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论生产模式变迁与职业教育形态的演变

论生产模式变迁与职业教育形态的演变

叶伟媛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种典型的生产模式,职业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演变,其演变路径为:从企业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校企双主体教育。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从学校教育向校企双主体教育的转变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建立成熟的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体系还需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生产模式;职业教育形态;企业教育;学校教育;校企双主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2-0004-0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紧密相联,不同社会阶段会有相应的生产模式。职业教育伴随着生产的需要产生,随着生产模式的变迁,职业教育的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经历了工匠式、作坊式、大规模生产和柔性生产四类模式,对应的职业教育形态分别为劳作现场(企业)教育、学校教育、校企双主体教育。柔性生产模式下的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正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变革中。

一、四类典型的生产模式

生产模式,是指企业进行工业产品生产的技术和组织管理特征[1]。根据这一定义,人类生产模式的变迁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类模式。在农业经济时代,采用的是工匠式生产模式;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期间,开始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工业经济时代,变迁为大规模生产模式;在当下新工业经济时代,正在向柔性生产模式变革(如图1所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模式是指以此生产模式为主流模式,但其他生产模式往往也同时存在。例如,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仍存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当然,现在的手工作坊与农业经济时代的手工作坊在工艺方法、生产方式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工匠式生产模式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应用,农业生产的技能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类增加,各种手工操作,如金属加工、纺织、制陶、酿酒等活动逐渐增多,于是掌握了制作技术,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工匠逐渐从农业或畜牧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制造业,于是工匠式生产模式形成。

工匠式生产模式的特点:一是借助简单的工具,靠手工完成产品的生产,产品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二是是没有分工,由单人完成;三是生产效率低,单件生产,成本高,产量少;四是技术工艺主要靠家传,父教子学,子承父业,技艺的传承性较差。

(二)作坊式生产模式

农业经济后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开始扩大,仅靠家人已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开始收取学徒到自己家中,帮助扩大生产,同时向学徒传授产品技艺和工艺,于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形成。到了18世纪初期,机器制造逐渐取代手工制造,工厂这种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但采用的仍然是作坊式单件生产,工厂组织结构分散,这种形式可称之为工厂作坊式生产模式。

作坊式生产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一是生产以手工为主,半机械化辅之;二是作坊主人负责管理,指挥生产,开始了粗分工;三是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生产能力较工匠式生产模式有所提高,但生产的数量依然较少,成本依然较高。

(三)大批量生产模式

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工匠式和作坊式生产系统逐渐被各种类型的以机器为主要手段的大规模生产系统所替代。到了20 世纪初,福特提出的像生产别针和火柴那样生产T 型车的“单一产品原理”标志着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兴起。大规模生产模式的特点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劳动标准化和极细的技术分工为基础;二是有高度专门化的机器,一般以流水线为主要生产形式;三是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大规模生产模式下,强化的分工把人脑与人手分离开来,一线工人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为了避免流水线受到干扰停顿而造成高额损失,企业采用了垂直管理和层级制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控制整个生产流程的目的。

(四)柔性生产模式

大规模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产量大幅度提高,单位成本明显下降。但这种生产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内在缺陷,例如: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度,中间层级多,内部信息传递缓慢,高层领导官僚化;劳动分工过细,工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无法实现,工人与管理层矛盾突出;机构庞大,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且对市场反应迟钝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内在缺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越来越显性化。同时,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大规模生产模式开始出现危机。各国都在纷纷寻找新的生产模式以克服大规模生产模式带来的弊端,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准时制生产和精益生产

日本丰田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推出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准时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此种方式以看板管理为主要工具,采用倒流水拉动方式实现零库存。而麻省理工学院在研究总结丰田公司准时制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益生产模式(Lean Production,简称LP)。精益生产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需求纳入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结构扁平化,去除一切多余的环节;强调团队合作。

2.柔性制造系统

1967年,英国莫林斯(Molins)公司建成首条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简称 FMS),FMS系统以其對市场的快速反应及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各国得到快速发展。

3.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简称AM)

敏捷制造是美国在《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战略计划,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通讯工具和通讯环境,在制造企业间建立一个动态联盟,各盟员企业应加强合作及技术、知识、信息方面的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创新能力,以最小的投资、最短的周期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并快速推向市场。各联盟企业要严守契约,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联盟企业不仅要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还应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以引导市场。

4.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

业务流程重组最早由美国学者哈默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充分推广。BRP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突破性的改善。

柔性生产模式下的思想与方式各具特点,但其核心思想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快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是生产组织结构扁平化,具有灵活性,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三是按单生产,可灵活调整生产线开展大批量或小批量生产。

以上四类典型的生产模式,其技术条件、组织形式、分工情况等都有较明显的区别(见表1)。

二、典型生产模式与职业教育形态

职业教育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随着生产模式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农业经济时期工匠式生产模式下,家传世学的技艺传承方式开始了职业教育的萌芽状态。以下主要探讨四类典型生产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形态。

(一)工匠式和作坊式生产模式时期的劳作现场(企业)教育形态

从前文分析看,在手工业时期,工匠式生产模式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于手工业时期信息通讯是极为落后的,一项比较复杂的工艺往往需要数年积累和摸索才能获得。在一项新工艺形成后,为了防止技术外传,通常是子承父业,以家传世学的方式完成工艺的传承。正如《国语·齐语》所言“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所言“工匠之子,莫不继事”。所以,早期的师徒关系一般就是父子关系。

