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江苏省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解析

江苏省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解析

邹海英 陆春晖

摘要: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变迁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从现实与需求的角度探讨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以近代江苏省女子职业学校为例,分析其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以期对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有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江苏省;女子职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2-0093-0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实业家等都认为职业教育是救国之道,这促进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轫和发展。

一、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

(一)女性经济独立是近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男性居于主导地位,是家庭、社会的中心,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不具备经济独立的能力,也没有社会地位。近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受到侵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国家强盛成为首要问题。当时一部分先进人士认为从家庭、社会到国家,女性都具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强国途径之一就是兴女学。梁启超指出女学盛国必盛,他认为女子也是人才,无论是工业、农业、医学、商理等不仅男子所能,女子共能也。女性有职业后可以自养,男子不必以一人之力养数人,那么民众就会富足。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指出了女性经济独立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

同时,西方职业教育思想逐渐传入国内,西方关于职业教育的著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内,向国人介绍西方职业教育的理论、发展趋势、准标、职业选择以及英、法、美、荷、日等国的职业教育概况等。当时的国人已经逐渐认识到职业的重要性,指出什么是职业的问题,“职业是谋求个人生存合人类福利的工作”[1]。他们认为职业是个人生活中的主要行为,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是很重要的。他们将女性的经济独立与国家的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大力提倡开展女子职业教育。根据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的统计,1897—1949年间出版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书籍共计44本,其中不乏介绍女性职业教育和指导的书籍,促进了国人对女性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接受。

(二)实业救国和职教救国思潮的推动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革命的思想传入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认为应该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将中国从贫穷落后改造成国富民强。面对民族危亡,社会上涌现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职教救国等各种思潮,有识之士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实业救国思想就是“通过兴办各种实业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此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和求得中国的富强独立”[2]。孙中山提倡实业救国,并认为“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实业救国的思想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中国掀起了兴办实业的浪潮。除了民族资产阶级大力开办和经营实业外,中国女性也积极开办缫丝、纺织、蚕桑、茶叶等工艺厂、缝纫社等实业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实业发展需要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就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发展和就业空间。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成立。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推动下,20世纪20年代“职教救国”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职教救国思潮丰富了国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的理论,推动了国民教育的发展。

(三)近代女权运动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在西方女权思想和国内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觉醒的国人指出女性应该高揭经济独立、性别平等的旗帜,打破女子向来不事生产的观念,改变向来女子依赖男子的生活。以知识女性为代表的中国女性,不断呼吁和倡导开展女子教育,解放女性思想,培养和建立女性主体意识,进而使中国女性逐渐摆脱附属境地,实现男女平权、女性经济独立,进而达到女性人格独立。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近代中国女子教育逐渐合法化、系统化。1907年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教育取得合法地位。1912—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在这个学制中,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即女子高等师范,女子可以享受中等、实业和高等师范教育。随着近代革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女性参政、男女平等、经济独立、女性人格独立的思想在五四运动以后逐渐得到广大女性的认可。思想的解放带动了女子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促进了女子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江苏省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

江苏一直是全国经济富庶的地区。鸦片战争以后,上海、镇江、南京等通商口岸开放,商品经济发展,具有农业、手工业、工矿业、对外贸易、金融业等比较完整的近代化产业结构,是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20世纪20年代的江苏,其产业工人规模庞大,因而形成了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客观需求,而职业教育恰恰为一些行业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如商科、土木、缝纫、蚕桑业等,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获得发展。江苏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其文化教育的进步。笔者以江苏省的女子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

(一)江苏省女子职业教育概况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和当时江苏省行政当局的督促下,江苏省办理教育的人士一般都很注意职业教育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的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据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统计,全国女子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已达1866人,其中江苏207人。1922年统计,全国各种职业学校计822所,其中江苏142所,居首位。192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322所。[3]”江苏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女子职业教育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女子职业学校数量见表1。

从全国女子职业学校的统计数量来看,江苏省的女子职业学校数量最多,除湖南省女子职业学校数量较多外,江苏省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代表了江苏省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先水平。另据1933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对全国十六省市的著名学校、二十余种类的职业进行调查,商业课学生人数最多,平均学生人数145.1;对于女子而言,缝纫科最为实用,平均人数110.0;刺织科限女子且用途狭窄,平均人数最少为62.6。[5]”这些数据说明女性在選择职业教育的时候,实用科目成为女性首选,女子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以解决经济问题和掌握实际技术为目的的。由此可知,职业教育承载了女性的现实生活需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提是切实的社会需求。

