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卓丽娜 史玉丁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微课的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中,以提升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分析微课与“中国旅游地理”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三个维度中的应用,提出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实施的策略,为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要素;维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3-0068-06

微课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微课被迅速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中国旅游地理”是高职导游、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分析微课和“中国旅游地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微课在课程实践操作中的应用,提出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微课方法与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契合性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课程内容也缤纷复杂,一种教学方法适合哪些课程的教学,一门课程需要运用哪种教学方法,要看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当两者之间达到较高的契合度时,教学方法才能运用得游刃有余,课程内容也随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微课的特点

1.微课之“微”

微课本质是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微课与其相匹配的“微目标、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等课程要素共同构成微“课程”[1]。微课时间较短,微课教学包括微课视频和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而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微课视频。微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而其核心部分的时间一般在12分钟以内,所以,与传统的45分钟课堂相比,微课时间不过半。微课内容较少,每一堂微课的教学内容只涉及一个知识点,基于此形成的教学资源内容也相对较少,主要包括较短的视频内容,较简洁的素材课件等。

2.微课之“精”

微課内容精,虽然每一个微课课堂都只涉及到一个知识点,但是这个知识点是课程的精华内容,包括课程重点、难点和疑点,可以说微课涉及到的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缺一不可。微课形式精,其一,利用微课设计翻转课堂。按照教学目标,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先期学习,而课堂时间则可作为以项目为驱动的深层运用的训练。其二,利用视频手段制作微课视频。视频形式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而短小的微课视频更是如此。

3.微课之“动”

微课师生互动,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自己的微课视频,达到掌握核心知识点的目的,课堂的时间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教师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达到深层次掌握知识点,并熟练运用知识点的目的。课堂内外互动,微课的运用需要课下时间与课堂时间的有效互动,学生在课堂之前的学习不是传统意义的预习,而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并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而是根据课前同学们的微课进行的师生交流互动。见表1。

(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1.课程章节清晰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旅游资源概况、中国旅游交通及线路设计和中国旅游区划,三者之间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每一部分内的各个章节也独立成章,模块化特征显著。

2.课程内容丰富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在框架上简单明了,容易领会,但同时“中国旅游地理”也具有内容丰富、缤纷复杂的特征,尤其是中国旅游区划部分的内容既涉及到中国自然地理,也涉及到中国人文地理,需要地理、历史、文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才能达到充分掌握的目的。

3.课程注重实操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突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中国每个旅游亚区的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核心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扎实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以及知识在旅游线路中的融合,在导游讲解中的运用。而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训练需要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线路的设计、导游词的编写、导游词的讲解也需要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进行操作。

总之,微课教学方法适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特点,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微课之“微”适合“中国旅游地理”章节清晰、内容简短的特点,“精”适合“中国旅游地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动”适合“中国旅游地理”注重实操、侧重演练的特点。

二、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中国旅游资源概况、中国旅游交通与线路设计和中国旅游区划三部分,其中以中国旅游区划为核心。中国旅游区划主要涉及某省份旅游概况、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特色风土民情和主要旅游线路。这些教学内容的展现迫切需要一种直观、灵活的教学方法,微课的运用可以有效满足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需要。

(一)微课能有效吸引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既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目标性强的优点,也具有逻辑思维较差、史地基础较差的弱项。如何提高学生对史地知识的兴趣,同时发挥好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突破口。微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下制作“微视频”达到学习并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微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即能发挥学生动手能力,明确过程目标,也能达到掌握课程所需史地知识的目的。课堂中微课的运用通过有趣的情节,夸张的动画,使人在开心的同时记住了学习内容。

(二)微课能有效实现高职师生的良性互动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师生的良性互动,而不是传统的填鴨式教学,“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教学亦是如此。微课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详细地掌握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发现并梳理出疑难点,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充分的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从而达到解决疑难、整体掌握、细致吸收、实操锻炼的效果。所以,微课的运用是“中国旅游地理”课堂师生深入互动的重要前提。

(三)微课能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时更注重师徒制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学生数量庞大的高职学校而言,师徒制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一名师父同时指导多名徒弟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旅游地理”师徒制运用的效果。学生的不同需求不能较为明显地展现给老师,而微课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瓶颈。在微课教学方法的运用中,通过学生微视频任务的展现,教师可以很好地捕捉到每个学生学习欠缺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有针对性的讲授。