到了作坊式生产模式,因为扩大生产的需要,逐渐开始对外招收学徒,作坊主同时带多个徒弟一起从事产品的制造活动。可以说,学徒制是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学徒制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直至掌握生产制造某种产品的全部技能工艺。

(二)大规模生产模式时期的学校教育形态

工业经济时期,以机器化、极致分工、流水线等为特征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如前文分析,极致的分工对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越来越低,但对劳动者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大规模生产模式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呈现出需求数量大、技能要求低的特点。亨利·福特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每次只需要一双手,来的却是一个人。”从中可见在流水线生产方式下对劳动者技能的依赖度之低。基于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以批量生产技术工人为主要特点的学校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了。19世纪30年代,英美等国迅速掀起了“机械工人讲习所运动”,工人讲习所以讲授能应用于其职业的各种科学知识原理为目的,这种教育形式为职业教育从劳作现场教育向职业学校教育进行了过渡。随着大规模生产模式对低端劳动技能者需求数量的迅猛增加,以批量培养技能劳动者的学校教育迅速崛起。

学校职业教育创新了教育形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为教学单位;在教学场所上,以教室课堂为主要场所开展知识和技艺的传授。同时,学校教育改变了教学方法,即放弃原来学徒制中的全程式工艺教学,把整个生产工艺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序,然后对这些工序一一进行单独教学[2]。学校职业教育批量化的培养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大规模生产模式下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柔性生产模式下的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

柔性生产模式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备高技能、多技能、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开展柔性生产的关键因素。但在学校职业教育方面,却与企业渐行渐远。职业学校专注于职业教育,企业专注于生产经营,两者无形中确立着各自的“边界”,慢慢拉开了距离[3]。学校教育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逐步背离了职业教育的本真。

针对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矛盾,各国开始纷纷寻求良策。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美國的“合作教学模式”,日本的“官产学”模式,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企业学徒制”、产教融合等模式的提出与实践探索,都开始拉近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距离。在柔性生产模式下,无论哪种职业教育形式,其核心思想应是让职业教育与企业重新走向统一,即产与教的融合。

三、不同职业教育形态的比较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职业教育是伴随企业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其教育形态的演变从劳作现场(企业)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校企双主体教育。此三种教育形态的主体、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劳作现场(企业)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开始,其教育主体为家庭或者作坊主这一单一主体,传统师徒制中的师傅负责对徒弟全程全技能的传授。到了学校教育模式,学校则成为单一育人主体,面对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离这一实际问题,教育模式上不断强化校企合作,但仍然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职业教育。而校企双主体教育模式,则推动了企业这一教育主体的回归,企业将重新回归承担职业教育这一职责。当然,此形态下的企业职业教育与传统师徒制的企业职业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教育方式不同

劳作现场(企业)教育模式下,学徒们通过观察模仿师傅的工作进行学习,在从学徒到师傅的成熟过程中习得技能与知识[4]。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5]。这是一种基于真实生产环境、生产任务的教学方式。而学校教育模式慢慢脱离了生产环境,课堂、教室成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战场。脱离真实生产环境和生产任务的职业教育方式,与职业教育本真越来越远。校企双主体教育模式下,企业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重新回归,学校和企业应开展知识类型、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的重新设计,校企双方实现职业教育内在的浑然一体。

(三)教学内容不同

在劳作现场(企业)教育模式下,师傅较多传授的是生产工艺和技术知识,较少有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说师傅传授的是“怎么做”的内容,而较少涉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模式下,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怎么做”的内容却由于缺乏真实情境而难以教授。学校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无论其课程如何改革、师资如何培养,它只能教给学生通用性知识与技能,而无法让学生获得岗位所需要的特殊性知识与技能[6]。加里·贝克尔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专门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的企业,专门人力资本则是适用于某个企业的人力资本。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这个划分,可以说在传统师徒制下,师傅传授的主要是专门人力资本,而在学校教育模式下,学校传授的主要是一般人力资本。在校企双主体教育模式下,其教学内容必然是一般人力资本和专门人力资本的内容总和。对于以上三种职业教育形态的区别,可参考表2。

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数职业院校为开展校企合作付诸努力,职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有所改善,但企业与学校间的鸿沟仍然难以跨越。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培养人才之间仍存在一个“中间地带”[7]。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从校企合作走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思维模式。校企合作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与方式,而产教融合则更加关注办学主体、形式、体系与相关制度的安排[8]。2019年1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从一元结构走向跨界的双元结构的办学格局。”现代学徒制、企业学徒制、企业大学、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等形式的开展,都表明职业教育开始由学校教育的单一形态向学校、企业双主体的办学形态转变。可以预测,企业教育将回归到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必然要在人力资本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分工合作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产教合一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甘仞初.生产模式的变革与发展[C].“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1998:210.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

[3][7]解水青,秦惠民.阻隔校企之“中间地带”芻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及其政策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5-90.

[4](美)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平,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

[5]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6]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30-38.

[8]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1):1-9.

(责任编辑:杨在良)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694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