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亚
近年来,教育理念不断变革,促使教育活动从理论性教学逐渐向实践性教学转变。中职学校在提高语文课程教学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实现深化理解。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需要做好活动设计与组织,依照具体的方案在课程教学中予以落实。笔者结合实例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设计流程以及活动的组织展开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中职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合理的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交互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语文实践教学,将其从理论化的教学模式转化到实践教学上。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参与主体,教师则是指导活动开展的组织者与规范者。在活动中只有实现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才能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交互环境,为语文教学奠定基础。所以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遵循交互性原则,达到师生交互、学生交互的目的。
第二,以生为本原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凸显出来。
第三,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即涵盖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也必然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将语文课程的相关知识、素养等融合进来。
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以“传说中的神话”为主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明确活动目的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根据活动性质、内容的不同,具体的目的又有所区别。因此在进行活动的设计时,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活动的目的。以“传说中的神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在中职语文“神话”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展开,教师可以在《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这几篇课文的教学之前进行实践活动。活动目的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锻炼。第二层次: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锻炼。第三层次:对学生的表述能力进行锻炼。
(二) 设计活动流程
在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来构建活动流程。结合上述的三个层次的活动目的来对应设计活動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针对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几篇课文进行阅读。然后对每篇文章的主题大意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理清故事脉络,再对比这几篇课文之间的相似之处。
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阅读之后,就需要针对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设计实践活动。在学生理出的故事脉络和情景顺序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编写剧本作为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结果自主选择角度,重新编写一个全新的神话故事,并且要和几篇课文中的某些情节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在学生完成了剧本编写之后,教师就需要根据锻炼学生表述能力这一目标,组织课堂表演。即让学生进行分组(4至6人一组),每个小组成员对组内的几份剧本进行评比,投票选出最佳剧本,然后分配角色,依照剧本内容到讲台上进行脱稿表演。
上述三个阶段的活动并非一两个课时就能完成,因此教师在实践时可以选择分阶段进行,集中多个课时来进行活动,或是选择课余空闲时间进行活动。
(三)设计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完成之后,活动评价的环节必不可少。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突出实践活动的主题重心,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在评价设计上,需要将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阶段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每个阶段完成之后,对这一阶段中的学生表现、总体成果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在下一阶段中改进。例如,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就需要有三次阶段性评价。在三次阶段性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性评价,针对活动全过程作出评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整体性的建议。
三、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教师在设计好活动方案之后,就要组织实施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灵活选择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传说中的神话”综合实践活动。
(一) 组织学生阅读
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是阅读几篇神话类课文,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我国神话人物的形象集合,例如,家喻户晓的伏羲盘古、脍炙人口的孙悟空,通过这些形象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让学生阅读《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几篇课文。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让学生记录相关信息,并且要将几篇课文对比起来阅读,找出异同点。从课文中学生就能发现,不论是中国神话还是外国神话,都涉及人类世界的创造。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总结归纳,指出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同时也提出其存在问题的方面。
(二) 引导学生写作
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新剧本的写作。由于中职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剧本类型的文体格式,因此在写作上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对剧本的格式进行简单介绍,将条式结构和团块结构这两类常规结构结合,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向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参照剧本范例进行新剧本的编写。在学生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出现格式错误、写作问题的学生可以适当点拨,以便让学生能够尽快完成剧本的编写。学生完成剧本写作后,教师可以针对自己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出评价,以便学生对剧本进行修改,为后续表演做好铺垫。
(三) 组织学生表演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依照座位关系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每个小组自主展开剧本的讨论,从中选择最佳剧本进行表演。各小组然后根据剧本内容分配角色,若角色不够,则没有角色的学生担任旁白。若角色富余,则可以邀请其他小组没有角色的学生加入。教师待学生分配好角色,熟悉了台词之后,就可以随机抽点小组到讲台上进行脱稿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记忆力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表演中对台词进行准确清晰的表达。学生完成表演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台词表达、剧本情节等作出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 实践活动总评
以上各环节都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实践活动进行总评。基于以上三个环节的阶段性评价,教师可以先让每个小组成员对组内剧本的优劣作出自评,然后小组成员再对小组的表演进行自评。教师在各小组自评的基础上,再对全班情况作出整体评价,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与不足,重点是要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在阅读技巧、写作方法、口语表述、情境表演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确保学生在语文课程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
(责编 李晨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