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华
[摘 要]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被安置在不同的学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研制也会有较大的不同。这需要教师以学情为基础,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以《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补充,在拓展中丰富诗歌意蕴;紧扣意象,在联系中把握诗歌内核;进行文体转化,在练笔中深化解读效益。
[关键词]古诗教学;基本学情;古诗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071-01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选用了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由于诗词有着独特的创作规律,古诗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被安置在不同的学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研制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深入的了解,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的作品,作者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到深山拜访友人而不遇后,与童子对话的场景。整首诗只有20个字,却营造出旷古清幽的情境氛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却被编者安排在五年级,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研制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呢?
一、想象补充,在拓展中丰富诗歌意蕴
由于诗歌与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在语法运用和语言习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即使是最简单的古诗都应该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基础性工程。但难度不同,引领学生理解诗歌的策略和重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这首《寻隐者不遇》来说,全诗没有一个生字,文字的组合也未能对学生的理解形成障碍。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通过语序调整、内容补充等方式,将原本20个字的古诗丰富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与补充,使得事件本身更加趋向于完整。如“松下”的具体环境、童子的外形和衣着、“言师”时的动作神态、诗人追问时的状态等,都可以在想象拓展的过程中走向丰富。这种基于理解层面的拓展与补充,不仅促进了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更有效地使学生感受到了诗歌所反映的情境。
二、紧扣意象,在联系中把握诗歌内核
进入高年级以来,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诗歌大意的解读已经不再是阅读教学最为核心的内容。而对于相对简单的诗歌,教师应该顺应编者的编排意图,向学生传授其他的解读诗歌的策略。其中,借助意象解读诗歌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以这首《寻隐者不遇》為例,在学生初步理解大意之后,教师引领他们进行辩论:贾岛究竟有没有遇到隐者?很多学生会认为没有遇到。此时,教师则引领学生转换视角,重新关注诗歌:圈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交流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凸显出“童子、松下、药、此山、云深”等几种景物,随后要求学生紧扣这些事物,探寻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特征。学生凭借自己原始的词语积累,纷纷交流:清秀脱俗、眉清目秀的童子,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松树,雄伟秀美的山峰,纯净缥缈的白云……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很多学生逐渐意识到,原来诗歌所选择的这些事物其实正是这位隐者精神和气质的象征。随后,教师再次引领学生关注贾岛究竟有没有遇到隐者。学生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而知性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遇到,但在精神上他们已经相遇了。
如此借助诗歌景物意象来进行诗歌内容的解读,就完全摆脱了中低年级紧扣诗歌表面语言来理解其大意的尴尬,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到诗歌的内在意蕴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文体转化,在练笔中深化解读效益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语用”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开掘教材文本的语用资源,为学生创设多维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体形式的改编——将古诗改写为一篇一般性的记叙文,丰富诗歌中人物的细节表现,是很多教师常用且最富效果的语用训练形式。
教学《寻隐者不遇》时,教师决不能将文体形式的改写异化为简单的大意翻译,而是要将教学板块中引领学生想象拓展以及紧扣意象深入感知的内容融入文体改写中来。对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诗歌原本的内容为中心价值点,合理规划对人物细节的想象,艺术设置对古诗意象感知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改写的内容成为一篇细节丰满、情韵充盈的优质散文,在历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把握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才能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更好地走进诗歌的内涵世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编 刘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