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胜
5I30机心系列彩电的高频调谐器采用电压合成(VS)调谐器,这是因为现在的电压合成调谐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频率稳定,自动频率调整(AFC)和自动电压增益(AGC)控制都可达到很高的水平。同时,高频调谐器的技术指标应能满足彩电整机中高频调谐电路的技术要求。如:在8MHz的通频带内具有平坦的频率特性(不平度频段≤600kHz;UHF频段≤1MHz);要有较高的功率增益(VHF频段为37~38dB;UHF频段为36dB),要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VHF频段>80~90dB,UHF频段>90dB)等。
另外,电压合成式调谐器与频率合成式调谐器相比,成本价格相对要低,无频率显示,但性能指标相近,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讲,频率显示对用户作用不大,故该机型为了降低成本,在保证原机性能的前提下,采用电压合成的高频调谐器。
创维彩电所用的高频调谐器目前有几种类型,按供电电压分主要有三种,即+12V供电、+9V供电和+5V供电。早期采用+12V或9V供电,现基本都改用+5V供电,但它们的内部电路结构都基本相同。
该机的高频调谐器采用成都旭光牌TDQ-58116或TDQ-3B9H-1型。该型高频调谐器具有接收CCIR(计算机射频接口)和CATV(有线电视)功能,除能够接收我国规定的C1~C5、C6~C12、C13~C57广播电视频道外,还可以接收计算机网络射频接口信号和有线电视台增补频道播出的节目。所以称这种高频调谐器为470MHzCTTV全频道调谐器,它包括增补频道(Z1~Z37)及CCIR接收功能。
高频调谐器电路结构
VS高频调谐器内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
从天线输入端进入调谐器的无线电视信号(TV)分为三路:D1、D2、D3是UHF、VHF-H、VHF-L各通路的开关二极管。当接收到VHF-L频段时,除BM端加有供电电压外,BL端亦有供电电压。此时开关二极管D3导通,高频信号通过VHF-L段的带通滤波器(48~170MHz)加到VHF-L段的高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VHF-L、VHF-H、UHF三个频段的高频放大电路中的放大管基本上都采用双栅极场效应管。第一栅极G1接输入信号,称为信号栅极,另一控制栅极G2接RF、AGC直流控制电压,用以控制此场效应管的源极S和漏极D之间的N型沟道宽窄,RF、AGC直流电压越高,此场效应管的电压增益就越大。
经过高频放大后,再经过滤波进入混频电路,与高频调谐器内的本振电路产生的本振信号差拍出38MHz的中频信号,再经过带通频率选择后,经预中放、缓冲后由IF端输出中频图像信号和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在高频调谐器内部由高频放大电路的前端和输出端组成、谐振回路,这些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并不完全相同,且受VT调谐电压的控制调整,其中第一并联调谐的回路属于参差调谐,以保证每个频道8MHz有平坦的中高频特性。
调谐电压是由高频调谐的VT端引入,受主芯片微处理器输出的调宽脉冲(PWM)控制,经放大平滑、滤波后,进入高频调器内,受控位较多。如:在接收VHF-L频段信号时,除了改变高频放大器的输出端改变输出调谐回路的频率,达到带通滤波的作用。另外,再加到本振电路,改变本振电路内部变容二极管上的电压(即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本振频率最终达到选台的目的。
在该高频调谐器内,混频、预中放,缓冲级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内,各频段的本振及混频是独立的。在调谐选台时,三个频段的本振调谐回路的自由振荡频率不断改变,各频段的本振频率与本频段的高频调谐回路频率同步改变,其差值始终保持本振频率比三个高频调谐回路频率高出31.5~38.0MHz,使差拍后输出图像中频38.0MHz,而差拍输出第一伴音中频31.5MHz。
