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河南教育

学生职业认知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学生职业认知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宋志强

本文以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样本,分析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习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参考,提出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对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择专业的职业认知现状

调查显示,在入学前,听从父母建议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占44%,通过分析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专业选择的占45%,比较盲目或者跟从同学的选择的占11%。主动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有很高的兴趣;被动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则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分析结果显示,兴趣越高的学生对于职业认知越全面,兴趣不浓的学生对于职业认知则较为片面。这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选的专业感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而对专业缺乏兴趣的话,则会影响对职业的认知以及学业水平。

二、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因素

笔者通过对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3个年级、18个班级、1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目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社会因素

1.经济社会变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得社会大众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认知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对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 的十六字方针。在这样的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期望能够进入公办幼儿园,认为在那里自身才会有更好的前途。不同层次幼儿教育机构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重要因素。

2.大众传媒影响。当下,报刊、书籍、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求知欲望强烈、能够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的在校学生,习惯于通过传媒获取各种信息。调查发现,近1/4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评价来源于大众传媒的影响。

3.同伴群体互动。中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从众心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由于年龄原因,同伴的行为方式和职业选择对于她们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同伴群体的互动或是压力下,毕业生个体很容易放弃自己的主张和价值取向,而选择与同伴一致。在中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超过1/3的学生认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评价受到了同伴的影响。

(二)家庭干预因素

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影响着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学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到父母的期望与要求,甚至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问卷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该专业时,受到父母的影响非常大,听从家长意见的占44%,而最后有关就业去向、就业种类,60%以上的学生都会考虑家长的意见。

(三)学校教育因素

1.专业理论学习对职业认知的影响。主要是对学生学前教育专业说、唱、弹、跳、画等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学前教育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幼儿教育方法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理论上了解了儿童3~6岁阶段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状况。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规律,提高工作目的性、计划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

2.社会实践对职业认知的影响。我校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學前教育专业学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一周,见习结束后学生会进行自我总结,同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加入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对于职业的认知更加全面和客观。

(四)自身素质因素

1.个人特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幼儿教育的认知与个人的理想、兴趣、动机、能力等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在最初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自己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符合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特质。这些学生更容易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幼儿教师后,上课期间气氛活跃、声情并茂,能用自己的情绪以及肢体语言调动孩子们的情绪,得到幼儿的喜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对今后做幼儿教师没兴趣的,大多是认为自己的性格文静内向,技能技巧不扎实,或对幼儿教师职业不太感兴趣,职业兴趣和动机缺乏。

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职业认知也发生着变化。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幼儿教师职业的认知多来自于父母的建议、同伴的生活经验以及入学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她们对于幼儿教师职业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趋势,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二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幼儿园实习的经历,对幼儿教师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意识到幼儿园工作的艰辛以及未来可能要面临的诸多压力。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并伴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对幼儿教师职业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摆脱就业时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为顺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奠定了基础。

三、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对策

(一)加强职业认知教育,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确定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升职业幸福感。

同时,从学生入校开始,学校就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认知,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学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这样的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拓宽学生的眼界与思路。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形成系统有效的生涯规划,为学生提高职业认知、正确进行职业评价与良好择业奠定基础。事实证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越早,越能够尽早消除他们对就业的迷茫与矛盾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得越明确,学生择业的满意度就越高。

(二)强化师范生意识,明确责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工作,应该说责任重大。一定要让学生建立师范生的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责任。平常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让他们明白将来他们要培养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上来,树立起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建立质量监控标准,丰富职业认知课程

办学质量标准是专业办学的灵魂,学校要建立一套学前教育专业的质量监控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监控,让学生知道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学业水平和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引入到学校课程中来,丰富学生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知。

(四)培养职业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当加强并重视择业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这有助于形成成熟的就业意识与正确的职业认知。其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职业心理健康的辅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幼儿教师的神圣使命,努力提升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责编 周继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4495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