准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才能把主问题设计得精巧,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问题;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27-01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阅读,确实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的问过多和学生的答过浅的情况。阅读本来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却变成了师生低效的问答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主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
一、从课文的题目入手设计主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文章内容的窗户。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编入的,其标题是作者或编者细心推敲出来的。因此,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要抓住文章的题眼,这样就能把握整体、点面辐射,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文章的主题。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抓住课文的题目设计主问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思考:“是谁向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结果是怎样的?”教学的最后,教师再提问:“读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主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利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来设计主问题
作者在行文中往往会在文章的关键处有过渡性的语句(过渡句)或是对文章进行概括性总结的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或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或提挈全文,或点明文章的中心。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句来设计问题,能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层次,从而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是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学生很容易找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这时,教师抓住这关键词“神机妙算”来设计教学的主问题:“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題。
三、从主题思想入手设计主问题
每一篇课文都蕴涵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表达某一主题思想。教学时,教师要从主题思想入手设计问题,并加以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来设计主问题:“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毁不灭的又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形成了这样的阅读思路:走近毁灭后的废墟——走进辉煌时的圆明园——烈火中的毁灭——残柱下的沉思。在研读过程中,学生从开始感受到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过渡到圆明园的“不可估量”价值的被毁。这样,学生的情感从最初的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自豪和骄傲,一下子变为对英法联军暴行的愤怒与痛恨。这样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抓住疑难点设计主问题
教学中的疑难点是学生学习的障碍,是诱发他们思维的最佳契机。教学时,抓住疑难点设置问题,不仅能化难为易,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例如,抓住《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教师抓住这一难点设置问题:“‘焦急和‘耐心矛盾吗?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老奶奶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体会到老奶奶内心的情感 。
五、从人物关系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入手设计主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不少的小说。一些小说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同时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教学时,可以从人物关系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入手设计主问题。这样往往更能清晰地理清思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来理解人物形象。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可抓住老班长这个主要人物设置问题:“为了过草地,老班长是怎样照顾我们的?”这样,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梳理人物关系,理顺故事的情节发展变化,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才能把问题设计的精巧,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有问题设计得新颖,才能增强学生阅读的动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真正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