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家相当著名的店铺叫老通城。它的名号,在汉口,几乎无人不知。老通城的豆皮,也是最受武汉人欢迎的小吃。”作家方方在2020年3月17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老通城创始人叫曾厚诚。他的长孙曾宪德,于2016年将家族的往事和曾家百年创业史记录下来,集成《汉口老通城曾家》三部曲:创业、救亡和再生。在这部小说中这样记载:“商号名称:老通成;店址:大智路三号;营业种类:汤元面粉熟食;资本金额:一百万;会员人数:39人;理事长:曾广诚。”其中,主人公曾广诚的原型即是曾厚诚。
“通成小吃”开张
曾广诚,出生于汉阳永安堡九真山义田湾的一个贫农家庭。1905年,20岁的曾广诚和他的哥哥曾广智、堂兄曾广瑞一起来汉口谋生。他先后在蜜饯作坊做工人、在茶园当茶房、挑担卖汤圆,还经历了跑船的江湖之险。
1917年,增加了本钱的曾广诚,下决心尽快自立门户。他在大智门附近的横街上,如愿租下了一幢两层带平台的砖瓦楼。这栋楼房离大智路街角不远,但有些“背”,后门与贫民区杂乱的板房接壤。曾广诚把全家安排住到楼上,楼下用来开饮食店。
曾广诚成为汉口第一个在吉庆横街开饮食店的人。“通成小吃”在1917年春季开张,“通成”寓意为通达成功。“通成小吃”品种有大汤圆、小汤圆、米酒、稀饭、馒头、豆沙包、清汤面、榨菜肉面,客人花费不多,就可以吃饱,果然客人纷至。
小店经营宝典:舍得
曾广诚在这条背街上开业,竟然生意这么好,启发了一些人。第二年,这条街上便陆续冒出了几家新的饮食店,规模和他差不多,卖的东西也大同小异。曾广诚认为要了解对手的优劣,认真想出办法来。他于是悟出了第一个经营妙方,要舍得给“他们”吃。要给多些,有赚就行,有些时候不赚也行。舍得舍得,要舍才有得!
同时,曾广诚越来越感到,开饮食店选一个好的大师傅太重要了。
事实证明,舍得给顾客吃,少赚了,但客人得了实惠,回头客就多了。传开名声后,来的人还真多起来。曾广诚这一招收效后,“通成”的客流渐渐占了上风。以后“舍得给他们吃”成了曾广诚教育店员的口头禅,成了他一辈子的经营宝典,是他那看似简单却很难真正学到的成功秘诀。
曾广诚自己身兼老板、厨师、管家、茶房四个角色,他曉得扬长避短。见另一家的包子做得比自己好 ,便不在包子上过多较劲。
其实曾广诚还有生意人明知却很难学到的要诀:做好生意要先做好人。他相信关公老爷的江湖义气是经商的保障,而诚信、公正是真正的生财之道。他很强调“吃的东西一定要干净!”很自觉地注意店内外的清洁卫生,碗筷当着顾客的面从蒸笼中拿出,大堂中点有驱散蚊蝇的香炉,这些都在顾客中树立了口碑。
但像所有的小店一样,“通成”生存了几年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利润只能勉强持平,因无力扩大经营,只有艰难地徘徊。亏了朋友帮忙,在1921年赛马最红火的秋季到来前,很艰难地帮他在“华商跑马场”承租到一块无数人垂涎的、用于摆摊的地皮。这相当多了一个门面,营业额一下翻了一番。
在“华商跑马场”,曾广诚偶遇了之前“田记蜜饯作坊”的管家田贵义,落魄的他来曾广诚的摊位上买炒饭,曾广诚随即聘请他来做“通成”的管家。田贵义诚恳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棋,就是埋头经营,慢慢添加品种、扩大经营、积攒本钱。第二步棋,一定找个大点的、位置好的像样门面,打出一个自己的招牌小吃。第三步棋,就是聘请名厨高手,经营筵席,做大做响。选什么风味,一要看汉口人的口味,二要看请到的是什么样的厨师,量体裁衣。”
田贵义这番筹划,竟就此铭刻在了曾广诚的心里,成了他一辈子的发展大计。当下曾广诚不再焦躁,懂得眼前应稳扎稳打、下好第一步棋。不久“通成”就成了吉庆街上最受欢迎的小吃店。
然而,1927年5月后,武汉经济开始全面瘫痪,大部分商店都停止了营业,曾广诚的“通成”也撑不下去,只好关了店门,给工人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放了假。
“通成饮食店”和它的新品种——豆皮
1929年3月,桂系军阀被赶出武汉后,曾广诚想重操旧业了。