(四)微课能有效扩充课程教学的学习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不仅限于教科书的内容,在教科书外仍有大量的知识有待探索挖掘,学生挖掘的越深入,掌握的效果越明显。微课的应用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视频的制作中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对知识挖掘的积极性。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教材的脉络把教材内容融入其中,还通过自己的需要积极搜集书本以外与任务相关的内容,在充实微视频内容的同时,扩充了课程教学的学习内容[2]。

总之,鉴于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微课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学习的需求,并有效地扩充课程教学的学习内容。

三、“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微课构成要素剖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按照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在“CELTS-41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的规定,可以将“中国旅游地理”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九类[3]。而从微课研究的角度,对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国内学者刘名卓教授认为微课的构成要素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或者学习活动、教学或者学习资源、教学或者学习评价和诸如学习笔记、批注等必要的学习支持[4]。国外研究机构新加坡教育科学研究所,指出Micro Lessons应包含“教学活动、模拟、游戏、问题解决活动、母语材料、教师演示材料”等内容,并提出构成Micro Lessons的四大要素为目标、内容、活动、工具和模板[5]。综合分析国内外观点,笔者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微课的教育资源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介,并且四者之间需建立良好的循环互动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微课课程目标是指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中,微课应用应该达到的效果和微课教学效率最大化的展现。这应该包含两个层次的意思:其一是微课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目标,例如,微课的应用是为了满足学生课前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课堂知识讲授的需要,还是为了课后学生复习的需要。是为了课堂群体讲授的需要,还是为了针对个性化指导。“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的目标较为明确,尤其在中国旅游区划这一核心部分中脉络清晰。其二是微课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课堂设置后,需要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某一项知识目标,还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导游讲解中的某一项能力目标,还是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中的某一项素质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在短小精悍的微课中如何精确直观地充实教学内容,是“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关键。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不同章节的倾向性以及课程目标的侧重点。由于微课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在“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可能需要几个微视频的交叉进行充实。例如,对某一个省份的旅游地理的讲解,既涉及到该省的旅游概况,又涉及到该省的主要旅游城市及旅游景点,还涉及到该省的主要旅游线路,这三个知识点需要三个微视频进行展示,所以在“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主线是不变的,而充实课程内容的微素材可以视情况进行增减。

(三)教学活动

明确了“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并充实了内容,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将其融汇到课堂中来。教学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实现微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搭配教学活动,是促进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根据一般教学活动的类型,“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学生设计、师生分享、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实操、师生交流等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章节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可以进行前后调整,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取舍。根据微课教学的特点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特点,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注重实操是“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活动的关键。

(四)教学媒介

一个有效的教学课堂,除了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还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介。在“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中,教学媒介是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是信息呈现的教学媒介的使用,教师通过教学媒介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某种途径把实施情况展现给教师。例如,微课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于旅游区景色图片等感性信息的呈现,微视频的使用,对于核心知识信息的呈现等。另一方面是信息交互的教学媒介的使用。信息呈现是单向的,要实现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就必须实施信息交互的教学媒介。例如,人机交互系统的使用,可以达到人机对话、人机视频等人机互动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知识、实操训练时,可以得到效果信息的反馈。对“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而言,主要涉及信息交互和操作交互两种类型[6]。见表2。

总之,“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构成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介相互协调、缺一不可。在微课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媒介。

四、“中国旅游地理”微课应用分析

国外微课的应用大多促成了翻转课堂,是通过学习者自主观看、自主测试、参与主题讨论进行微课的操作。该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教师的作用。相对于国外微课的发展,我国国内微课在制作上存在系统性弱、对象性弱、课程性弱的不足[7],在运用上存在应用频率较低、实施效率较低、自主创新较低的现象。为了提高“中国旅游地理”微课的教学应用性并达到显著的效果,笔者从应用维度和过程实施两个层面来分析微课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维度分析

课程教学设计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阶段、教学组织三个主要维度,对“中国旅游地理”微课应用的分析也应该从这三个维度着手。

