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乃平(特级教师,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华职教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曾任第二、三届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德育教学研究会主任,以及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市职教学会副会长。)
名师出高徒。历经十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但推出了成千上万名技能之星,而且造就了成千上万名优秀的指导教师。“做中学、做中教”,既是日常技能教学的重要特点,更是集中训练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真正产出于教学和训练实践的“技能教学法”,却极为罕见。借助技能大赛平台,组织力量提炼名师的教法,总结高徒的学法,形成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技能教学法”,对大面积提升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对进一步实现“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办赛宗旨,对进一步落实习近平主席“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要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些涉及众多行业关键技能的“名师”,在日常教学和赛前集训中,在“做中教”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技能训练经验。那些学习不同专业的“高徒”,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学习基础,有不同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在“做中学”的实践过程中,品尝了技能训练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以他们作为教法、学法的研究对象,升华提炼出来通过大赛检验的“技能教学法”,必将是生动活泼、容易理解、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教学法。
为了保证“技能教学法”既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分行业攻关。从组织形式上,为“技能教学法”具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提供保证。为了既便于操作,又与技能大赛组织形式衔接,可以按省份分行业组织攻关队伍,由大赛组委会按各省份获奖情况协调,减少攻关行业门类的重复。
以教法研究为例,攻关队伍应由省级大赛组委会领导,筛选出多次获奖并在日常教学中表现较好的指导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此教师所在院校为依托,以技能大赛评选标准、行业技术等级等为依据,参照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稱的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项目标准。由同行业技师、同专业优秀教师、教研人员组成行业攻关队伍。无论教法研究还是学法研究,获奖指导教师、获奖学生均有双重角色,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者。研究过程最关键、最基础的措施是“蹲下去”,在技能训练现场观察。要善于利用现代手段记录训练过程,特别是对关键技能、关键动作的记录,以便反复观察后予以萃取。
对教法、学法的研究,要把握好“学会”和“会学”的关系,强化学习能力训练。在大赛中获胜的技能之星,只代表了他掌握并达到了大赛项目规定的优秀标准。但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技能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今天的技能之星并不代表他五年、十年之后仍能傲居群雄。因此学习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内涵,是从业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是大国工匠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研究全过程中,要注重教与学过程中的“知行合一”,注重“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注重工匠精神在技能训练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技能训练是职业素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涵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安全、职业形象、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观念意识、知识、技术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在教法、学法研究中,要特别注意名师、高徒对德智体美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具体表现为职业精神即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做人”的方向、标准和动力;“智”是职业素养的主体,是“做事”的能力即职业能力(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体”是职业素养的载体,从业者必须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特有职业体能;“美”是职业素养的情感,即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职业审美能力及相应的行为,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历经十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有中国特色、职教特点的“技能教学法”的问世创造了条件。而“技能教学法”的诞生,不仅为技能大赛增加新产出、新成果,而且将大面积惠及全体职业院校师生,使职业教育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