(二)江苏省女子职业学校例证分析

根据当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法规,江苏省女子职业学校分为初级职业学校、高级职业学校两种,从学校性质看,有公立和私立两种。据1934年教育部统计,“江苏省公私立职业学校共计42所,其中公立28所,私立14所,其中女子职业学校9所,学校人数共计1162人,占职业教育总人数的27.12%”[6]。本文以女子职业学校为例进行分析。

江苏省职业学校的科目设置主要为商业类、农业类、工业类、水产类、化学类、蚕桑类、裁缝类、纺织类等科目,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而女子职业学校科目类别主要有养蚕科、蚕丝科、制丝科、刺织科、缝纫科或裁缝科、家事科、商科、美术科等。丝织业是江苏的特色行业,在全国丝织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在“振兴实业,挽回利权”的号召下,江苏省的丝织业生产方式工业化,增加了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因此,女子职业学校的科目设置与江苏当时 产业实际需求是密切相关的,突出了经济发展对女子职业教育的推动。但就女子职业学校科目设置来看,也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匹配,科目中缝纫类科目最多,蚕桑类和刺织类次之,商科、打字科、美术科数量较少,总体科目涉及范围狭窄。从社会需求而言,女子职业教育不应只是局限于这些科目,应该进行扩充类别,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女子就业能力的培养。

私立江苏女子职业中学校、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南通县立女子职业补习学校代表了不同性质、不同办学层次的女子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调查情况统计如表2。据此可对江苏省的女子职业教育状况分析如下:

第一,从学生入学选拔来看,一般招生小学、初中毕业生或相当学历的学生。女子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因此学习以掌握实用技术为主,其就业的层次相对较低,但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女子失业的情况。

第二,职业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开设实用的科目,同时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既适应入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贯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思想,并结合了地方需求。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顺序安排,除了理论教学,还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例如,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的高级蚕科需要检验解剖、春蚕饲育制种等,这促进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动手的紧密结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同时,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还积极开展实验性工作,春秋两期试育中国、日本、欧洲等各项蚕种,开展研究工作,进而进行推广优良蚕种;丝科实验多条式缫丝方法等。

第三,从教职员工来看,表中教员人数最多30人,县级女子职业学院为5人,学校办学层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职员工的数量。职业学校的教师是由校长开具合格人员的详细履历后,呈报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准后由学校聘任的,保证了职业学校教职员工的师资质量。

第四,从设备情况看,女子职业学校拥有一定的设备,其中私立江苏女子职业中学校、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拥有的设备较好,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南通县立女子职业补习学校虽然有基本的设备,但设备简陋平常。

第五,从学生就业来看,掌握实用技术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例如蚕科和丝科。即使有商科毕业生,但进入银行等职业为少数,一些学生没有就业或者回归家庭。因此,女子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毕业后便就业,以解决女子的经济独立问题。

江苏省的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934年6月,当时的教育部视察江苏省职业教育后提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江苏省女子职业教育机关,除省立浒墅关蚕业职业学校外,尚无其他单独机关,亟待增设一二所,以扩充女子职业教育之机会;二是地方初级职业学校未能普遍设立,应根据需要兼办初级职业学校;三是家事教育各省市均少提倡,江苏省为教育发达区域,应提倡家事教育。教育部还针对女子职业学校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如私立镇江女子初级职业学校的蚕桑科、家事师范科每周的教学时间不足,而国文和英文等科目每周的教学时间又多,家事的设备缺乏,实习也不充分;私立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的高级绘画科人数稀少,尚无成绩,普通师范应该停止办学,补习班办理的好,应该设法扩充;南通县立女子职业补习学校设科目的没有确定,设施简陋,无成绩可言。整体而言,苏州女子职业教育较之前在学校数量、学校规模和科目设置范围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是在学校管理、科目设置、设备设施等方面未能全面兼顾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余论

在近代商品经济发展、教育近代化、职教思潮涌现的前提下,女子职业教育从萌发到发展,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女性经济独立、女性主体觉醒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其所承担的那一份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更体现了女子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江苏省的女子职业教育在政府支持、社会倡导、经费保障和先进人士的教育实践带领下,居于全国首位,这很好地实现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初衷。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职业教育思潮逐渐消退,同时由于中国传统女性观、时势变化、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女子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设施设备和毕业生实际就业等方面并不是我们所期许的那样理想。当今,国家大力提倡“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女子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效结合,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借鉴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宝贵经验,从而促进当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清儒.现代职业[M].上海:新月书店,1932:2.

[2]李文良,曹晓峰.略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69.

[3]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158-163.

[4]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04-405.

[5]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职业学校概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292.

[6]全国职业教育概况[M].南京:南京印刷公司,1935:55-57.

(责任编辑:杨在良)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697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