“中国旅游地理”的框架性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无论哪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经历新知学习、疑难解答、知识巩固、实操拓展四个环节。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新知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教师课堂的知识讲解和学生课前的知识自学,针对课程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学生在课下学习微课的形式进行,针对课程核心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课堂微课学习与深度讲解相互融合的形式进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疑难解答主要通过教师预设疑难点进行统一讲解和对学生疑问针对性解答两种方式,前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的方法进行解答,后者主要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交互式模式进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巩固主要通过重复讲解、提问和实操渗透的方式进行,其中以后者为主,在实操中贯穿核心知识点,不但可以达到学生深刻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可以为后续的实操拓展奠定基础。这一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的衔接环节,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突破。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实操环节主要涉及到旅游线路的设计、讲解,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目标之一,可以根据“趋同进化”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趋同学习环境。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以微课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对学生设置选择场景,促使他们独立学习,然后师生之间进行一对一的交互式训练。

教学阶段和组织形式应相互协调融合。教学阶段主要包含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组织形式主要有独立学习、协作学习、集体学习[8]。“中国旅游地理”的课前学习是熟悉基础知识、搜集基本素材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对课前预习的综合讲解和实操演练过程,课后复习主要倾向于实际操作熟悉程度的练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课前预习过程中可以引入“知识点微课”的微素材,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高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积极性,这一阶段的组织形式以独立学习为主。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知识链微课”,有效地将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一阶段的组织形式以集体学习为主。在课堂实操演练和课后实操熟练过程中可以渗透“实操微课”,达到培养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目的,这一阶段的组织形式兼顾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

(二)过程实施策略

根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微课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策略入手。

1.根据课堂内容,分解教学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主要是沿着基本知识积累、基本知识融合、知识实操运用的步骤进行,并且有知识点繁多、融合方式灵活、强调实操训练的特点。再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需要把“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细化成“微目标”,从而形成目标库,根据目标库建立素材库。

2.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活化教学资源

繁多的目标库和素材库,如果不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建立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则会影响“中国旅游地理”微课开展的效果。在“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中,可以首先按照某旅游亚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方式,或者按照某旅游亚区的旅游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及景点的方式组建基础知识积累库;其次按照某一旅游亚区精品旅游线路讲解建立基础知识融合库;最后按照设计某一旅游亚区的旅游线路建立知识实操运用库。每一个旅游亚区之间是并列关系,但同一个旅游区划中的旅游亚区需要建立某一旅游区划的上层数据库。见图1。

3.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促成翻转课堂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验证明单一的微课教学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把微课引入学生课前学习中,使学生达到熟悉掌握基础知识点的目的,甚至可以根据“趋同进化”原理达到自主讲解旅游城市、设计旅游线路的目的。在“中国旅游地理”课堂讲解中,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借助微课工具,融汇基础知识点,演练旅游城市讲解和旅游线路设计的教学内容。在课下练习中,再次发挥微课的作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掌握基本技术技能的目的。这需要教师设置学习框架,学生依此进行学习实施,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使微课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4.利用云技术沟通,促成综合测评

微课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應用效果的测评是验证微课使用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旅游地理”微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学生自测、课堂集体评价、课后协作评测的方式进行。课前学生自测,可以设计10个以内的题目,学生按照本节课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点,对自己进行自测。课堂集体评测,教师给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线路设计、线路讲解,师生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后可以通过云技术进行协作评测,例如微博、腾讯QQ、邮箱、移动服务等方式。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效引导,让学生充分利用云技术平台,把“中国旅游地理”微课、翻转课堂中的心得、疑惑、作品等展现给教师或者同学,教师通过邮箱、微博等方式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测评反馈,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云技术建立良好的互动学习、互动测评的学习氛围。

本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把微课的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中来,提升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6][8]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2]徐苑. 微课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51-153.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41教育资源建设规范[EB/OL].(2014-04-24)[2019-10-16].http://www.celtsc.edu.cn/qhcms/content/jxzyl/40288b883

91ed5fd01391edbb05d000e.html#.

[4]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5]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Lessons[EB/OL].(2014-04-25)[2019-10-16].http:// eduweb.nie.edu.sg/microlessons/guidelines.htm.

[7]张一春.小“微课”,大世界——揭秘“微课”建设内核的十个问题[EB/OL].(2014-04-25)[2019-10-16].http:// 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shz2.html.

(责任编辑:张宇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00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