他听说离自己现在住处不足百步远,靠近大智路口的中山路旁,一排即将完工的三层楼临街门面房要对社会招商。这是处于正街的上等门面,这排商铺对着大智路、北平街、天津街、界限路、中山路、五个街口。虽说“通成”停业了一年多,但他元气未伤,本钱还在,他想,汉口市面不会永远那么萧条,如果能租赁到其中的一个门面,他就要在那里开个“通成饮食店”,那地段前景不可限量,他的梦想就可能变为现实了。
很快曾广诚花钱登报启事,并挂出了招牌。“通成”开业的前一天晚上,曾广诚带妻子静娴和儿女们一起(大女儿曾昭萍,二女儿曾昭瑛,三女儿曾昭琳,小儿子曾昭诚。排行第四的大少爷曾昭舫,因为在汉阳读书没有参加),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在即将搬离的老屋吃饭,曾广诚禁不住对子女们说着自己的梦想:“爸爸没有文化,可我不让你们没文化!我做梦都想你们个个上大学,给我们曾家戴回五顶方帽子!”次日,“通成饮食店”正式开业。
1931年武汉水灾后,武汉的餐馆和小吃店像遭了瘟疫,一家接一家地停业或倒闭,唯独“通成”办得红红火火。那年竟成了曾广诚事业猛进的一年。在大水退尽后不久,曾广诚就去登门、还清了所有赊欠。这一下让他成了商界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的诚信君子。让“通成”在汉口声誉大振。
曾广诚眼下心里想着两件事,一是拿出个打得响的品种,二是要物色好厨师,让他的餐馆升级。哪种卖得好的小吃能推出来做招牌呢?当时“冠生园”的鱼生粥,新市场专卖面食小炒的保定馆子“满天星”的疙瘩汤、花素锅贴,武昌的“文华姑嫂饼”,武昌青龙巷的“谦记牛肉”……有名的小吃多得很,而且都是独家有,而他们名声最响的有莲子汤、锅贴和包子,都算不上独步江湖。看来,“新品种”和“好厨师”真是当务之急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1932年秋,“通成饮食店”终于推出了一款新的颇受欢迎的小吃品种:豆皮。包括他自己在内,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品种将会在十几年后让“老通成”成为名扬四海的饮食店,大半个世纪后跻身为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远超过他能想象的境界。
如果让他回顾“豆皮”和他的缘分,他一定会觉得,那简直偶然得像是天意。
那是个星期天,他、田贵义和儿子曾昭舫三人谈论起曾吃过的“豆皮”,曾广诚想着这能不能翻出什么花样。曾昭舫马上接过话说: “不用想的,王府口就有家卖豆皮的,做得很好吃。”
一周后,曾广诚叫上曾昭舫带路,喊上田贵义,去武昌吃豆皮。在“杨洪祥豆皮”店,曾广诚等三人吃完没有馅的“蛋光豆皮”,发现果然如听到的那样,很是爽口。
次日,在武昌“杨洪兴豆皮”店里,曾广诚遇到了因家中遭遇水灾而背井离乡找活干的纸坊人胡光汉,他曾是白案厨师,家里两代都是开豆丝作坊的。曾广诚一听他会做豆皮,忍不住喜在心里,胡光汉就这样被曾广诚聘用了。不久,“通成”开始供应豆皮和豆丝。谁也没料到,此举竟从此揭开了武汉“豆皮”小吃登上大雅之堂的序幕。
下半年,店里又来了个咸宁人章师傅登门求职,诨名“章狗子”,极善煨鸡汤。从此“通成”又多了另一个重要品种“瓦罐鸡汤”。没想到受到的欢迎程度几乎盖过当时汉口最有名气的“佘胖子煨汤馆”的“八卦汤”,成为供不应求的品种。时常每天都要卖上百只鸡。
豆皮和瓦罐鸡汤受到欢迎,一下就把“通成”的名气又拔高了一截。随着新品种不断地增加,鸡汤和酒菜的推出,“通成”的档次明显提高,利润也在上升。
一切均按曾广诚的期望在发展。到1933年,凡外地来汉的客人,十之七八知道武汉有家“通成”。 然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因武汉的沦陷,“通成”再次被迫关闭。
儿子助力 走出怪圈
1946年2月,旧历灯节前,曾被侵略军占据过七年的老店“通成”终于重新营业了。大招牌上写着:“老通成食品店”。曾广诚肚里没多少文墨,可一个“老”字加得无人不拍掌称绝,点出了店的资历和根底,炫出它在汉口的深厚底蕴,张扬着还欲继续开拓的雄心。汉口人一看,就能勾想起那已茫茫逝去的岁月沧桑。然而现实仍给了他太多失望,“老通成”并不像他希望的那样每日宾朋满座, 刚迎来胜利的人们大多手头拮据,生意一时难有多大起色。
