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孝
自2008年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我校已连续十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计算机类和电工电子类(中职组)这两个竞争最为激烈、最具代表性的中职组项目的比赛,并且连续十年所有的参赛选手全部获奖,获奖率达100%。2017年,我校延续了辉煌的历史: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和电工电子这两个大项5个分项的比赛中,我校又一次5组(人)参赛全部得奖,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十年来,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2项,可谓硕果累累。
十年的坚持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打造了计算机和电工电子两个国家级重点专业群,而且也带动了学校全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河南省名副其实的技能大赛明星学校。学校现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一、两个“绿灯”和完善的制度为大赛保驾护航
目前,技能大赛的备赛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从前一年下半年10月份的全省技能大赛到第二年上半年五六月份的全国大赛,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每年都会专门出台大赛文件,加强对大赛的支持、管理和协调。2015年、2016年学校还专门出台《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试行)》和《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关于竞赛补贴标准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不断强化激励机制,以完善的制度为大赛保驾护航。同时,专门成立“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历任校长均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系主任为该系参加赛项备赛的第一责任人。工作小组要制订详细的备赛方案,人员分工明确,各种保障到位。其实,小组成员最担心的就是资金问题,而历任校长的话让所有人都吃了定心丸:“大赛所需要的设备,只要手续齐全,一律开绿灯。”“大赛所需要的资金,只要合理规范,一律开绿灯。”2008年至今,学校每年都采购相应设备用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赛项;2010年,工业产品设计(CAD)和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这两个新赛项对电脑软硬件的配置要求比较高,学校就专门购置一批高端品牌机用于大赛的培训;2012年,学校专门采购最新的网络设备用于大赛;2015年,学校专门采购物联网成套设备用于大赛培训;2017年,学校又专门采购高铁通信和网络安全这两个赛项的设备或软件用于大赛培训。赛前训练期间,学校专门为辅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发放伙食补助,保障参赛学生每天的生活营养。至于赛前外出培训、交流或请专家辅导,只要手续齐全,合理规范,学校领导全部开绿灯。
二、科学的训练方案非常重要
制訂科学、严密的赛前训练方案非常关键。由于当今计算机和电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加上大赛合作企业的不断变化,导致计算机和电工电子类各个赛项的比赛规程每年都随之变化。例如,2017年新增的网络安全和高铁通信这两个赛项无论对选手还是辅导老师都极具挑战性。在时间短、任务重、软件陌生的情况下,学校各参赛系部的大赛辅导小组结合企业和外部信息,制订了科学的训练方案,果断地确定了四个备战阶段,即学习阶段、会用阶段、熟练阶段和创新阶段。学习和会用阶段的重点是基本功训练,熟练和创新阶段的重点是模拟实战训练,而体能和心理素质训练贯穿始终。从每年大赛情况来看,注重考查基本技能,在单位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规定的任务,提高速度和效率,正是中职组比赛的方向和重点,这也符合中职生的学习习惯和技能运用特点。学校赛前特别注重对选手基本功以及技术规范方面的强化训练,这种高度科学性和较强针对性的训练在比赛中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为了保证选手能够在4~5个小时的比赛过程中正常发挥,辅导老师和学生一起每天早晨坚持半个小时的晨练,下午坚持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晚上坚持反思总结;同时,在模拟训练阶段,不仅制订了科学的营养食谱,还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三、优秀学生和辅导教师团队的选拔非常关键
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选手不仅是学校历次选拔赛中的翘楚,也是各个系的专业技术能手。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已经形成“月月有比赛、班班有对抗、人人都参与”的竞赛氛围,一贯坚持“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始终以“技能掌握”为主线,对专业核心课程采取“一体化教学”或“模块教学”方式,专业方向化课程采取“项目教学”,突出学生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每年的参赛选手都要通过层层选拔,不仅要勤奋、能吃苦、坐得住,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当然,这得益于学校和企业共建的“校中厂”和“厂中校”,让学生直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这也是学校设置专业的最大特色,学校2008年至今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奖的同学绝大多数都出自于校企合作共建的特色班级。
拥有高水平辅导教师团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数量适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正高级讲师3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2人,学科及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0余人,“名师工作室”3个。多年来,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学校培养了一批业务水平高、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辅导教师的选拔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赛场上选手在比赛,其实也是辅导老师后台之间的较量。学校先后与思科网络、中德机电、华豫动画、新大陆等公司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和共同培养师资。我校辅导国赛的各位老师不仅是“双师型”教师的优秀代表,且大都出自校企合作的专业,都经过公司和企业的技术培训。
四、校企合作和信息交流不可或缺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信息交流是技能大赛不可或缺的前奏,这有助于了解竞赛规程,准确把握竞赛的重点和细节,确保备战的正确方向,这也得益于学校一贯坚持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办学思路。2003年,学校与思科中国合作成立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共建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展师资培训和课程置换;2006年与德中机电公司合作,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为在华德企共同定向培养学生,德中机电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德中机电实训基地;2010年与河南华豫兄弟动画公司合作共建计算机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专业,为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培养动漫人才;2014年与新大陆和紫光物联公司合作,共建物联网专业;2015年,与企业共建的“富士康云端网络学院”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历年来学校参加国赛的选手都会到上述公司和企业参加培训,在聘请专家到校讲学指导的同时,学校也积极走出去,到职业教育发达的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学习。实践证明,开展这种学习交流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参加十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奖率100%的背后,凝聚的是老牌中专的雄厚实力,凝聚的是师资力量的厚积薄发,凝聚的是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凝聚的是教学质量的内涵提高。在全国技能大赛的舞台上,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必将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