AFC端子输入自动频率微调电压,在调谐过程中,AFC电压固定在某个值上,在正常收看时,AFC电压可作微小的变动,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以达到微调本振频率的目的。这样就能保证在环境温度变化或发射台信号频率在传输中有微量变化时,本振频率作相应的变化,以达到本振频率始终跟踪信号频率,保持高出图像射频38.0MHz,保证输出的38.0MHz中频频率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机心彩电中,电压合成调谐器的AFC引出脚末用,因中放能自动监测高频调谐器输出的38MHz中频信号是否偏移。当有偏移时,中放输出AFC控制电压后,进行处理,并自动微调VT控制电压,达到微调高频调谐器内本振频率的目的,最终保证38MHz的中频信号频率不变。
高频调谐器外围电路
图2给出了5I30机心系列彩电的高频调谐器U101(TDQ-58116)及其外围电路的简化图。
图中,调谐器的信号输入为RFTV,配接高频同轴电缆专用天线插头(座),输入阻抗为75Ω。该高频调谐器有11只引出脚,现将各引出脚的外围电路说明如下:
1脚为RF.AGC电压输入端。由中放电路IC100(TDA9808)的12脚输出延迟自动增益控制电压,通过RC去耦网络R102、R101、C101(同时也是RF,AGC的时间常数网络),接到调谐器1脚。另外,R100、R101对+5V分压,为高频头1脚提供固定偏压。
2脚为调谐电压输入端(VT,由主芯片IC2006脚输出的调宽脉冲(PWM),按214=16384个等级变化,通过R203加到电压变换管Q100的基极。当某频段的高频电视信号频率越高时,Q100基极所得到的电压平均值越低,集电极的电压平均值越高,当接收频段最高端的高频电视信号时,Q100几乎截止(调宽脉冲极窄),其集电极电位接近+30V。反之,接收最低端电视信号时,Q100接近饱和(调宽脉冲很宽),集电极电压接近+0. 5V。Q100集电极电源供电由整机开关电源+33V输出,经集电极负载电阻R144得到,Q100集电极的输出通过二节低通滤波器(R103、R104、R105、C103、C104)向调谐器2脚提供调谐电压(VT)。此电压改变调谐器内部高频放大器LC网络及本振LC网络中变容二级管的反偏电压,从而改变变容二级管的容量,达到改变网络谐振频率的目的。2脚电压无论在哪一个频段,变化范围在0.5~29V之间。
3脚为BU频段工作电压供电端。调谐器工作在UHF频段时,3脚得到高电平(H),即主芯片IC200的9脚、10脚均呈现低电平使Q104(NPN)截止,+5V电压经R120、C105滤波加到高频调谐器3脚,此时,高频头4、5脚电压为低电平(0V)。
4脚为BH频段工作电压供电端。调谐器工作在VHF-H频段时,4脚得到高电平(H),即由主芯片IC200 9脚输出H电平。经C106滤波而得到。而此时Q104饱和导通,其集电极呈现低电平,使高频头3脚BU端为低电平。同时,主芯片IC20010脚呈现低电平,使高频头5脚BL端也为低电平。
5脚为BL频段工作电压供电端。调谐器工作在VHF-L频段时,5脚得到高电平(H),即由主芯片IC200脚输出H电平,经C107滤波而得到。而此时Q104饱和导通,其集电极呈现低电平,使高频头3脚BU端为低电平。同时,主芯片IC200 9脚呈现低电平,使高频头4脚BH端出为低电平。
综合上述,高频调谐器3、4、5脚电平的变化与频段转换的控制电平逻辑关系用附表列出。
6脚为电源供给端(BM)。该脚为调谐器的本振、混频、预中放、缓冲级集成电路供电,无论调谐器工作在哪个频段,该脚均需正常供电,供电由整机+5V电压经C100、L106、C108、C109滤波供给6脚。
7、8、9脚为空脚。
11脚为接地端(GND)。
12脚为图像中频信号及第一伴音中频信号输出端。输出阻抗为75Ω,输出的中频信号(31.5~38.0MHz)通过C110、R109加到预中放管Q101的基极。从高频调谐器11脚IF端实测输出的中频信号的有效值在20mV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