1946年,儿子曾昭舫拒绝接受到“汉阳兵工厂”当技术员的安排,对外借口说要帮年迈的父亲重操旧业,恢复生意,决定暂时留在家里。曾广诚倒是十分开心,终于有兒子继承他的事业了。
但曾昭舫对待父亲的生意只是他应付形势的权宜之计。餐馆的运作很难提起他的兴趣,他从不主动过问生意的事,特别是半夜餐馆收场后,正是老板要盘账出纳、调整战术之时,曾昭舫却很少参加,时常径自去睡了,这让曾广诚相当失望。
曾广诚再也忍不住了,便常在无人时拉下脸来斥责他。母亲静娴也来规劝曾昭舫:“你爸爸本钱比不上以前了。八年抗战下来,底子都熬干了,什么都是从头又来。你看他辛辛苦苦,人都累缩了。眼下比民国十八年刚开张时强不了多少。你爸爸老了,你小弟又没有消息,我和你爸爸不指望你,指望谁啊?”
曾昭舫懂得父亲的难处了,他开动了脑筋,父亲的经营方式实在是过时了,他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帮父亲走出增值缓慢的怪圈。
曾昭舫从“从不过问生意”的母亲那里,学到了最重要的生意经:“做生意要靠‘面子 做的!靠关系做的!”他想起了自己的关系,同学。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同乡会”“校友会”经常能帮助他们在落入无助的艰难境遇时,给予他们及时雨般的互助,甚至能迅速解决就业、居住、救急资金、创业途径等大问题。
此外,曾昭舫帮曾广诚买回了冰箱和冷柜,让生熟食品备料保鲜得到了极大保障。曾广诚又购进冰块,再次推出“赤豆刨冰”,大受欢迎。顿时老通成整日里顾客盈门。曾广诚趁机又将老通成营业扩充到了二、三楼。
有了曾昭舫的支持,曾广诚放开了手脚。老通成的营业量倍增。除原有品种外, 不久,他又聘请了颇有名气的广东师傅,增设了广东卤菜,均供不应求,不到1946年年底,规模上已经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曾昭舫见父亲劳累,又想把自己新的经营理念用在老通成,便主动担当起了老板的职责。他开始对卫生挑剔,要求厨房干净不留油垢,厨师店员个人要讲卫生,大堂里收拾桌面、地面要快,要对客人干扰小,他又要求店员们对人说话时要面带微笑……
有一天,书法家杨树谋先生来喝鸡汤,临走前大声发表感慨,说“老通成”的店员有风范、懂礼貌,还答应免费为老通成挥毫书写招牌。“老通成”的招牌匾额为店面增色不少。
为了提高菜肴质量,曾昭舫进而对供菜商贩进行精选淘汰。如此不久,餐馆的整体质量都得到了提高,酒菜营业额明显上升。几位大师傅背地里都对“小老板”的管理成效称赞不已。
“豆皮大王”诞生
曾广诚这么快从困境走向兴隆,离不开儿子曾昭舫的努力,所以他特别尊重儿子的每一个意见。
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做豆皮的师傅不在,所以“通成”豆皮一时暂停了供应。
曾广诚和曾昭舫想到了过去比“通成”做的豆皮更好吃的豆皮店? “美味春甜食馆”,筹划着把当时做豆皮的“高厨”高师傅重金挖过来,推出一个“名吃”招牌。
数日后,曾广诚如意挖来了摊豆皮的高手高金安师傅。一则是精诚所至,二则“老通成”在武汉三镇的口碑已在餐饮业中居首,三则“老通成”所处地理位置汉口人皆向往之,四则高师傅与曾广诚性格相合、志向相投。
高师傅来“老通成”后,又对曾昭舫的诚恳和不同于一般商人的见地深为佩服。他很赞同曾昭舫说的要“步步都做得最好”,精心研究了豆皮的配方、馅料和火候,暗下决心,要展现出自己全部手艺和才能。他要求,在当时的天气,大米要浸泡七八个钟头;绿豆要泡三四个钟头,去壳、去砂。在他看来,这是最要紧的,一斤大米成浆后是一斤十二两,要卡准。多了、少了都会让皮厚薄不匀。皮厚的地方难熟透,吃起来会有豆腥气;皮太薄的地方反倒炕成焦脆,吃起来伤口。配馅料上,他将浸泡洗净、已经去蒂的冬菇丁、水发玉米等下水煮熟、捞起滤干,烧热油锅,倒入玉兰片,翻炒、焖熟。然后将他头天卤成捞出、晾干后又切成豌豆大小的瘦猪肉丁、猪心丁、口条丁、猪肚丁并虾仁、冬菇丁等一起下锅翻炒。
香味从厨房飘出,连从巷子内过路的人都忍不住驻足窥探。一个在武汉留芳半世纪并誉满全国、声飘海外的著名小吃问世了!
