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雄 李会明
摘 要:“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民族节庆活动,楚雄彝族“火把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该文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楚雄彝族“火把节”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借助“火把节”传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遇到了瓶颈;对市场有度开发,深度挖掘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价值,打造原生态休闲体育品牌,形成“火把节”体育文旅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火把节 传统体育文化 休闲体育 开发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a)-0222-03
Abstract: "Torch festival" is the biggest national festival of yi nationality, and "torch festival" of chuxiong yi nationality is called "Oriental carnival".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torch festival" of chuxiong yi nationality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ocumenta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has encountered a bottleneck with the help of "torch festival"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f yi nationality and develop the tourism market in a proper way. In this way,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yi nationality can be deeply explored,the original ecological sports leisure brand can be buil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rch festival" can be found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orch festiv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1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楚雄彝族对“火”有着特殊的理解和崇拜,认为“火”是吉祥之物,“火”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为了表达对火的崇高敬意,彝族先民将每年农历6月24日定为“火把节”。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政策感召下,彝族人民陆续搬离生活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向坝区聚集,历经变迁,云南楚雄成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彝族“火把节”也被赋予了新的传承发展使命。如今,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把节”成为彝族最具民族特色、最盛大的节庆活动。为了感谢党的好政策,缅怀先民,彝族“火把节”规模不断增大,节日内容不断丰富,同时也更具传统体育文化内涵;节日期间,白天举行盛大的祭祀彝族先人活动,晚上男女老幼则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用最淳朴、最原生态的方式感谢党的政策、祭祀祖先、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2 楚雄彝族“火把节”活动演变
2.1 “火把节”传统活动的发展
楚雄彝族先民居住在南诏国的哀牢山、无量山北部高寒山区,常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彝族先民思想相对落后,加之居住环境极为恶劣,凶险奇异的自然现象让他们感到害怕,便通过不断燃烧柴火来照明,通过舞蹈来驱散心理恐惧,希望能得到火神的庇佑,安慰自己的心灵。从宗教信仰角度看,彝族敬重火神,坚信用火可以召唤出火神,火神能够为族人驱赶妖魔,让族人远离病痛,护佑族人繁衍昌盛。原始的生存诉求演变出了彝族“火把节”。历经沧桑,在口口相传和心手相傳下,使得“火把节”期间的毕摩祭火、跳左脚舞成为彝族亘古不变的原生态文化。每年如期而至的火把节,待祭火仪式结束之后,彝族同胞将举行狂欢之夜,围着篝火,里三圈外三圈,在芦笙伴奏下,喊着号子,一起跳左脚舞,跳累了喝几口彝族苞谷酒,继续跳。如今的“火把节”,毕摩祭火、跳左脚舞仍然是保留的节目,尤其是篝火舞蹈更是将节日推向高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彝族同胞一道载歌载舞,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充分展现了民族大团结。
2.2 “火把节”民族文化资源深度开发
2.2.1 开展彝族传统体育活动
火把节期间除了传统左脚舞和祭祀活动之外,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例如打陀螺、磨担秋都是彝族民间健身娱乐项目,在楚雄州的很多地方有许多打陀螺的高手,最初,人们只是将其作为娱乐活动,而如今,彝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不断提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自觉性不断提升,主动将传统体育活动也融入“火把节”活动中,并开设了相对应的比赛项目。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为更多人提供了参与及体验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2.2.2 展示彝族传统刺绣
刺绣原本是彝族人民缝制服装的一种活动,彝族女性自幼爱美,有佩戴饰品,将生活中发现的美丽图案绣在服饰上的习惯,例如鸳鸯、凤凰、龙、花朵等。在楚雄民间有着很多的刺绣高手,她们缝制的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为了推广彝族刺绣,“火把节”期间也会有很多的刺绣表演,活动主要在彝人古镇举行,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刺绣活动,活动组织方、楚雄州妇联会在“火把节”期间,通常要组建一支由民间刺绣高手组成的队伍,进行现场刺绣技术、刺绣方法、图样作品以及缝合技术表演和作品展示;活动组织方也会邀请游客参与体验活动,以此让更多人了解彝族刺绣文化,推广更多更好的刺绣作品。
2.2.3 推广彝族文化旅游资源
彝族原生态“火把节”是一项包容性极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实现精准脱贫,当地政府认真研判,积极寻求精准帮扶方式,借助外围力量开发“火把节”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在此过程中,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断推进“火把节”的深度开发与推广,打破节日单一形式,不断丰富节日内涵(见表1)。
由表1看出,火把节活动紧扣“彝族传统文化”主题,融入了大量现代元素;在“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指导下,活动策划与活动执行的商业氛围较浓,部分传统仪式被简化;在“以点带面”发展原则下,资源分配凌乱,举办地点较为分散,特色发展不够突出,且活动时间较紧,很多项目游客参与程度不高;在统筹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各地彩旗飘飘,但活动“碎片化”明显。
3 “火把节”体育文旅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3.1 加强市场开发力度
吸引游客参与“火把节”活动,促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体现健康和谐的发展模式,是火把节体育文旅资源开发的基本需要。当地政府要抓住机会,有序扩展市场,将被动的旧模式转化为主动的新模式。首先,要在吃、住、交通、购物等体育文旅基础条件上下功夫,切不可急功近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断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要在品牌创新上下功夫,要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做到求精不求大,重点打造精品旅游活动;最后,要做好宣传策划,“彝州楚雄”就是品牌,“火把节”应该突出民族文化,体现民族风情,彰显彝族文化的独创性。
3.2 加强休闲体育资源开发
实现融合发展,即实现陀螺、磨担秋等传统体育活动与山地自行车、迷你马拉松、徒步、定向运动、气排球运动等现代体育竞赛的有机结合;实现彝族传统刺绣、传统美食、传统农业产品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通过营造浓厚的休闲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当地和外地游客投入到健康中国活动中来,进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释放工作学习压力,提升生活质量,是火把节体育文旅资源开发的深层需要。当地政府的发展与改革部门、体育部门、旅游部门、教育部门等应做好“一盘棋”工作,要密切配合,统筹规划打好“火把节”这张牌,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 结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楚雄彝族“火把节”的品牌效益在云南省内已逐渐显露,但“火把节”深度文旅资源开发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从活动影响力、品牌效益来看,与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节、江苏宜兴的农耕文化节等还有很大差距,“火把节”的体育文旅开发深度还处于浅层次。新时代,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健康生活理念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走出家门,培育家庭情感,释放工作压力,丰富文化生活,不断满足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楚雄彝族“火把节”还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为此,当地政府既要保持传统文化原始本质,又要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上下功夫。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才能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去开发“火把节”的潜在价值,才能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走好走实。
参考文献
[1] 赵宏,赵志明,郑立杰,等.云南彝族“火把节”特征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9):84-85
[2] 陈素平,成慕敦.浅析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开发[J].开发研究,2004(2):96-97.
[3] 韩勇,苏高.论彝族火把节中的传统体育活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04-107.
[4] 顾阳,马嵘,胡建忠,等.新疆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及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9):80-84.
[5] 周阳,唐建军,古松.我国乡村体育旅游价值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6):93-98.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第十二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楚雄彝族“火把节”体育文化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RWY034)。
作者简介:罗汉雄(1998—),男,彝族,云南南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民传统体育。
通讯作者:李会明(1975—),男,白族,云南鹤庆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E-mail:6642197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