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 要]写话是习作教学起步阶段。目前的写话教学存在机械僵化、枯燥教条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写话失去了儿童的本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语言的本真、儿童的本真、情境的本真,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放飞自己,张扬他们的个性,促成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写话教学;本真;语言;儿童;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83-02
近日,我观摩一节二年级的写话课教学。教学的课题是《吹泡泡》,其程序大致如下。
首先教动作。教师请几个学生到前面讲台演示拧开泡泡甁的过程。学生演示,教师强调大家观察每一个动作。学生先是拧开瓶子盖;然后拿出泡泡杆,蘸一点泡泡液,放在嘴边;最后轻轻一吹。教师相机板书:“拧、拿、蘸、放、吹。”
其次看颜色。老师拿出泡泡杆,边吹边指导学生:“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泡泡都有哪些颜色。”“红色”“紫色”“黑色”“蓝色”“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学生把平时学到的词语一一说出来。教师把这些词语板书到黑板上,并相机评价:“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如果把这些词语运用到我们的写话中,我们的语言就更美了”。
最后教想象。“同学们,下边我们请五位同学到前边来吹泡泡。泡泡都像什么呢?大家要大胆地想象哦。”随着一串又一串泡泡的吹出,学生们个个欢呼雀跃:“哇!真好看!”“泡泡落到我身上了!”“李晓飞吹得泡泡真大!”也有学生只吹出一串串清水而吹不出泡泡的,大家便替他着急:“慢慢吹,慢慢吹!”一阵热闹过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都像什么呢?”“像一串串葡萄”“像糖葫芦”“像苹果”“像弹珠”“像小朋友的脸蛋”……学生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教师也一一给予肯定:“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着便把这些想象的关键词板书到黑板上。
教学完毕,教师指着黑板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写吹泡泡,要抓住动作、颜色、形状,并展开想象,这样就能把这次写话描写得既生动形象,又有条理了。”
最后,全班学生的写话大致是这样的:
今天老师教给我们吹泡泡。吹泡泡时要先拧开盖子,拿出泡泡棒,蘸上一点泡泡液,然后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泡泡就出来了。它们的颜色有红的,有紫的,有五颜六色的。泡泡有的像一串糖葫芦,有的像苹果,有的像葡萄,真好看!
每个学生都写得通顺、流畅,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有大胆的想象。可是读来却让人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这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儿童的语言吗?这应该是写话课所达到的目的吗?这对学生的写话训练究竟意义何在?写话课的终极目的只是让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完成一篇完整的模板一样的写话练习吗?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教师仍然以“一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习作,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一放,学生的语言就不优美了,学生的想象就不丰富了,学生的文章就没有章法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如何能写出天真、好玩、有意思的文字呢?
如何打破这种一板一眼式的习作教学的魔咒,课后,笔者和执教老师、听课老师进行了专题研讨,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一、回归语言的本真
泡泡果真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的吗?它们的样子真的像葡萄、像苹果、像糖葫芦、像小朋友的脸蛋吗?是真实的想法,还是天马行空、人云亦云的言说呢?这不由让人想到在教学《秋游》一文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的像一群白兔,有的像几只绵羊。白云还会像什么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像老虎”,“像狮子”“像大象”“像老鹰”……在教学《云房子》时,对“天空还会什么样的云房子”的回答:“像大马一樣的云房子”“像教室一样的云房子”“像萝卜一样的云房子”……就像回答泡泡像葡萄、像苹果、像糖葫芦、像小朋友的脸蛋一样,完全没有思考,没有观察,没有合理的想象,有的是顺着别人的语言脱口而出,有的是模仿课文的词语接力,有的是无中生有的虚假。
让我们看看萧红在《火烧云》中对云的描写:“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正是身在“云”的氛围之中,而且基于了持续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上合理的想象,作者才能把云描绘得如此惟妙惟肖,有了自己的个性,让人读来如临其境。
而类似“一串串葡萄”“一个个大苹果”“像狮子”之类的想象,有的不切合事物的本质,有的则是模仿例文的信口拈来,大都是学生迎合教师的“想当然”的语言。看来,要想回归语言的本真,只有让学生回归到课堂的氛围当中去,记录在课堂上真实发生的语言。如课堂上学生不由自主发出的感叹:“哇!这几个泡泡连在一起了,多像妈妈给我买的糖葫芦呀!我真想啃一口。”“泡泡落到我脸上,一下子就炸了,凉凉的,好舒服啊!”这才是避免学生假话、套话的有效途径。
二、回归儿童的本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是这样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求就要低。宋代谢枋得编写《文章轨范》中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胆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王荣生教授也曾说:“写什么都可以,怎么写都可以。”
低年级儿童刚刚练习写话,要让他们“胆大”“写什么都可以,怎么写都可以”,就要真正让他们回归到儿童的本真,不苛求他们面面俱到。这才是指导他们“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的有效方式。endprint
鉴于这个原则,研讨组的教师提议:教师指导学生之后,可以放手让每个孩子去玩,去吹泡泡,可以自己吹,小组在一起吹,可以比赛泡泡的大小,可以比赛泡泡到底谁升得高……总之,课堂形态愈丰富,愈能激发学生的表达的欲望,愈能展示儿童的天性。同时,在玩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这些事物,把自己最想表达的写下来。这就做到了写什么都可以,怎么写都可以。学生也就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我和同位李晓飞比赛谁吹的泡泡大。只见他拿着泡泡棒,小嘴撅得高高,轻轻地吹,好像一使劲,泡泡就会爆炸似的。最后,他的脸憋得通红,终于吹出了一个像西瓜那么大的泡泡。周围的几个同学都围过来欣赏呢!”
……
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这样谈自己的写作:“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对于儿童来说,能用自己的笔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岂不也是乐不可支的事情?这对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无疑是一剂良药。
三、回归情境的本真
由约翰·D.布兰斯特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一书中指出:最起码的是,他要知道所学的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运用的条件是什么。叶黎明教授也指出:“知识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有效运用,是因为学习者缺乏这类有条件的知识。而获得条件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把知识拓展到最初学习时狭窄的情境之外,拓展到生活真实的应用情境中,反复实践。”
本课的教学,教师教给了学生一系列的知识:动作、颜色、形状、想象等。如何不让这些知识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让它成为被学生运用的知识呢?那么,“把知识拓展到最初学习时狭窄的情境之外,拓展到生活真实的应用情境中,反复实践”则可以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不再认为“写”是教师强加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作业,让他们不再认为“写”是无趣和无聊的。
基于此, 在学生的课堂活动之后,应该再设计一个再現学生吹泡泡生活场景的环节。这样,就能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广阔的生活之中,拓展了写话的外延。教师可这样引导:“同学们,每个人都有吹泡泡的经历,你的经历肯定和其他人不一样,能把你们吹泡泡的有趣场面用文字写下来,展示给大家看吗?”
于是,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 “在广场上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吹泡泡”“在课间和同学、老师一起吹泡泡”“吹泡泡比赛”“看吹泡泡表演”,等一系列的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就展现在学生眼前了,学生的写话也走向开放性。
实践证明,只有引导学生回归到生动、多彩、多元的生活情境中,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他们才会产生倾吐的欲望,才能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写出的生动、真挚、活泼文字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运用到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还可以让写话情境化、真实化,以期达到知识向能力的成功迁移。
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强化了本堂课所学,而且无形当中指导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凡是新鲜有趣的事物或者感受都可以记录下来,都是写话的素材。这样,不仅消除了学生对写话的畏惧心理,解决了“千人一面”的雷同问题,也解除了学生“无米之炊”的烦恼。
(责编 韦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