但几天后曾广诚发现,新品种推出后,增加的新面孔并不多。
“我看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没有名气,不知道我们与‘杨洪祥‘美味春比强在哪里、强了多少。我们如果要让豆皮家喻户晓,就要做广告、登报纸!”曾昭舫说道。
1947年元旦刚过,“豆皮大王”以及“瓦罐鸡汤”的霓虹灯广告,就在“老通成”三楼醒目地挂出,无论从大智路、天津路还是从中山大道上下两个方向,很远就会跳入路人的眼中。
几天来,“老通成”的廣告成了商家议论的主要话题。大智路口一下就变得豪华高档,仿佛公然在向上边江汉路、下边车站路灯红酒绿的老商业中心挑战。
但曾昭舫的手笔还没完结,他又与《汉口新闻报》签订了一份协议,由报社专门就“老通成”的豆皮在市内外进行连篇报道,并推出一个“谁买报、谁就可凭当日《汉口新闻报》免费品尝老通成豆皮”的活动。若报社因此盈利,将和曾昭舫四六分红。
没有几天,《汉口新闻报》和老通成便形成双赢。报纸销量大增,甚至脱销。结果曾昭舫不仅未蚀本,还得到了报社的分红。拿着报纸上门的客人十有九个吃了小份还想吃整盘,吃过瘾, 回去又成了义务宣传员,把对“豆皮大王”的赞扬带到大街小巷。
自此,“老通成”人气大大旺盛,冲着“豆皮大王”来的客人成十倍增加,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武汉各色人等,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一般市民,几乎人人都至少要去品尝一次。外地旅汉的客人在“如雷贯耳”中,也都必然一顾。“老通成”每天的豆皮都卖出到千盘以上,有时甚至卖出几千盘!
“豆皮大王”的美味飘香很快越出了武汉,向东西南北扩散。
这个曾昭舫自封的“豆皮大王”居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成了真的了!自此,“豆皮大王”的神话诞生了。在中原大地,竟开始流行一句话: “不到老通成,不算到汉口。”
曾广诚一生正派为人,在武汉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对于子女的教育,他传授的第一条家训就是“诚实”。1952年底,大女儿曾昭萍接到调令,将调赴北京任铁道部人事局长。她回家将消息告诉了父亲,曾广诚说:“昭萍,爸爸想了好多天,已经想好了,你临走前帮爸爸办一件事:我要把‘老通成交给国家。”1953年,曾广诚在午夜因脑溢血突发去世,享年68岁。
此后“国营老通成餐馆”的大招牌醒目地展示在大智路口,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1958年,毛泽东主席两次亲临“老通成”,品尝了三鲜豆皮,他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
20世纪70年代中期,招牌成“老通城”了。而千万顾客也不把这当成一回事,无论“老通成”还是“老通城”,他们青睐的都是它的王牌豆皮。“老通城”则继续着它的传奇和神话。之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叶剑英、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都到过“老通城”。而武汉招待身份尊贵的来汉外宾时,最后一道压轴的菜一定是“老通城”的豆皮。
注:摘编自《汉口老通城曾家》三部曲:创业、救亡和再生。 整理编辑/张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